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对唯识学派而言,“唯识”的成立是首要大事。唯识家将因明逻辑引入对“唯识”的论证,促进了唯识思想的发展。在唯识学史上,“唯识”概念大致包括三层含义,这集中体现在三个命题,即“唯有表象”、“唯识无境”和“境不离识”。本文认为,无性、护法、玄对唯识的因明论证,代表了三种理论范型,体现了不同的哲学倾向,显示了“唯识”义理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无性对唯识的因明论证包括“唯识无境”和“境不离识”两层含义,护法的四比量则专证“境不离识”,玄的“真唯识量”则创造性地将“境不离识”转换为“我们所认识的,只能是意识中的对象”,在认识论意义上予“唯识”以完整的证明。唯识家并没有用因明的方式彻底论证“唯识无境”和“境不离识”,他们成功论证的,只是“唯有表象”。
简介:本文是关于印度佛教逻辑(hetuvidya,因明)研究的概述。因明是由六、七世纪两位杰出的佛教逻辑学家陈那(Difinaga)和法称(DharmakTrti)所创立。诚如舍尔巴斯基所指出的,佛教学者自己称这门学问是关于“逻辑的原因(hetuvidya)”或“正确知识的来源(prama.na—vidya)”的学说。他进一步指出,陈那之后有三个学派解释他的著作,而法称是最重要的诠释者。舍尔巴斯基说。其中的一派仅仅满足于解析文本本身,不考察其中所含的宗教或哲学的意义;而另外两派则致力于强调知识论研究的宗教价值。本文的讨论主要聚焦近百年来印度现当代学者研究因明的学术史。这些具有同样贡献的学者包括威提布萨那(S.C.Vidyabhusana)、伽特吉(S.C.Chatterjee)、罗喉罗(Pt.RahulSankrityayana)、穆克纪(SatkariMookerjee)、夏斯特利(D.N.Shas—tri)、潘迪(R.C.Pandey)、巴林戈(S.S.Barlingay)、巴特(S.R.Bhatt)与梅赫罗特拉(AnuMehro—tra)、R.普拉萨德(RajendraPrasad)、特里帕提(C.L.Tripathy)、巴拉德瓦伽(VijayK.Bharad·vai)、谷克乐(PradeepK.Gokhle)、H.S.普拉萨德(MangalaR.ChinchoreH.S.Prasad)、秦乔芮(MangalaR.Chinchore)以及一位印度裔牛津学者马提拉(B.K.Matilal)。本文将介绍他们有关佛教因明的研究及其对于因明学术史的贡献与影响。
简介:本文的美国因明研究概况主要是有关佛教认识论和逻辑学研究的趋势,其研究奠基在巴利文、梵文和藏文原典的基础上,以及美国佛教研究学者有关方法论讨论的内容和评价上。在欧洲和俄罗斯早期出版物中发表的关于因明的研究基础上,美国的因明研究继续对佛教研究领域进行分析。主要代表学者有波特(K.Potter)、鲁滨逊(R.Robinson)、威曼(A.Wayman)、齐思贻(R.Chi)、亨廷顿(C.Huntington)、卡比宗(J.Cabez6n)、加菲尔德(J.Garfield)、布鲁门沙(J.Blumenthal)、德雷福斯(G.Dreyfus)、邓恩(J.Dunn),等等。他们中的一些人相信在佛教逻辑认识论的传统研究中使用符号语言和西方逻辑的概念的必要性(如波特、鲁滨逊、加菲尔德等人),而另一位学者亨廷顿则认为.龙树运用逻辑是为了否认推论思维。鲁滨逊则论证了龙树长于运用公理知识与推理规则。并用于实证形而上学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