简介:摘要:现阶段,铁路和公路隧道在实际开展支护作业的过程中包含的一道关键流程为立钢拱架,传统期间借助人工或简易的机械搭设方法,具有耗费精力较多,时间长,效率低下的问题,且安全性缺失,容易出现人员的伤亡问题,还有设备的安全事件发生。随着当前国家大力推行隧道施工机械化发展这一政策,就需要相关领域提起重视,做好隧道施工的机械化智能化发展。基于此,本文中笔者将针对新型隧道支护作业设备钢拱架安装台车的研究及其应用进行分析,以期提供一定理论指导和参考,更好促使当前新型隧道支护作业设备钢拱架安装台车的机械化发展。
简介:摘要:在如今社会大力推动基础建设工程的环境下,深基坑作业频繁出现在各施工项目中。由于其较大的施工难度及极高的施工安全隐患等级,已然成为施工过程中质量问题管控最为重要的施工环节之一。而小型深基坑工程凭借其狭窄的作业面积及较深的施工深度,导致基坑施工难度进一步增加,故如何做好小型深基坑施工技术的管理和使用工作,确保整个基坑支护及基坑开挖工作有序地开展,保证基坑工程能按进度要求保质保量完成,也成为了当前建筑工程施工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难题。 关键词:基坑工程、小型深基坑、基坑支护、基坑开挖 引言 根据基坑施工面积的大小,本文将0~500㎡的基坑作业统一规划为小型基坑作业,而本文正是针对该类小型深基坑的基坑支护、基坑开挖等相关作业进行浅析,为后续该类施工提供有效参考。 1、工程概况 本工程室外水电施工范围内存在两个雨水回用系统基坑(1#雨回基坑、2#雨回基坑),施工开挖深度7.79m,开挖作业面积1#雨回基坑276㎡,2#雨回基坑253.92㎡,均属于本文中小型深基坑作业范围。由于室外永久道路及围墙已施工完成,基坑无放坡施工作业条件,更是导致施工难度进一步增加。 2、小型基坑支护设计 根据本工程地勘报告,两个雨回基坑开挖区域土质较好,地下水主要为开挖深度1.2m~3.5m范围内的上层滞水,地下水位的年变化幅度为1.0~2.5m,地下水情况优良,不需设置止水帷幕等止水措施。 由于雨回基坑施工场地限制,基坑支护采用干作业钻孔灌注桩形式,顶部1.5m土方进行降方。基坑内排水采用顶部设置翻边排水,底部采用集水井+明沟排水系统,并在支护桩间设置泄水管,将基坑周边桩后土体滞水排至基坑内排水沟、集水井,后进行统一排至市政排污管网。 3、支护设计优化 由于本雨回基坑相对狭长,需在冠梁处设置水平支撑,保证基坑稳定性,维系基坑安全系数。但由于场地因素影响,基坑出土坡道位置唯一,而水平支撑严重影响基坑出土坡道设置,增加施工难度。 经与设计单位沟通核算后,将水平支撑进行优化,取消基坑出土坡道处水平支撑,同时将该部位冠梁标高降低1.5m(原冠梁顶标高为29.9,现顶标高改为28.4),相应范围支护桩长降低1.5m,并进行适当放坡,降低后的冠梁采用植筋方式与支护桩连接稳定。 该优化既避免了该部位支护桩悬臂过长,造成的安全隐患,同时降低了基坑出土难度系数,保证了基坑施工作业有序进行。 优化后基坑支护平面图 优化后出土坡道部位剖面图 降低后冠梁与支护桩连接间示意图 4、支护施工 1)支护桩施工工艺 测量定桩位: (1)桩位严格根据“基坑支护平面图”测量定位,依次放出横向和纵向控制轴线、桩中心轴线。 (2)桩位放定后请甲方、监理、总包方及相关单位进行复测、验收,确认无误后方可打桩。 (2)桩定位需避开雨回系统的进出水管部位,避免妨碍安装施工。 钻机就位: (1)钻机坐落面应坚实、平整、不塌陷,其标高应高于设计桩顶标高约0.50m。 (2)钻机就位时必须保持机身平稳、不倾斜,如施工平台凹凸不平必须提前平整场地,对于地面微小起伏可用方木铺垫。 (3)钻尖与桩位对齐后通过调平装置调整钻杆垂直度,钻尖与桩位偏差不大于20mm。 钻至孔底: (1)钻孔前应测量孔口地面标高,提前在钻杆上进行钻进深度标识,严格控制钻进深度; (2)灌注桩钻孔时应隔一钻一。 提钻: 严格控制提钻速度,不可提钻过快,以免外侧浮土落入孔内。 清理孔口: (1)提钻后,钻头暂不移离孔口,及时清理孔口积土,防止积土落入孔中。 (2)清理孔口土应由人工完成,在不影响周围桩并不扰动地基土前提下可配备轻小型挖土机将人工清除的土方捣走。 安装钢筋笼: (1)钢筋笼下放时应使钢筋笼锥底对准钻孔中心,严格保证其垂直度后快速下放,下放过程中尽量避免碰撞孔壁,浅部遇阻应将钢筋笼提起一定高度后再次下放。 (2)下放钢筋笼时应控制方位,当钢筋笼接近设计标高时应减缓振动锤振击效果,避免钢筋笼下入过深。 混凝土浇筑及振捣: (1)安装导管:导管用直径250mm的钢管,由管端粗丝扣、法兰螺栓安装连接。 (2)浇筑混凝土:采用C30混凝土,灌注前应检查混凝土塌落度,塌落度为200±20,下料时混凝土应垂直灌入桩孔内,避免混凝土导管斜向冲击主筋,使主筋局部扭曲。 (3)混凝土灌注结束后应立即用振捣棒进行振捣,振捣深度不得小于4.0m,振捣时间不少于5min。 桩身砼养护: (1)浇筑完毕后,将孔口保护好,在混凝土终凝前,防止积土落入孔中,造成桩头质量不合格。 (2)桩身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少于5天,养护期间应做好保护工作,尤其应保护好桩头。 清土剔桩: (1)桩身砼养护期间后,进行清理预留土层和剔除冠梁高度范围内桩身混凝土工作。 (2)清土可由人工配合轻小型挖土机进行;剔桩头须采用人工剔除,可用钢钎或风镐剔除,剔凿面应平整。 2)冠梁、桩间护壁施工工艺 凿桩头及清土: (1)凿除桩顶浮浆及多余桩身混凝土,并剔除桩主筋上残余混凝土,主筋伸入冠梁的长度满足设计要求。 (2)人工清理梁下地表和坑壁表面,做到平整、无虚土。 安装侧模: (1)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模板内不应有积水。 (2)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并涂刷隔离剂。 钢筋安装: (1)主筋接头应相互错开,绑扎时搭接点应结合梁的受力特点错开放置。 混凝土浇注: (1)采用C30商品混凝土,灌注前检查混凝土坍落度,坍落度控制在180-200mm。 (2)每段冠梁混凝土应连续浇注,一次完成,运输、浇注、间歇的累计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浇注完毕后,用塑料布或草帘覆盖,确保混凝土保湿、保温。 模板拆除: 模板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能保证冠梁表面和棱角不受损伤。 桩间护壁: 桩间铺挂钢筋网片,并用插钉固定,桩前侧进行钻孔植筋,网片外设拉筋,横向拉筋与植筋焊接,竖向拉筋与插钉焊接。 5、土方开挖作业 土方开挖前,需复核基坑支护与地下结构平面图、标高一致,且支护桩和冠梁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方可进行土方开挖,若需提前开挖土方,须添加早强剂。 (1)开挖过程中需做到“分块、分层、分段均衡开挖,先护后挖”。 (2)严格按照基坑土方纵向及平面开挖顺序进行施工,严格按照设计坡度进行基坑边坡开挖,确保基坑肥槽宽度符合设计要求。 6、结语 本工程已完成1#雨回基坑的施工工作,正在进行2#雨回基坑施工,根据现场实际应用情况来看,该优化措施,切实有效地保障了小型基坑施工作业效率,避免机械无法进入,而采用人工开挖的情况发生,也为后续小型基坑作业提供了实例应用参考。 参考文献: [1]吕伟,朱绪伟,关奇,郭训栋.狭长小型深基坑施工技术的应用[J].门窗,2014(07):145-147. [2]张义强,王小龙.小型深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与监测[J].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2010,37(11):3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