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为实现国际趋同,我国计划于2018年实施新的收入准则,其核心原则是:确认收入的方式应体现公司向客户转让商品或服务的模式,确认收入的金额应反映公司预计因交付商品或服务而有权获得的金额。新收入准则将给收入信息披露监管带来挑战,建议有关部门:完善涉及收入信息披露的相关规则,降低收入操纵空间;强化与商业模式或盈利模式相关的信息披露及监管;督促上市公司提早做好信息收集工作。
简介:代际收入流动指子辈收入在多大程度上由其父辈的收入决定,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机会平等程度,关系到公众及政府对当前收入分配现状的认知和评价以及相应公共政策的制定。本文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数据,分析了1997—2011年中国代际收入的流动性现状以及子辈和父辈收入地位差异的决定因素。研究表明,1997—2011年间代际收入依赖性呈现先增加后下降再上升的“N”型趋势。此外,基于次序Logit模型,分群体检验了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对子辈和父辈收入地位差异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高收入群体的子女,低收入群体的子女除了较低的人力资本外,还具有较低的人力资本及社会资本回报率。为了缓解收入差距的代际传递,除了继续扩大对教育的公共支出外,还需针对不同的收入群体制定差异化的公共政策,特别是要加强对低收入群体的教育补贴,同时保障劳动力市场公平、公正。
简介:摘要新收入准则的发布与施行表明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程度进一步加强。新收入准则以合同约定为指导,与先前确认收入的方法有很大变化。作者对新收入准则的主要变化和确认收入的“五步法”进行简要分析,并以相关举例加以说明。新收入准则对企业财务管理建设提出更高要求,,对企业原有的收入确认和计量方法也带来很大影响。
简介:软件行业以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为盈利模式,伴随着经济创新和交易形式的日益复杂,我国现行收入准则与软件企业收入确认实务的不适应性不断加深,软件业务经济实质的辨认和收入确认时点的判断成为软件企业收入确认实务的难点。新国际收入准则采用权利义务转移模型,以合同为基础确认收入,取消对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的划分,将有望解决软件企业收入确认存在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分析我国软件企业收入确认存在的问题,借助案例对比分析新旧收入准则,探讨新国际收入准则在软件企业收入确认中的应用,建议重视新兴业务带来的收入确认前沿性问题,进一步完善收入确认相关概念,加强软件业务监理标准建设和监理人才培养,提高收入信息披露标准。
简介:本文基于全国8省农户微观调研数据,在综合考虑样本选择偏差和异质性的基础上,使用内生转换回归(ESR)模型估计了土地流转对农户家庭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际发生土地流转的农户通过土地流转使家庭总收入和人均收入分别提高了27.3%和33.3%。进一步地,本文借鉴Fields分解法的思路,估计了土地流转对农户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地流转扩大了农户间收入差距,其中,对农户家庭总收入差距的贡献率达到23.1%,对人均收入差距的贡献率达到29%。但是,通过进一步讨论我们发现,如果提高非流转农户参与土地流转的比重,收入差距将会缩小。因此,政府未来应着力提高农户土地流转的参与程度,尤其是让更多的低收入农户有能力参与土地流转。
简介:选取1995~2015年收入差距变化较大的重要时期,从全国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障支出等收入再分配措施入手,研究再分配对收入差距的调节机制,并利用2007~2014年31个地区的数据,研究各地区再分配对收入差距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在全国范围内,个人所得税以及社会保障支出对收入差距有逆向调节作用,而教育支出和农业支出可以缩小收入差距;在地区层面,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障支出、教育支出、农业支出对收入差距的调节作用不尽相同,相同的再分配政策对一些地区收入差距起到正向调节作用,而在其他地区则会扩大收入差距。基于此,提出建立与居民收入相符合的税收机制、居民平等享有基本社会保障权利、强化再分配收入调节功效的政策建议,以缩小收入差距。
简介:基于现有经济学和社会学理论,本研究从理论上探讨高校扩招通过家庭教育投资决策、学校教育积累过程以及劳动力市场教育回报三条传递路径对代际收入流动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理论上很难判断高校扩招是否能够增加代际收入流动性,降低机会不平等。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本研究将高校扩招作为自然实验,通过构建双重差分计量模型,实证考察高校扩招的代际收入传递效应。研究发现,高校扩招的综合收入弹性效应为正,这意味着高校扩招使收入流动性降低,增加了代际收入流动的不平等。研究还发现,高校扩招对代际收入流动的阻碍作用主要通过女性子代实现。我们认为高收入和高社会阶层家庭更有能力俘获高校扩招带来的好处,尽管低收入家庭因经济约束下降和高校扩招机会上升更愿意为子代提供高等教育的机会,但其子代(尤其是女性)由于面临劳动力市场的更强竞争,出现收入和收入流动双下降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