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群音类选》是明代万历年间的重要戏曲选本。全书分为官腔、诸腔、北腔、清腔四类。其中收官腔(昆腔)118种,诸腔(弋阳腔)26种,北腔14种,此外还收录不少清腔散曲。从《群音类选》的选录标准和选录剧目来看,明代剧坛出现了“诸腔”纷呈之状。
简介:2014年3月13日上午,国家级非遗保护单位易俗社授牌仪式在西安易俗社举行。授牌仪式上,国家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司司长马文辉为易俗社授牌,并与省市区各级相关领导共同观看了由易俗社编排的非遗挂牌主题演出。
简介:剧坛短波“曹禺戏剧文学奖”评奖正紧张进行第七届全国优秀剧本创作奖改名为“曹禺戏剧文学奖”后,评奖筹备工作从今年4月就巳开始。迄今为止,收到全国二十五个省、市、自治区及铁路、煤矿、总政、中直等单位推荐参评剧本八十多部。初评工作已进行。9月初,评委将赴天...
简介:2014年1月7日,中国现存最古老的秦腔戏曲艺术团体易俗社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秦腔保护单位。3月13日上午,国家级非遗保护单位易俗社授牌仪式在西安易俗社举行。
简介:<正>童道明在《电影与戏剧》(载《电影艺术》87.7)一文中指出:在电影诞生不久的二三十年代,戏剧革新家梅耶荷德的战略口号是“戏剧的电影化”,这是戏剧感到电影对其形成真正的威胁而产生的自卫性的竞争意识。“戏剧的电影化”本身就是一个戏剧革新的口号。戏剧家借助电影“平行蒙太奇”、“特写镜头”等技巧,卓有成效地向框式舞台发起了冲击。电影对于戏剧发展有着决定性的意义。我们甚至可以以电影的诞生为分界线,把戏剧艺术分为两个阶段——
简介:
简介:剧坛短波上戏成立青年戏曲社上海戏剧学院学生会青年戏曲社于今年“五四”青年节宣告成立。戏曲社本着“丰富戏曲知识,提高戏曲修养,振兴戏曲艺术”的宗旨,在青年与戏曲之间铺路搭桥。成立会上举行了报社《青年戏曲》的首发式。余秋雨教授为报社题写了报名。陈多、叶长...
简介:<正>汉字结构与戏曲程式的符号结构陈贻亮在《戏曲程式的符号结构及其民族特性》(载《文艺研究》87.4)一文中认为:戏曲程式的符号结构和本民族的符号思维和符号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语言和文字是人类最早的符号思维和符号活动,中国文字应是中国艺术符号的“根”。那么,找到汉字造字的结构方法,也就找到了打开戏曲程式符号结构之谜的钥匙。许慎把汉字造字法归纳为“六书”,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试以“六书”造
简介:<正>1986年苏共二十七大召开前后,苏联戏剧创作中涌现一批反映苏联当前重大政治、社会问题的政治剧.其数量之多、内容之集中、风格形式之多采,以及它们所产生的影响,均不亚于七十年代初生产题材剧作所形成的势头.它们的作者中不但有享有盛誉的老剧作家M.沙特罗夫、A.米萨林、?.佐林,亦有创作经验极为丰富的P.索思采夫以及涉足剧坛不久的剧作家B.多佐尔采夫、A.瓦克斯别尔
简介:“活武松”杰出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武生泰斗”盖叫天,原名张英杰。1934年,他在上海“大舞台”演出《狮子楼》,扮演武松从楼上跳下追西门庆,落地时腿骨折断。断骨穿透靴子露在外面。一阵钻心似的疼痛使他欲倒。可是盖叫天马上想到:自己演的是武松,是个英雄,不能倒下,不能在观众面前出丑。于是咬紧牙关,以金鸡独立的姿势,屹立在舞台上,直到大幕落下,他才倒了下来。后因庸医给他接骨接反了,
简介:李国修是当前台湾最有影响的民间职业剧团——屏风表演班的创始人和艺术总监,他多才多艺,集编、导、演于一身。他尤其擅长于喜剧创作和表演,是台湾家喻户晓的著名喜剧演员。屏风表演班创团以来,已完成了840个场次的演出,观众达到六十多万人。这在台湾戏剧界也是唯一的。1997年,李国修获得台湾第一届文化基金会戏剧奖。不寻常的成长过程
简介:清代中叶,尤其是乾隆年间,是中国戏曲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即“花雅争胜”时期。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以梆子腔、皮黄腔、弦索腔为代表的众多地方戏(俗称“花部”)与昆剧(俗称“雅部”)之间展开了激烈的竞争。经过近百年的角逐,
简介:1984年夏,我在北京戏曲学院学习导演课程。接单位通知,团里一位编剧要来北京公干,因他不会普通话,让我全程帮忙。为了不影响上课,我把他安顿在学校同班男生宿舍住宿。大家坐下喝茶之际,我才看清楚眼前的编剧秦中英,生得脸圆眼大、直鼻梁衬着厚唇,好一副福相。有位风趣的男同学说:“如果秦叔叔包上头巾,就是巴勒斯坦国总统阿拉法特的翻版‘阿拉法特’与我们‘三同’来了I”
简介:以创立本民族戏剧为主的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促成了1916年复活节武装起义和1922年爱尔兰自由邦的成立。但是,一个乌托邦式的美丽的梦,按照二次大战后新一代作家的代表人物本尼迪克特·凯利(Benddictkiely,1919-)的话来说,仅仅孕育成“一个食品杂货店老板们的共和国”。
简介:本文通过对太平天国前后有关演员、剧场和观众等史料的考察与探究,认为太平天国对晚清戏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就战区而言,太平天国战争造成的剧场(戏台)损毁、观众流失、伶人死亡和战后清廷采取的极端政策对南方战区的剧坛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二、对非战区来说,伶人与观众的大量涌入对上海等地的戏曲发展产生了比较明显的促进作用,并推动了南方戏曲中心由苏州向上海的转移;;三、从战后的情况来看,太平天国内部的伶人与演剧也对后世舞台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简介:前些日子读到一篇文章,题为《戏剧编剧告急——中国剧本创作生态和剧作家现状扫描》(原载《中国艺术报》2014年9月26大视野版),作者王新荣依据《中国戏剧创作白皮书》(季国平主编)的研究成果,对中国当代戏剧界"编剧荒""剧本荒"的问题作了恰如其分的探讨,看了很受启发。文章主要侧重于对中国编剧队伍现状作分析,这当然抓住了要害,但在我看来,"剧本荒"(严格说来,是优秀的剧本"荒",平庸的剧本从来不缺)的问题不光是编剧队伍锐减的原因,还有更多的戏剧生态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
简介:人生大舞台,舞台小世界。在人类历史发展的数千年长河之中,戏剧以它独有的魅力丰富了人类的精神生活,反映了人生,在舞台上导演了一幕幕雄浑悲壮、悱恻缠绵的人生悲喜剧。戏剧正是人类历史长河中所留下的一串串五彩斑斓的璀璨明珠。最近,曹树钧著,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外戏剧》,正是引领我们观赏这串串明珠,介绍中外经典戏剧的一本别开生面的史论结合的著作。《中外戏剧》全书共分两大部分,上篇为外国戏
简介:继1997西安市新剧(节)目调演结束后,西安市表演艺术团的一批新创作剧(节)目陆续参加了全国性的各项艺术比赛调演活动.部分已取得良好成绩.西安市豫剧团精加工的豫剧《女皇祭灵》在由文化部、河南省文化厅主办的“1997中国首届豫剧艺术节”上,获得演出奖和
从《群音类选》看明代剧坛的“诸腔”纷呈现象
剧坛剪影
剧坛短波
剧坛动态
剧坛信息
首都剧坛剪影
苏联剧坛新动向
剧坛美称拾趣
台湾剧坛怪杰 李国修
清中叶剧坛的“花雅争胜”
剧坛不老松:编剧家秦中英
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后剧坛
太平天国对晚清剧坛的影响
中国剧坛的“八有”与“八缺”
世界剧坛的一次巡礼——读《中外戏剧》
西安剧坛大丰收 墙里墙外一片红
剧坛父子兵 两代催春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