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 要: 由于隔膜行业所需张力比较小,传统的气缸带摆辊控制主动辊,会造成隔膜材料表面孔变形,所以提出伺服电机控制摆辊,通过组建硬件系统,编写软件程序,对伺服电机通过力矩模式张力摆辊进行了研究,整机采用全伺服电机控制,实现了隔膜涂布机的小张力控制,最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隔膜线电气控制系统解决方案。全伺服隔膜涂布系统张力稳定、响应速度快,极大提升了设备性能。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空心钉张力带钢丝和克氏针张力带钢丝在髌骨骨折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集群式抽取骨科2019年3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64名髌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双盲分组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名;对照组采用克氏针张力带钢丝治疗,观察组采用空心钉张力带钢丝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和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经治疗,观察组患者的手术优良率为100.00%,对照组患者的手术优良率为96.88%,两数据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恢复期未发生任何并发症,对照组术后并发症率6.25%,组间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研究所用两种方案各具优势,治疗髌骨骨折均能取得符合临床要求的治疗效果,但空心钉张力带在控制术后并发症方面效果更好。
简介:膜结构施工中膜张力的测量与控制以及使用中膜材张力的检测,是确保膜结构稳定与安全的重要因素。膜张力计是一种简便实用的装置,可以在不破坏膜材且不影响膜内力分布的条件下分别测定纬向和经向的张力。本文用有限元软件ANSYS模拟膜张力计测量FGT-800膜材的初始张力,分别沿着纬向和经向在压力容器范围内施加平面外均布荷载后,通过计算膜平面外最大位移来推算膜平面内纬向和经向的初始张力。用最小二乘法拟合有限元分析结果,得出了更合适的膜张力拟合公式,其中膜张力简化拟合公式相对误差在±4%之内,膜张力联立拟合公式相对误差在±2%之内。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别选择空心钉张力带以及克氏针张力带对老年性髌骨骨折患者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06月~2017年11月收治的82例老年性髌骨骨折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采用数字奇偶法分组;研究治疗方法期间,对照组(41例)选择克氏针张力带进行治疗;观察组(41例)选择空心钉张力带进行治疗;最终就两组老年性髌骨骨折患者操作过程失血量、手术操作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展开对比。结果同对照组老年性髌骨骨折患者操作过程失血量、手术操作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展开对比,观察组呈现出明显减少(P<0.05)。结论临床对老年性髌骨骨折患者选择空心钉张力带进行治疗,于减少操作过程失血量、手术操作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方面获得明显效果,从而促进老年性髌骨骨折患者的病情好转。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空心螺钉张力带内固定与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合理的术式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6年5月至2018年10月河北省开滦总医院林西医院骨科和唐山中心医院骨科收治的横形髌骨骨折患者82例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克氏针组44例和空心螺钉组38例。克氏针组采用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手术,空心螺钉组采用空心螺钉张力带内固定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空心螺钉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克氏针组[(68.25±10.81) min与(59.72±12.32) min,t=3.31,P<0.05],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克氏针组[(3.12±0.40)月与(3.68±0.45)月,t=5.91,P<0.05]。两组患者Böstman评分随时间的推移而显著升高(F组内=74.69,P<0.05)。空心螺钉组患者Böstman评分升高幅度显著高于克氏针组(F交互=4.87,P<0.05)。空心螺钉组患者Böstman评分整体水平显著高于克氏针组(F组间=7.52,P<0.05)。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随时间推移而显著下降(F组内=86.24,P<0.05)。空心螺钉组患者应用VAS评分下降幅度显著高于克氏针组(F交互=6.62,P<0.05)。空心螺钉组患者VAS评分整体水平显著低于克氏针组(F组间=7.74,P<0.05)。克氏针组术后并发症为20.5%(9/44),空心螺钉组为5.3%(2/38),空心螺钉组低于克氏针组(χ2=4.05,P<0.05)。克氏针组、空心螺钉组优良率分别为86.4%(38/44)、94.7%(36/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1,P>0.05)。结论两种术式治疗髌骨骨折疗效相当,而空心螺钉张力带内固定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有利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将我们在临床工作针对肛裂、混合痔、直肠型便秘的手术过程中,于麻醉状态下肛门在两手各一指的对抗扩肛中发现的几乎每一例上述疾病患者均存在2—3mm环状纤维环,就其在上述肛肠疾病的病因病理及其临床意义进行一些理论上的探索。方法手术中利用指尖的力量拉断该纤维环,肛门的紧缩感立刻消失,喇叭型肛门镜才得以深入肛门。结果术后肛门基本无创,除肛裂伴哨兵痔、浅皮瘘、肛乳头肥大需局部修整外,不需做所谓的内括约肌切断术,大大缩短了治疗周期,减少了病人的疼痛,避免了“匙孔现象”的产生。而肛门括约肌功能保持正常。结论一.我们临床发现的2—3mm宽的环状纤维环就是栉膜带。二.所谓“内括约肌失驰缓症”可能是个伪命题。三.肛裂敞扩术可能涉嫌过度治疗。四.栉膜带是胚胎时期肛直套迭的残留物,在肛门多种疾病的发生学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五.结合我们提出的由于直肠辨变异而导致的直肠有效通过面积的狭窄,栉膜带紧束而导致的肛管有效通过面积的狭窄亦是肛肠科诸多疾病的最主要的初始原因。纠正其结构的缺陷,减少排出道阻力。可能为我们提出一系列肛肠疾病对因治疗的新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