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纯性颅脑创伤(isolated traumatic brain injury, iTBI)患者早期并发心脏收缩功能不全的相关因素,评估并发心脏收缩功能不全对iTB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创伤中心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123例中、重度iTBI患者,排除既往有心血管系统疾病患者。入院后24 h内采用经胸超声心动图评估心脏左室收缩功能。依据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心脏收缩功能正常组(n=100)和收缩功能不全组(n=23)。收集所有患者入院时GCS评分、收缩压、心率、高敏肌钙蛋白T(high-sensitivity cardiac troponin T,hs-cTnT),以及临床治疗变量(镇静药物、血管活性药的使用等)、是否行开颅手术治疗、住院期间临床结局(生存或死亡)等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并发心脏收缩功能不全的相关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评估各指标对iTBI患者并发心功能不全的预测价值。结果收缩功能不全组入院时收缩压(147.3±23.3)mmHg、心率(96.1±26.3)次/min、hs-cTnT(16.48±8.17)pg/mL,均高于收缩功能正常组(P<0.05),收缩功能不全组GCS评分低于收缩功能正常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心率(OR=1.129,95%CI:1.001~1.516,P=0.038)、GCS评分(OR=0.640,95%CI:0.445~0.920,P=0.016)、hs-cTnT(OR=1.054,95%CI:1.009~1.101,P=0.002)是iTBI患者并发心脏收缩功能不全的独立危险因素。入院时hs-cTnT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AUC=0.863,P<0.01)。心脏收缩功能不全组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率高于收缩功能正常组(52.5% vs 22%,P=0.004)。结论入院时心率、GCS评分、血清超敏肌钙蛋白T是iTBI患者病发心脏收缩功能不全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hs-cTnT能够较好地预测心功能不全的发生,并发心功能不全iTBI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率更高。早期发现并及时干预可能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静脉应用米力农对重度慢性心功能不全的疗效。方法将我科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两年间70例重度慢性收缩性心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予米力农0.5ug/kg.min持续静脉应用3天,后改每日静滴8小时应用4天,7天为一疗程。对照组予地高辛0.125mgqd口服。合并感染者予抗感染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情况(NYHA分级),左室射血分数(EF值),N端前体脑钠肽(NT-proBNP)水平。结果治疗组心功能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且米力农组明显改善左室射血分数、减低N端前体脑钠肽水平。结论静脉应用米力农能有效改善重度慢性收缩性心功能不全的心功能情况。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脓毒症休克儿童左心收缩功能不全的临床特征及相关风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21年6月就诊于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诊断脓毒症休克患儿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⑴符合脓毒症休克诊断标准;⑵休克治疗开始48 h内完善心脏超声检查,休克治疗期间动态监测心脏超声。排除标准:⑴既往有慢性心功能不全、心肌病、器质性心脏病史者;⑵合并急性脑梗死、脑出血、坏死性脑病者;⑶先天性遗传代谢疾病者;⑷资料不完整者。以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50%或LVEF较入科时的LVEF降低10%定义左心收缩功能不全。比较左心收缩功能不全与左心收缩功能正常患儿临床资料的差异。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或χ2检验,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左心收缩功能不全的相关因素。结果脓毒症休克患儿左心收缩功能不全发生率为30.0%,发生于休克病程第(2.4±1.3) d,左室射血分数最低值为(42±8)%,于休克病程第(6.7±3.3) d恢复正常。左心收缩功能不全患儿(n=18)与左心收缩功能正常患儿(n=42)相比,血行感染(77.8% vs. 40.5%,P=0.018)、小儿危重病例评分[(64±13) vs. (76±14),P=0.003]、入室乳酸值[3.80(3.15,5.88)mmo/L vs. 2.70(1.85,3.80)mmol/L,P=0.001]、左室射血分数[(42±8)% vs. (67±5)%,P<0.001]、呼吸机应用(83.3% vs. 50.0%,P=0.033)、正性肌力药与血管加压药物应用(100.0% vs. 64.3%,P=0.009)、6 h复苏成功率(38.9% vs. 73.8%,P=0.010)、28 d病死率(38.9% vs. 12.8%,P=0.025)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年龄、性别、休克指数及致病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行感染(OR=7.358,95%CI: 1.198~45.197,P=0.031)、入室乳酸值(OR=1.743,95%CI:1.041~2.917,P=0.034)是左心收缩功能不全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脓毒症休克患儿左心收缩功能不全发生率为30.0%,多发生于休克病程2.4 d,病程1周恢复正常,与28 d病死率相关。血行感染、高乳酸值是脓毒症休克儿童左心收缩功能不全的独立危险因素。
简介:目的探讨交通静脉功能不全(IPV)中功能不全交通静脉的分布及其在慢性静脉功能不全(CVI)过程中的角色。方法46例确诊为CVI患者,临床症状:有坠胀感35例,无坠胀感11例,伴有皮肤瘙痒24例,无皮肤瘙痒22例,有夜间抽筋症状6例,无夜间抽筋40例。46例患者(46条肢体)CEAP分期:C2(19例)、C3(6例)、C4a(11例)、C4b(5例)、C5(3例)、C6(2例)。用多普勒超声定位IPV,测量交通静脉到足底的距离,以大、小隐静脉主干进行内外分区,将小腿分为三段、共八个区段进行记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记录305个功能不全交通静脉,其中大隐静脉内上(19个)、大隐静脉内中(62个)、大隐静脉内下(34个)、小隐静脉外上(17个)、小隐静脉外中(52个)、小隐静脉外下(6个)、大隐静脉主干(64个)、小隐静脉主干(51个)。小隐静脉外上区段的交通静脉与抽筋,小隐静脉外中区段的交通静脉与CEAP-C分期、皮肤瘙痒,大隐静脉主干区段的交通静脉与抽筋间的关系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功能不全交通静脉主要分布于小腿中段及大小隐静脉主干,且与CVI的临床症状相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功能不全患者心电图变化的特点。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2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82例作为本例次研究的观察组,同期选择82例肾功能正常患者作为本例次研究的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心电图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异常心电图13例次,正常心电图69例次。观察组患者异常心电图68例次,正常心电图14例次;在68例次异常心电图中,心电图改变的主要表现有ST-T改变(12.80%)、左室肥大(11.59%)、T波改变(10.37%)、左室肥大伴劳损(7.32%)。在发生心电图异常的患者当中,检查出心律失常患者28例。结论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异常心电图发生率较高,而导致心电图异常的原因主要为心血管疾病。
简介:[摘要 ]合理饮食有助于纠正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异常代谢,主要包括低蛋白低磷饮食和辅助必须氨基酸饮食。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的饮食护理方法主要包括蛋白质摄入、能量和相关营养素的摄入控制,以及定期监测营养指标,积极开展与饮食相关的心理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