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佳佳和莎莎正在画画,佳佳缺一支红色的蜡笔。看见莎莎笔盒里正好有一支红蜡笔,伸手就去拿,嘴里还说:“这是我的。”莎莎也正想要用。不肯给佳佳。佳佳气得把莎莎画画的东西全扔掉,并把莎莎推倒在地上,还用小脚去踢莎莎。

  • 标签: 攻击行为 儿童 矫治 画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型精神病患者暴力攻击行为对家庭、社会及医护人员危害的心理动态方法从我院2010年1月~2016年1月住院期间,依据《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的诊断标准,用外显攻击行为量表修订版(MOAS)评分4分以上。共入组40例有暴力攻击行为的精神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受精神症状(幻觉妄想)支配30例,其他原因10例。结论精神病患者的暴力攻击行为十分常见,具有突然性、冲动性、残忍性,多以家属和熟人以及精神科医务人员为攻击对象,精神科工作人员应分析病人对家庭及社会危害的增强自我防范意识,分析患者产生暴力行为的表现,并进行相应的管理干预,降低暴力行为的发生率,保护医护人员的安全。

  • 标签: 精神病患者 暴力行为
  • 简介:2岁半的棒棒突然变得攻击性很强。比如小伙伴们一起在海洋球里玩,玩着玩着大家开心地挤到一起时,棒棒顺口就把身边的同伴给咬哭了。让爸妈头痛的是,带棒棒在小区玩,他也会故意攻击邻居小朋友,推人、争抢别人手里的玩具,甚至把水或沙子扬到别人身上……弄得爸妈很尴尬,都不敢让棒棒和别人玩了。爸妈惩罚.

  • 标签: 攻击行为 幼儿 解读 攻击性 小朋友 沙子
  • 简介:在许多年轻父母的眼里,幼儿园里的孩子打打闹闹本是在所难免的。因此,好多父母总认为这是小孩之间的小打小闹,也不会造成什么伤害,没必要大惊小怪。然而,不久前,哈尔滨市妇幼保健院首次对2-5岁幼儿气质、行为所进行的评估调查,结果令人吃惊。该项调查显示:20.8%的孩子具有攻击性和“暴力”倾向。这不能不引起家长们的足够重视。那么,什么是幼儿的攻击性和“暴力”倾向呢?它又是如何产生的呢?先看下面的几个案例:

  • 标签: 攻击行为 幼儿园 妇幼保健院 哈尔滨市 攻击性 父母
  • 简介:摘要:儿童攻击行为是影响儿童心理行为发展的重要因素。攻击行为不仅会影响他人,亦会阻碍儿童一生的发展。如果攻击行为延续至青年和成年,就会出现社会关系紧张、社交困难等问题。另外,攻击行为暴力犯罪也有一定关联。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70%的少年暴力犯罪者在儿童期就被认定为有攻击行为。也就是说,自小攻击性强的孩子,如果忽略和无视其攻击行为,长大后会很难适应社会,甚至容易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因此,当我们看到孩子经常出现攻击性较强的行为举止时,教师和家长切不可掉以轻心,必须及时制止并予以矫治。

  • 标签: 儿童 攻击行为 成因分析 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攻击行为,亦称侵犯行为,是针对他人做出以直接或间接的伤害,包括以身体和心理上的伤害为目的的一切行为攻击行为普遍存在于儿童之间,阻碍了儿童的社会性、个性以及认知的发展,严重影响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影响儿童攻击行为的因素有多种,既有生物学因素,又有家庭、学校、社会文化传统和大众传媒等社会因素,还有个体认知因素等。因此,对儿童攻击行为的干预矫正策略可以从认知训练,情绪宣泄,意志培养和行为干预等四个方面入手,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干预和矫正儿童的攻击行为

  • 标签: 儿童,攻击行为,影响因素,干预策略
  • 简介:人类的攻击行为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它的表现形式有多种,儿童期出现的攻击行为较多表现为打人、咬人、骂人、说脏话、叫别人的绰号,以及用表情、手势和其他体态语言引起他人气恼。另外.还有一些不明显的攻击行为.例如,暗中给别人下绊,告诉别人不要和某某人玩自己生闷气、有意伤害自己的身体等等。攻击行为不仅可能伤害他人或自己的身体,而且会影响儿童正常的社会化过程,并对儿童的人格和品德发展有着消极的影响,严重的甚至会导致青少年期或成年期的犯罪行为

  • 标签: 儿童攻击行为 攻击性行为 社会化过程 体态语言 有意伤害 伤害他人
  • 简介:摘要攻击行为可以造成他人身体、心理的严重伤害,音乐治疗可以有效干预攻击行为。音乐治疗是以音乐为媒介,经专门训练过的有能力的治疗师运用音乐的手段达到非音乐目的的心理治疗。通过情绪释放、认知改变及生理的变化,来达到干预攻击行为的目的。

  • 标签: 音乐治疗 攻击行为 临床应用 机制
  • 简介:20世纪50、60年代,实验心理学和认知科学对人类认知过程的研究取得巨大进展,以认知过程为基础解释人类行为的产生已成为心理学研究的重要方向.攻击行为这一人类最古老的侵犯行为也受到这一研究趋势的影响,涌现出以认知解释攻击行为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其中尤以社会信息加工理论的研究最为突出,它提出了攻击行为的社会信息加工模式.

  • 标签: 认知过程 简介 攻击行为 模式研究 同行 青少年
  • 简介: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应用的快速发展,各单位、行业都加快了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对网络信息依赖度越来越高,信息安全显得尤为重要。为了保障网络安全,构建安全的网络空间,提高全民安全意识。虽然当前网络基础设施相对以往在安全防护技术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网络空间安全已经事关国家安全,网络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对国家安全和社会经济平稳运行构成了极大的威胁。网络安全法里也提出了网络运营者在网络安全的维护方面要承担主体责任,对网络安全要采取有效的主动防护措施。为了提高网络安全主动防护技术,提出了基于蜜罐技术的网络攻击行为分析防护技术。

  • 标签: 蜜罐技术 网络攻击行分析 研究
  • 简介:攻击行为对幼儿社会性发展有显著的负面影响。以往的研究表明,4岁~5岁是幼儿攻击行为高发阶段,即中班幼儿的年龄段。本研究采用提名法选取中班8名幼儿,随后用自然观察法取得39件样本事件。通过分析样本事件,得出以下结论:不同性别中班幼儿攻击行为发生并无差异;中班幼儿攻击行为的发生方式多样;中班幼儿攻击对象并不存在性别差异;中班幼儿攻击行为多为主动行为;中班幼儿攻击目的类型不存在显著差异;中班幼儿攻击行为终止表现为自止他止共存状态。

  • 标签: 攻击行为 中班幼儿 提名法 自然观察法
  • 简介:<正>加强大学生道德行为的研究是高等学校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课题。近几年,高校学生问题行为呈增多趋势,且表现出攻击性。笔者曾对本校八七、八八、八九三个年级的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发生过打架、吵架、损坏集体财物或他人财物、违犯校纪等程度

  • 标签: 攻击行为 试析 当代大学生 文革 社会生活 道德行为
  • 简介:儿童攻击测评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直接决定着该领域研究的水平和质量,因而测评方法的研究是该领域研究的基础性任务.本研究以济南城区三所幼儿园的177名3~4岁儿童为被试,同时运用自然观察法、母亲评定法、教师评定法和同伴提名法评定儿童攻击,采用常规统计方法和结构方程模型评估四种测评的适用特点.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自然观察法、同伴提名法、教师评定法和母亲评定法具有中高程度的信效度,但各有优缺点,适用研究对象不同;2、测评模型实测数据拟合良好,同时采用多种方法可以更为准确有效地测评儿童的攻击行为.

  • 标签: 儿童心理 攻击行为 测评方法 评价指标体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频发,校园暴力已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专业学者来研究这个问题,许多研究表明,大学、中学和小学学生之间的暴力行为与其幼儿时期未能及时纠正有关。而中班阶段是幼儿攻击行为的高发时期,因此,加强对中班幼儿攻击行为的研究对于预防后期暴力和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基于此,本文从多个角度深入分析中班幼儿攻击行为成因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可行性的对策。

  • 标签: 中班幼儿 攻击性行为 成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社会技能训练在减少精神障碍患者的暴力攻击行为的有效性。方法采用随机信封法,试验组入组40例,对照组入组40例,在实验开始前1周,使用修改版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对入组的住院男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暴力攻击行为作评估,然后对试验组施行社会技能训练,每两周对所有患者进行1次MOAS量表评估。结果进行社会技能训练4周后,试验组攻的攻击行为分数下降,对照组的分数显示增加。结论社会技能训练能有效地减少住院男性精神障碍患者攻击行为的发生率。在同时,此项结果应该有助于减少使用强制措施或药物治疗来控制住院精神障碍患者的暴力攻击行为

  • 标签: 回归社会技能训练 修改版外显攻击行为量表 暴力与攻击行为 精神分裂症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精神疾病患者暴力攻击行为因素及有效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53例出现暴力攻击行为的精神疾病患者进行此次研究,分析导致其暴力攻击行为出现的因素,并探讨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 在本组研究病例中,39例年龄在46岁以下,占比高达73.58%。其中初、高中学历患者最多,共计34例,占比64.15%。患者均存在妄想、幻视及幻听等情况。 结论 精神疾病患者的暴力攻击行为是由于很多因素的影响导致的,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要从多个方面对患者的情绪进行稳定,制定相应的管理和预防措施,减少暴力行为的发生。

  • 标签: 精神疾病 暴力攻击行为 影响因素 护理措施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团体心理干预对青成年暴力攻击行为及领悟社会支持的影响。方法采取问卷调查法测评青成年暴力犯的攻击性及领悟社会支持,分析6次团体干预训练对青成年暴力犯的影响效果。结果团体心理干预训练后,青成年暴力犯的攻击行为和领悟社会支持有明显的效果。结论团体心理干预是降低青成年暴力攻击行为和领悟社会支持的一种有效方式。

  • 标签: 青成年暴力犯 攻击行为 领悟社会支持 团体心理干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出现暴力攻击行为的因素和护理效果。方法  双盲法随机抽取并均分38例出现暴力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2021年3月-2022年3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优质护理,对比护理效果且分析诱发患者出现暴力攻击行为的因素。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BP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来说性别、婚否对发作暴力攻击行为没有太大的影响,而职业、性格、易激惹、是否主动入院、治疗前患者家庭或个人是否出现重大事件、有攻击行为史等因素是危险因素。结论   探究精神分裂症患者出现暴力攻击行为的诱发因素,采取针对性的优质护理措施,能显著预防暴力攻击行为的出现,改善患者精神状态。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暴力攻击行为 相关因素 优质护理 BPRS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