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体质指数(BMI)和日间嗜睡在睡眠紊乱对血压影响中的多重中介作用。方法以2015年1月至2019年8月在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睡眠中心首次确诊的530例成年住院OSAHS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多导睡眠图监测数据和爱泼沃斯嗜睡量表数据,基于结构方程模型构建多重中介模型,并采用偏差校正的百分位Bootstrap方法进行多重中介效应的分析和检验。结果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多重中介模型拟合度良好(χ²=72.827,dF=40,χ2/dF=1.821,CFI=0.998,RMSEA=0.039),睡眠紊乱对血压存在正向直接效应,其标准化效应值为0.218(95%CI:0.117~0.310),BMI和日间嗜睡程度在睡眠紊乱对血压的影响上起正向的部分中介作用,二者的标准化中介效应分别为0.116(95%CI:0.069~0.164)和0.028(90%CI:0.002~0.059),且BMI所起的中介效应大于日间嗜睡所起的中介效应,总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39.67%。结论OSAHS睡眠紊乱可以直接引起血压升高,BMI和日间嗜睡在其中起并行多重中介作用,且BMI的中介作用更大。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进行日间过度嗜睡、主观睡眠质量下降情况进行分析,做好效果比较。方法:通过选取OSAHS老年患者共计100例,通过收集患者相关资料,记录患者的临床资料、性别、年龄等,自觉症状包含打鼾、睡眠中断、闭塞、睡眠中手足抽动,依照四分法进行量化,做好两组患者自觉症状评分、PSQI和ISI评分。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自觉症状、PSQI以及ISI评分比较,EDS组、非EDS组比较,非EDS组患者、EDS患者具有一定差异(p<0.05)。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心理特征评估,EDS组和非EDS组患者心理状态存在一定差距(p<0.05)。结论:对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进行日间过度嗜睡、主观睡眠质量下降情况进行分析,在OSAHS患者中EDS患者较为常见,EDS容易影响患者的注意力,并造成认知功能下降。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脉氧下降率与日间嗜睡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自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就诊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睡眠医学中心打鼾患者,对其进行多导睡眠图(PSG)监测,同步行整夜连续无创血压监测。根据PSG结果以及排除标准共纳入重度OSAS患者78例。使用Epworth嗜睡量表(ESS)评分将患者分为嗜睡组(ESS>10分,40例)和非嗜睡组(ESS≤10分,38例)。采用频域分析法测量心率变异性,以低频率/高频率来反映交感神经张力。在呼吸暂停发生时,以氧减事件中每秒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下降的百分比作为脉氧下降率,比较两组睡眠监测相关指标。使用多元回归方程分析导致OSAS日间嗜睡相关的指标。结果与非嗜睡组相比,嗜睡组患者更易出现严重的睡眠呼吸障碍[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69±16)比(60±16)次/h,P=0.010;呼吸相关微觉醒指数(RERAs):(43±17)比(30±14)次/h,P=0.001]。另外,嗜睡组低氧的暴露较非嗜睡组更为严重,尤其是脉氧下降率[(0.48±0.12)%/s比(0.30±0.11)%/s,P<0.001]。回归方程显示仅有脉氧下降率与OSAS患者日间嗜睡相关(β=0.615,P<0.001)。结论脉氧下降率,作为OSAS的一个新颖睡眠监测指标,可能是OSAS白日嗜睡关键的因素之一。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失眠(CID)患者日间脑功能状态及其与血清生物学标志和客观睡眠质量的相关性。方法连续收集2018年3月至2019年6月于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睡眠障碍科就诊的CID患者60例和本院同期健康体检中心的正常睡眠志愿者30名(健康对照组)。用“脑功能状态定量测量系统”评估日间脑功能状态,ELISA法检测血清促肾上腺激素释放激素(CRH)、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含量。CID组还检查多导睡眠图(PSG)。分析得出CID组具有显著性改变的脑功能状态指标,并且分析这些指标与血清生物学标志、客观睡眠质量的一致性。结果CID患者中男23例,女37例;健康对照组中男15名,女15名。CID组脑功能状态指标中4个即脑惰性[M(Q1,Q2)][196.0(163.0, 258.0)]、脑混沌[5.0(1.0, 10.0)]、内专注[31.0(13.0, 45.0)]、内源性焦虑值[12.0(4.0, 18.0)]高于健康对照组[168.5(148.8,182.5)、0(0,2.0)、2.0(0,27.5)、0(0,6.5),均P<0.05],1个指标即脑抑制值[47.0(32.0, 58.0)]低于健康对照组[59.0(46.3,66.3),P<0.05]。脑混沌值与血清GFAP浓度正相关(r=0.374,P=0.006),脑惰性值与血清CRH浓度正相关(r=0.299,P=0.031),脑抑制值与睡眠潜伏期正相关(r=0.284,P=0.042);内专注值与睡眠效率(r=-0.276,P=0.048)、1期持续时间(r=-0.341,P=0.024)负相关。结论CID患者脑电波中脑功能状态指标有显著性改变,且与血清生物学标志和客观睡眠质量关联。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 OSAHS)患者的日间嗜睡与高血压病的共同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2月经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睡眠医学中心确诊的OSAHS患者103例作为研究对象。在进行多导睡眠图监测时,同步对其行夜间连续无创血压及心率变异性监测。采用频域分析方法,以低频成分/高频成分(LF/HF)来反映交感/迷走张力的平衡比值。根据Epworth嗜睡量表(ESS)评分及血压水平将受试者分为4组:(1)单纯OSAHS组(30例):ESS评分<10分且血压<140/90 mmHg(1 mmHg=0.133 kPa);(2)OSAHS+高血压病组(23例):ESS评分<10分且血压≥140/90 mmHg;(3)OSAHS+嗜睡组(26例):ESS评分≥10分且血压<140/90 mmHg;(4)OSAHS+嗜睡+高血压病组(24例):ESS评分≥10分且血压≥140/90 mmHg。分析比较各组的临床资料及睡眠呼吸紊乱相关指标,并通过回归方程分析OSAHS患者发生日间嗜睡及高血压病的共同危险因素。结果OSAHS+嗜睡+高血压病组LF/HF均显著高于其他三组[3.2%(2.6%,4.2%)比1.4%(1.2%,1.6%),2.2%(1.8%,2.9%),2.5%(1.6%,3.1%),均P<0.05],OSAHS+高血压病组及OSAHS+嗜睡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79),但均高于单纯OSAHS组(均P<0.05)。与其他睡眠呼吸紊乱指标相比较,LF/HF与夜间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90%的睡眠时间占比(T90)最为相关(β=0.201,P=0.006)。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LF/HF与ESS评分、睡眠期收缩压水平均显著相关(r=0.536、0.456,均P<0.05)。逻辑回归方程显示LF/HF与OSAHS患者同时罹患日间嗜睡及高血压病密切相关(β=0.164,95%CI:1.018~1.364;P=0.028)。结论交感迷走失衡是OSAHS患者发生日间嗜睡及高血压病的共同危险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上对眼科术后患者采取日常护理管理措施的治疗效果。方法采取随机实验法,将我院收治的12例患者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在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的前提下,对实验组患者实施护理管理的干预措施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结果经过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恢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临床上对接受日间手术的眼科患者实施日常护理管理的干预措施可以提高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的满意度,提高患者在临床上的治愈率,在临床上具有更广泛的推广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