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2023年在新生儿肺炎治疗中使用机械通气的效果以及相关的护理措施,旨在提高新生儿的生存率和治疗效果。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我们评估了100例因肺炎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新生儿。患儿分为两组:一组接受常规护理(对照组),另一组接受优化护理措施(观察组)。主要关注的护理措施包括通气参数的调整、并发症的处理和护理质量监控。结果:观察组在机械通气时长、通气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长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85%的观察组患儿在通气后48小时内呼吸功能稳定,相比之下,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由30%降至15%。在护理满意度调查中,观察组的家属满意度超过90%。结论:机械通气是治疗新生儿肺炎的有效手段之一。通过优化护理策略和持续监控,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成功率并减少并发症,进而提高新生儿肺炎的治疗效果和患儿的生存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 :探析 俯卧位通气对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 新生儿机械通气护理效果 的相关影响。 方法 :选取本院于 2018 年 01 月~ 2019 年 12 月收治的 60 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患儿,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俯卧位通气护理),各 30 例,均行俯卧位机械通气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一般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 观察组 机械通气次数、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小于对照组;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6.67% ( 2/30 ),低于对照组的 20% ( 6/30 ), 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 ARDS患儿俯卧位通气中辅以积极有效护理, 有助于减少 机械通气次数及时间,缩短住院时间,规避并发症发生,临床可推广应用。 【关键词】俯卧位通气 ; ARDS;新生儿; 机械通气 ;护理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立止血并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肺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新生儿肺出血患儿按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2组观察组26例和对照组20例。2组患儿均采用常规治疗及机械通气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儿采用气管内滴入110000肾上腺素盐水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立止血治疗。观察2组患儿肺出血停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临床疗效、发生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无一例死亡,对照组死亡2例(10.0%),2组患儿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肺出血停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分别为0.8~2(1.27±0.58)d、3.5~5.6(3.77±1.34)d和1.5~4.0(2.01±0.78)d、5.8~7.6(5.28±1.66)d,2组患儿肺出血停止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对照组和观察组患儿均无一例出现血栓形成、过敏反应和任何心、肝、肾损害等不良反应。结论立止血并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肺出血有较好的疗效,可以明显缩短肺出血停止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肺出血,观察临床效果。方法文章抽取了我院在2013年2月-2014年2月接收的30例新出生的肺出血患儿,在所有患儿中,其中28例患儿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方式,并对所有患儿的资料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所有患儿在治疗之前,均提供充足的能量供应,另外2例因为家属不支持的原因,没有使用机械通气治疗方式。结果28例患儿均接受了机械通气治疗,其中24例患儿获得了成功,治愈率在85.7%,另外4例患儿出现了死亡。结论对新生儿患儿使用机械通气治疗,获得了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出现死亡的患儿因为就诊不及时,病情危重或同时合并其他严重并发症等原因,不能抢救成功。故对肺出血患儿,做到早发现,早诊断,及早使用机械通气,熟悉呼吸机的参数调节,能有效降低新生儿的死亡率,是一种稳定可靠的治疗方式,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与分析新生儿机械通气造成的常见并发症的类型与发病率,并研究其临床特点。方法现将我院2003年12月至2011年12月对通过气管插管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178例患儿的并发症进行临床特点分析,从而总结新生儿机械通气并发症的临床特点。结果178例患儿中有82例出现了并发症,足月儿组与早产儿组机械通气并发症的发病率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重<1500g组与>1500g组同期并发症的发病率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机械通气时应选择适当的潮气量及吸气峰压,通过强化对呼吸道的管理,并根据肺的顺应性对呼吸机参数适时调低,从而降低并发症发生的几率。
简介:摘要:目的:机械通气新生儿口腔护理的研究进展。方法:将近年我科收治的机械通气242例新生儿按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2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儿机械通气次数、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VAP发生率、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机械通气次数、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机械通气48h后,观察组VAP发生率4.13%,明显低于对照组3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率为94.21%,明显高于对照组72.72%(P<0.05)。结论:对机械通气治疗的新生儿,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能明显减少机械通气次数和机械通气时间,缩短住院时间,降低VAP发生率,提高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率,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鼻塞持续气道道正压通气(NCPAP)在新生儿机械通气撤机后的作用。方法将46例需机械通气的新生儿分为两组,治疗组24例,应用常规呼吸机同步间歇正压通气(SIMV)治疗,病情改善后,使用NCPAP机过渡治疗至正常自主呼吸。对照组22例,应用常规呼吸机SIMV治疗至病情好转直接撤机,由头罩或面罩吸氧过渡至正常自主呼吸。比较两组的撤机前后血气分析、撤机成功率及总用氧时间等指标。结果两组病例在治疗前的临床基础条件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新生儿在血气分析、撤机成功率、总用氧时间、呼吸暂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NCPAP过渡通气治疗对比头罩面罩吸氧可提高新生儿机械通气撤机成功率,减少总用氧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