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张涛著,中华书局2005年3月出版。全书31万余字,434页。本书是在作者同名博士学位论文的基础上增订而成。作者致力于将易学思想放在秦汉历史进程中做深入全面的综合考察,重点探讨易学自身发展、演变的轨迹和规律及其与社会政治、文化思潮的相互关联,展示易学思想在秦汉思想文化史上的地位、作用和影响。本书由前言和七章的内容组成。在前言中,作者指出秦汉易学研究和运用的高潮先后出现过三次,

  • 标签: 秦汉 思想研究 博士学位论文 易学思想 2005年 思想文化史
  • 简介:易学是司马迁史学的哲学基础,是《史记》思想的核心。清人最早注意到《史记》与《周易》的关系。近代学者刘师培是这一研究问题的发端者。20世纪80年代以来,《史记》与《周易》的关系问题开始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并出现了一些论文,论文从易学的角度,对司马迁的历史观、世界观、哲学思想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主要涉及司马迁通《周易》、《史记》论《周易》和《周易》对《史记》的影响三个方面。

  • 标签: 《史记》 易学思想 研究 综述
  • 简介:张克宾著,人民出版社2015午11月第1版,全书327页,32万字。本书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深入探讨了朱熹易学的思想系统:从朱熹治易的基本观点“《易》乃卜筮之书”入手,以“三圣易”说为线索,分其易学为先天、后天两部分,并最终统摄于太极阴阳的义理架构中。是书共分六章,首章言朱熹易学思想渊源与转变。

  • 标签: 朱熹易学 易学思想 简介 人民出版社 卜筮之书 太极阴阳
  • 简介:郭雍是兼山学派的代表人物,学术思想属于程门支流.郭雍秉承义理解易之风,推崇二程、张载而又自成一家.郭雍反对象数派的衍生大易的观点.他认为为圣人明道之书.到了春秋时期,大道不行,卜筮成为主流.为包羲、文王、周公、孔子四圣人所作.对"道、象、数"的关系,郭雍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郭雍还认为汉代以来,象数之学附会于,圣人之道熄灭无传.直到程颢、程颐、张载三先生发挥易理精奥,圣人之道才得以重现.郭雍的父亲郭忠孝是程颐的学生,郭雍作的目的就是继承程颐和其父的解传统,阐明圣人之道也.

  • 标签: 郭雍 以《易》明“道” 易学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正>(一)大钧教授伟鉴:接奉本年五月二十九日手书、又收到《周易研究》杂志,无任感激。光年老力衰自辅仁大学校长退休,只读书教书、不理外事。唯对于学术研究,仍与各方学者联系。多年来因教授中国哲学(仅在博士硕士班开课),对易经研究亦曾用功。现因本年纪念王船山逝世三百周年,以同乡之谊,欲写船山哲学思想小书。现正研究船山易学。十年前,因同乡学人之情,与陈立夫先生发起易经学会与易经研究班。负责办理者偏于易经杂学,讲算命,针炙,天文,数学,却不讲易经哲学,故乃不再参加此易学会。光研究哲学,以形上本体论与宇宙论为主。易经即中国哲学,儒家之形上宇

  • 标签: 中国哲学 周易研究 易经 易学 王船山 哲学思想
  • 简介:<正>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大陆,学术界对传统文化的讨论蓬勃展开并向纵深发展。相形之下,《易经》研究却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其发展的步子比较缓慢。一九八四年,我得知在武汉举办了第一次全国性的《易经》学术讨论会,心中甚为高兴,但当时未能参会。到了一九八六年底,我收到山东大学哲学系刘大钧教授来信,请

  • 标签: 易学研究 周易研究 学术讨论会 中国大陆 改革开放 易经
  • 简介:夫援史证《易》本为易家释《易》普遍之现象,然自赵宋三李一杨(李光、李杞、李中正、杨万里)开宗奠基后,历宋元明三朝而踵继者众,至有清一朝,更以超迈往古之姿,创猗欤盛哉之势,将史事易学推至极盛。由于此派易学著作甚多,易家援引史事形貌多样,不仅丰富史事易学之内容,亦充实义理易学之内涵,并建构出此派易学独特之体系,值得吾人深入研究。海内外曾从事相关研究者虽不乏其人,惟此派易学研究方法仍有讨论之空间,愿将个人研究之拙见,提供未来研究者之参考,冀收后出转精之效。其内容包括史事易学之定义、史事易家之典型、史事易学发展史略、援史证《易》研究之重点(如援史动机、援史类型、援史与卦爻比附之切当性、援史之史观、以说理为本以援史为末),以及史事易学研究之发展性等等,希望透过文献资料之搜集与分析,进而从易学易学史之角度推论,俾有助于史事宗易学研究方法之建立,与史事易学研究深度广度之推扩。

  • 标签: 史事易 史事宗 易学 易学史 易经
  • 简介:明末高僧蕅益智旭的《周易禅解》是"以佛解易,易佛融通"的集大成著作。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学人开始从多角度研究易学思想。有从文本解读角度进行的研究;有从易佛、儒佛融通视角进行的研究;有从三教关系上进行的研究;有从思想史、哲学史角度进行的研究;还有从纯粹佛家角度进行的研究。这三十多年来,海内外的研究成果颇为宏富,但也到了瓶颈期,亟需一个总结。只有从整体上把握这些研究成果,才能在智旭易学思想研究以及佛学易研究上找到新的突破点。

  • 标签: 智旭 易学 《周易禅解》 易佛融通
  • 简介:两汉时期,易学与赋体文学的发展是相伴而行、相互促动、相得益彰的。当时不少士人既是赋作家.又是易学家、思想家,其易学思想和成就在其辞赋作品中同样有所反映。汉赋中所见易学史料甚多,其中在贾谊、扬雄、班固、张衡等人的赋体作品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 标签: 汉赋 易学 周易
  • 简介:汪学群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7月出版,52.8万字,474页。本书是作者第三部清代易学研究著作。第一章,主要研究了清代中期宋易学的特征与贡献,包括魏荔彤、王心敬、任启运、王又朴等人和《御纂周易述义》一书。认为他们的共同特点是继承清初易学遗绪,推尊程朱易学,关注天道、心性、

  • 标签: 清代中期 易学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9年 研究著作 周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高怀民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7月出版(首次出版于台湾1970年)。全书共21万字,246页,对先秦易学作了系统的梳理。该书共分七章:第一章详细地辨析了“易”字在未被采用为易学名称之前的本义,即“更换、改变、代替”,以及“易”作为易学名称之后的五方面意义,即易道、易象、易术、易数和易文字。第二章分析了先秦易学的特色,并将先秦易学划分为以下三个时期:符号易时期、筮术易时期和儒门易时期。

  • 标签: 易学史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先秦 “易” 名称 易道
  • 简介:赖贵三主编,台湾里仁书局2005年2月出版。全书40余万字,631页。本书分为上编和下编两部分。上编为“历史考述实录”,客观陈述了台湾易学发展的历史情况,将其划分为三阶段七时期,并附录多篇整理资料,以供参考。分为三部分。一是研究成果述略,收集了海峡两岸学术界关于“台湾易学史”的研究成果共12种,依论述年序排列,并做了简要的介绍。二是面向分期简论,把台湾易学研究和发展分为学院派、学会派、

  • 标签: 易学史 台湾 研究成果 2005年 客观陈述 海峡两岸
  • 简介:马振彪遗著,花城出版社2002年1月出版。全书59万字,32开本,793页。本书是全国高校古籍整理委员会1999年重点项目。马振彪是鲜为人知的现代易学家,其承继家学、倾其毕生精力写成的手稿,旨在增补马其昶《周易费氏学》并弘扬之。在其去世后,手稿由著名易学家黄寿祺教授从北京购回,收藏于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

  • 标签: 周易学说
  • 简介:梁韦弦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4月出版.全书28万字,348页.本书是在作者自1992年以来发表的30余篇有关易学论文的基础上写成的,收入《金景芳师传学者文库》(第二辑)中.本书分为上下编,上编为易学考,下编为易学论,书末附有"业师金景芳的易学"一节内容.上编由五章内容构成,主要是对关涉思想史上一些认识是非问题的考证.

  • 标签: 《易学考论》 梁韦弦 中国 哲学思想 人文精神
  • 简介:摘要教育信息化浪潮席卷我国基础教育领域,近两年,我校与上海易教科技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探索happyclass智慧课堂教学系统驱动教与学方式的变革,逐步实现基于移动学习终端的智慧课堂在教学中的常态化应用。

  • 标签: 智慧教学个性化学习互动反馈技术
  • 简介:本文基于对传统易学和上世纪易学研究的分析,对21世纪的易学研究进行了前瞻性描述,重点讨论了四方面问题:易学价值的新认定;理论思维的新探讨;天人关系的新开展;形上之道的新诠释。笔者认为:重新认肯传统易学的文化资源价值,是上世纪易学研究获得的共识,在21世纪,此一共识仍将被普遍认同。而站在发展传统易学,回应时代需要,建立现代易学新体系的立场看,探讨易学阴阳相成互补的思维形式,发展易学天地人整体和谐的天人观,诠释易学蕴含生生之德的形上之道,将更有可能在本世纪引起人们的重视。

  • 标签: 易学研究 整体和谐 天人关系 天人观 天地 诠释
  • 简介:牟宗三的易学研究为的是从易学中发见与解析中国哲学、中国思想,旨在抉发中国的玄学与道德哲学,而不是作一种历史的研究.他从哲学上为《周易》的解释提供了一个逻辑符号沦的模型,为中国古典思想的现代诠释作出了首开先河的有益尝试,他对易学的“实在论的价值论”或“超越的内在”的价值论的诠释,与康德、维特根斯坦关于道德世界的“超越的外在论”不同;他对易之道德世界的分析与解释也是极其形式化的逻辑的。在这些分析与解释中,《周易》的“逻辑世界”或“符号世界”变成了语义的价值世界,或者说,作为“数理物理”世界的《周易》变成了价值论的道德世界。无论是在叙述方式,或内容的阐释与解析上,牟氏的这项研究都是十分新颖的,为国内所未有。但是,牟氏的易学研究只是他学思的开端起步,相对于他的逻辑研究来说,易学研究构成了他的哲学思想发展进路的前逻辑起点,而非逻辑起点,具有形式的象征意义。

  • 标签: 牟宗三 前逻辑起点 逻辑起点 数理逻辑方法论 实在论的知识论 实在论的价值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