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早期局部低温治疗重症脑卒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 01月至 2024年1月收治的100例样本,参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开展早期局部低温治疗,对比两组康复情况及临床指标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红细胞聚集指数、血小板聚集率、CRS-R量表评分改善情况更有,两组直观对比差异较为显著,经计算后为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意识恢复时间更短,两组直观对比差异较为显著,经计算后为P<0.05。结论:早期局部低温治疗重症脑卒中的临床可行性较高,可以改善患者临床指标,缩短样本康复时间,有效性高,可推广。

  • 标签: 早期 局部 亚低温 重症脑卒中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重症脑卒中患者在治疗中实施早期局部低温治疗可行性。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3月–2024年4月收治的45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23例和低温 22例,常规组按照脑卒中常规方式治疗,低温组实施早期局部低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神经功能损伤评分。结果 低温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2.81%,常规组治疗总有效率60.86%,组间对比,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低温组患者治疗低3、4周神经缺损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结论 重症脑卒中患者实施早期局部低温治疗,有助于提升治疗有效率,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 标签: 脑卒中 早期局部亚低温 可行性
  • 简介:目的总结早期应用低温治疗重症颅脑外伤的经验。方法将发病后12h内接受治疗的重症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低温组(50例)和常规治疗组(48例),前者采用低温治疗,后者采用常规治疗,比较其疗效。结果患者随访3个月,按GOS标准评定,低温组死亡10例(20.00%),对照组死亡20例(41.67%),两组病死率的差别存在显著性意义(P〈0.05)。存活患者,低温组恢复良好者25例(50.00%),对照组恢复良好者15例(31.25%),其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早期低温治疗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可以改善预后。

  • 标签: 亚低温 颅脑损伤 治疗
  • 作者: 张先
  • 学科: 医药卫生 > 航空、航天与航海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3-13
  • 出处:《航空军医》 2019年第3期
  • 机构:【摘 要】:目的 予急性脑出血患者开展局部亚低温治疗,将治疗结果行分组讨论分析。方法 研究时限: 2016年 7月至 2018年 12月,研究对象:此期间我院收治的急性脑出血患者 83例,随机分为常规组( 41例)、低温组( 42例),分别开展常规治疗、常规治疗 +局部亚低温治疗,将两组治疗前、治疗后不同时间点 CSS(神经缺损量表)、 BI指数(生活能力指数)行分组比较分析。 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CSS、 BI评分相近( P> 0.05);治疗后 5d、 10d、 15d低温度患者以上评分均较常规组具鲜明优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将局部低温治疗应用于重症脑梗死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中2016年10月至2017年6月间收治的重症脑梗死患者36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算机随机分组方案,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均包含18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治疗,而实验组患者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局部低温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改善状况。结果治疗完成后,实验组患者的ES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更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实验组患者的FMA评分和Barthel评分照对照组,改善状况更为明显,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局部低温应用于治疗重症脑梗死患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避免患者神经受到损伤,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一种积极的治疗方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重症脑梗死 局部亚低温 神经功能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局部低温治疗即应用颅脑降温仪对危重脑卒中病人体温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收集经颅脑降温仪治疗的危重脑卒中发热病人17例与未用颅脑降温仪的危重脑卒中发热病人27例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对于降低体温及维持体温的恒定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对危重脑卒中发热病人死亡率较高的特点护理中应加强病情观察,尽快降低脑代谢,应用颅脑降温仪。

  • 标签: 危重脑卒中 发热 亚低温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局部低温疗法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2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患者21例,对照组患者2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低温治疗,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ESS)以增分率来判断临床疗效,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0d、20d测定,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ES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局部低温疗法有助于急性脑出血患者的治疗,可以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生存质量,减少社会负担。

  • 标签: 局部 亚低温疗法 急性脑出血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重症脑出血患者局部低温治疗的护理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 2016年 8月至 2017年 8月我院采取低温治疗的重症脑出血患者 74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综合治疗,而观察组患者于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采取局部低温治疗,同时对两组患者给予相应的临床疾病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组重症脑出血患者于相应临床治疗后疾病情况均有一定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水肿减少量相较于对照组更为明显, p<0.05。结论:给予重症脑出血患者常规综合治疗联合局部低温治疗同时给予临床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疾病情况,值的积极推广。    【关键词】重症脑出血;局部低温;护理  Objective: 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nursing effect of local mild hypothermia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cerebral hemorrhage. Methods: the object of this study was to select 74 cases of severe cerebral hemorrhage with mild hypothermia treatment in our hospital from August 2016 to August 2017. The clinical dat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while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local mild hypothermia on the basis of general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and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given corresponding clin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he two groups was analyzed and compared. Results: the conditions of the two groups of severe cerebral hemorrhage were improved after the corresponding clinical treatment, and the edema reduction of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more obvious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the combination of routine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and local mild hypothermia treatment for patients with severe cerebral hemorrhage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atient's disease and promote the value.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观察急诊危重患者应用早期低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2019年6月到2020年6月,本院收治108例急诊危重(心脏骤停)患者,并按照计算机分组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抢救,观察组联合早期低温治疗,获取两组里疗效数据,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治疗前的肛门温度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20min、治疗40min、治疗60min的肛门温度均高于治疗前,观察组治疗20min、治疗40min、治疗60min的肛门温度均高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并发症(应激性溃疡、心律失常、严重低血压、其他)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急诊危重心脏骤停患者采用早期低温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肛门温度,可有效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应用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急诊危重 心脏骤停 常规抢救 早期亚低温 肛门温度 治疗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局部低温对急性重症脑梗死患者应激激素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在2017年1月到2017年12月的96例因急性重症脑梗死而入院进行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选取的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48例患者,采用常规疗法;观察组48例患者,在采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采用低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的变化以及治疗前后应激激素的改变。结果在本次探究中,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受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应激激素水平没有明显差距,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应激激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重症脑梗死的治疗中采用局部低温疗法,可以有效地增强治疗效果,降低对于神经系统以及神经功能的损伤,同时还降低了应激激素的水平,效果理想。

  • 标签: 局部亚低温 急性重症脑梗死 应激激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局部低温治疗32例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前者实施综合治疗,观察组则是在是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实施局部低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90.63%明显高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78.14%,并且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无显著差异,但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8.32±2.98)分明显低于对照组(30.12±3.22)分,且P<0.05;结论局部低温治疗急性脑出血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作进一步推广和运用。

  • 标签: 急性脑出血 局部亚低温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头颅局部低温联合醒脑静治疗急性脑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122例急性脑出血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61例。对照组给予头颅局部低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观察周期为14d。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7%和86.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血肿体积分别为(10.45±2.45)cm^3和(14.20±3.53)cm^3,都明显低于治疗前的(16.44±3.14)cm^3和(16.33±2.98)cm^3(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血肿体积也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血清一氧化氮(NO)含量明显增加,而内皮素(ET)含量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后治疗组血清ET与NO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颅局部低温联合醒脑静治疗急性脑出血能减少脑水肿体积,有利于维护内皮细胞分泌的ET和NO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从而提高总体治疗效果。

  • 标签: 脑出血 亚低温治疗 醒脑静 血肿体积 内皮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头颅低温治疗急性重症脑出血的效果。方法将70例急性重症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早期头颅低温治疗7d,观察两组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及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NIHSS为(8.2±6.8)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3±8.9)分,而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为(82.3±14.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2±9.3)分,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重症脑出血患者进行早期头颅低温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促进其康复。

  • 标签: 早期 头颅 亚低温 重症 脑出血
  • 简介:摘要低温治疗在临床上又称冬眠疗法或人工冬眠,它是利用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抑制作用的镇静药物,使病人进入睡眠状态,再配合物理降温,使病人体温处于一种可控性的低温状态,从而达到使中枢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对外界及各种病理性刺激的反应减弱,对机体具有保护作用;降低机体新陈代谢及组织器官氧耗;改善血管通透性,减轻脑水肿及肺水肿;提高血中氧含量,促进有氧代谢;改善心肺功能及微循环等目的。低温治疗常用于心肺复苏后病人、颅脑损伤及重型颅脑手术后病人[2]、低温麻醉病人、高热惊厥或超高热病人、感染中毒性休克早期病人及颅内感染等病人。通过对18例低温治疗病人的护理进行分析,总结得出低温治疗病人的护理要点为呼吸监护及护理、循环监护及护理、体温监护、体位护理、降温及复温护理等提高了病人生存质量[1],报告如下。

  • 标签:
  • 简介:【摘要】近年来,车祸导致重型颅脑外伤的死亡率以及致残率越来越高 , 车祸导致重型颅脑外伤的死亡率和致残率呈明显上升趋势 ,病死率高 30%~50%[1];急性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同样高居不下。危重重症病患所占的的比重医疗研究的注意,并在抢救黄金时期提供低温治疗, 这些重症危急患者应在抢救黄金时间内给予低温治疗 ,并应该在院前急救时提前干预 ,实现院前院内急救的无缝隙连接 [2]。 低温治疗在专科病房中的应用并不多,本文对早期低温治疗在急诊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进展进行一综述。

  • 标签: 早期亚低温治疗 急诊危重症 应用
  • 简介:目的探讨弥漫性轴索损伤(DAD后不同时间点行低温治疗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桂林市全州县人民医院院神经外科自2006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48例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伤后有无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局部低温辅助治疗分为低温治疗组(n=23)和对照组(n=25),前者按治疗时间又分为伤后8h内低温治疗组(n=9)和伤后8h后低温治疗组(n=14),治疗6个月后对患者行GOS评定,分析患者的预后.结果3组患者年龄、性别比例、治疗前颅内压、GCS评分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接受不同治疗后3组患者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671,P=0.036),由平均秩次判断,预后最好的为伤后8h内低温治疗组,其次为伤后8h后低温治疗组和对照组.结论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伤后早期(8h内)进行局部低温辅助治疗有助于脑功能的恢复,提高预后.

  • 标签: 弥漫性轴索损伤 亚低温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