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新生机械通气的气道护理经验,提高新生机械通气的的治疗效果。方法做好气管插管的准备,保持气管插管通畅、固定,及时做好吸痰护理,保持气道湿化,配合辅助排痰的护理措施。结果机械通气52例,机械通气时间<3天的20例,>3天的32例,最短的2小时,最长的187小时,平均94小时,均无脱管、堵管的现象发生,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4例。成活47例,死亡3例,放弃2例。结论规范合理的气道护理是确保有效机械通气的重要保障。

  • 标签: 新生儿 机械通气 气道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机械通气相关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对39例应用机械通气新生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机械通气全过程多项积极的综合护理措施,39例患儿38例好转达到拔管指征,1例死亡,死亡率2.56%,出现并发症3例,发生率7.69%,经对应治疗均好转。结论新生机械通气过程中积极的综合护理措施可降低患儿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抢救疗效。

  • 标签: 新生儿 机械通气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新生机械通气的护理流程.方法:介绍30例新生机械通气的护理体会:气管插管的准备及配合;机械通气过程中的病情观察,气道护理,基础护理;撤机护理以及家长的心理支持.结果:30例患儿除家长放弃治疗4例外,26例顺利撤机并治愈出院.本组病例中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4例,发生率为13.33%.结论:规范的新生机械通气护理流程能提高呼吸机辅助治疗质量,缩短上机时间,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减轻患儿痛苦,提高患儿的成活率与生命质量.

  • 标签: 新生儿 机械通气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研究新生机械通气的护理。方法对焉耆县妇幼保健院2012年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新生22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组患儿均来自县妇幼院从NICU,对整个护理过程进行探讨。结合本组患儿成功治愈并撤机19例占总数的86.36%,其余3例患儿由于病情恶化在家属的要求下自动出院,最长上级时间96h最小最短24h,平均60h。结论良好的护理措施是成功治疗的必要条件,熟练掌握呼吸机的应用和治疗过程中的各种护理情况才能好的为患儿健康服务。

  • 标签: 新生儿 机械通气 医学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机械通气在治疗新生呼吸困难临床应用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收集2020 年1月至2022年1月来我院新生科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新生12 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12例患儿中,放弃治疗1 例,好转4例,痊愈9例,无呼吸机相关并发症发生。 结论 正确的护理干预对于改善新生呼吸困难有较好辅助治疗作用,并可有效减少新生呼吸机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新生儿 机械通气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2023年在新生肺炎治疗中使用机械通气的效果以及相关的护理措施,旨在提高新生的生存率和治疗效果。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我们评估了100例因肺炎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新生。患儿分为两组:一组接受常规护理(对照组),另一组接受优化护理措施(观察组)。主要关注的护理措施包括通气参数的调整、并发症的处理和护理质量监控。结果:观察组在机械通气时长、通气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长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85%的观察组患儿在通气后48小时内呼吸功能稳定,相比之下,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由30%降至15%。在护理满意度调查中,观察组的家属满意度超过90%。结论:机械通气是治疗新生肺炎的有效手段之一。通过优化护理策略和持续监控,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成功率并减少并发症,进而提高新生肺炎的治疗效果和患儿的生存质量。

  • 标签: 新生儿肺炎 机械通气 护理观察 治疗效果 并发症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俯卧位通气新生机械通气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本科2020年1月~2021年12月收入的35例机械通气新生作为研究对象,在患儿家属知情同意下均采取俯卧位通气,对比应用前后血气指标。结果:俯卧位通气应用后pH值、血氧分压、氧合指数较应用前明显提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血乳酸较应用后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俯卧位通气有助于提高新生机械通气护理效果,值得在今后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使用。

  • 标签: 俯卧位通气 新生儿 机械通气 血气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析 俯卧位通气对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 新生机械通气护理效果 的相关影响。 方法 :选取本院于 2018 年 01 月~ 2019 年 12 月收治的 60 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患儿,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俯卧位通气护理),各 30 例,均行俯卧位机械通气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一般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 观察组 机械通气次数、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小于对照组;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6.67% ( 2/30 ),低于对照组的 20% ( 6/30 ), 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 ARDS患儿俯卧位通气中辅以积极有效护理, 有助于减少 机械通气次数及时间,缩短住院时间,规避并发症发生,临床可推广应用。 【关键词】俯卧位通气 ; ARDS;新生机械通气 ;护理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高频振荡通气(HFOV)并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新生气胸的疗效观察。方法33例新生出现气胸采用高频振荡通气并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对其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及临床疗效观察。结果HFOV治疗12h后通气氧合情况明显好转,PaO2明显升高,PaCO2明显下降,MAP明显下降,FiO2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HFOV对治疗新生气胸并呼吸衰竭十分有效,且安全性好,已更加广泛应用于临床。

  • 标签: 新生儿 高频振荡通气 气胸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立止血并机械通气治疗新生肺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新生肺出血患儿按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2组观察组26例和对照组20例。2组患儿均采用常规治疗及机械通气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儿采用气管内滴入110000肾上腺素盐水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立止血治疗。观察2组患儿肺出血停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临床疗效、发生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无一例死亡,对照组死亡2例(10.0%),2组患儿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肺出血停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分别为0.8~2(1.27±0.58)d、3.5~5.6(3.77±1.34)d和1.5~4.0(2.01±0.78)d、5.8~7.6(5.28±1.66)d,2组患儿肺出血停止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对照组和观察组患儿均无一例出现血栓形成、过敏反应和任何心、肝、肾损害等不良反应。结论立止血并机械通气治疗新生肺出血有较好的疗效,可以明显缩短肺出血停止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 标签: 肺出血 立止血 机械通气 肾上腺素盐水 不良反应 新生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在新生机械通气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4月至2017年1月于我院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儿60例,根据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30例和实验组30例。对照组在治疗期间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护理2d后血氧二氧化碳分压(PaCO2)高于实验组,血氧分压(PaO2)低于实验组,且护理期间感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死等总发生率明显高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生机械通气治疗中实施综合护理可有改善患儿呼吸衰竭症状,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

  • 标签: 机械通气 综合护理 新生儿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机械通气治疗新生肺出血,观察临床效果。方法文章抽取了我院在2013年2月-2014年2月接收的30例新出生的肺出血患儿,在所有患儿中,其中28例患儿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方式,并对所有患儿的资料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所有患儿在治疗之前,均提供充足的能量供应,另外2例因为家属不支持的原因,没有使用机械通气治疗方式。结果28例患儿均接受了机械通气治疗,其中24例患儿获得了成功,治愈率在85.7%,另外4例患儿出现了死亡。结论对新生患儿使用机械通气治疗,获得了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出现死亡的患儿因为就诊不及时,病情危重或同时合并其他严重并发症等原因,不能抢救成功。故对肺出血患儿,做到早发现,早诊断,及早使用机械通气,熟悉呼吸机的参数调节,能有效降低新生的死亡率,是一种稳定可靠的治疗方式,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机械通气 治疗 新生儿 肺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是评价新生机械通气感染的敏感指标。方法选取我院NICU30例行机械通气SMIV模式治疗的患儿,分别于机械通气12h,24h,36h,48h监测血清PCT,气管灌洗液PCT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结论在机械通气36h时血清PCT出现阳性率达67%,比hsCRP和气管灌洗液PCT出现阳性早;在机械通气48h时,血清PCT阳性率达100%,hsCRP和气管灌洗液阳性率分别是700%,60%。机械通气36h可以认为是机械通气感染的窗口期,此时可以给予抗生素治疗。

  • 标签: 血清降钙素原 hsCRP 机械通气 感染 新生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与分析新生机械通气造成的常见并发症的类型与发病率,并研究其临床特点。方法现将我院2003年12月至2011年12月对通过气管插管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178例患儿的并发症进行临床特点分析,从而总结新生机械通气并发症的临床特点。结果178例患儿中有82例出现了并发症,足月儿组与早产儿组机械通气并发症的发病率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重<1500g组与>1500g组同期并发症的发病率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机械通气时应选择适当的潮气量及吸气峰压,通过强化对呼吸道的管理,并根据肺的顺应性对呼吸机参数适时调低,从而降低并发症发生的几率。

  • 标签: 新生儿 机械通气 并发症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机械通气新生口腔护理的研究进展。方法:将近年我科收治的机械通气242例新生按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2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儿机械通气次数、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VAP发生率、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机械通气次数、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机械通气48h后,观察组VAP发生率4.13%,明显低于对照组3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率为94.21%,明显高于对照组72.72%(P<0.05)。结论:对机械通气治疗的新生,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能明显减少机械通气次数和机械通气时间,缩短住院时间,降低VAP发生率,提高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率,值得推广。

  • 标签: 机械通气 新生儿 口腔护理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鼻塞持续气道道正压通气(NCPAP)在新生机械通气撤机后的作用。方法将46例需机械通气新生分为两组,治疗组24例,应用常规呼吸机同步间歇正压通气(SIMV)治疗,病情改善后,使用NCPAP机过渡治疗至正常自主呼吸。对照组22例,应用常规呼吸机SIMV治疗至病情好转直接撤机,由头罩或面罩吸氧过渡至正常自主呼吸。比较两组的撤机前后血气分析、撤机成功率及总用氧时间等指标。结果两组病例在治疗前的临床基础条件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新生在血气分析、撤机成功率、总用氧时间、呼吸暂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NCPAP过渡通气治疗对比头罩面罩吸氧可提高新生机械通气撤机成功率,减少总用氧时间。

  • 标签: NCPAP 机械通气 新生儿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有创机械通气新生呼吸衰竭应用的护理经验,提高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效果。方法通过对本院2003年10月-2009年7月共43例新生呼吸衰竭行有创机械通气进行护理经验总结。结果治愈32例,自动出院4例,死亡7例。结论严密观察病情,及时正确处理呼吸机报警状态,加强呼吸道管理,做好各项基础护理是保证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呼吸衰竭成功的关键。

  • 标签: 有创机械通气 新生儿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