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针刺麻醉对手术患者在术中除了辅助镇痛的作用外,还能激发体内的调节机制,增强机体细免疫功能和抵抗缺血的能力。用于阑尾切除手术中抑制交感神经活性,降低手术创伤引起应激反应,因此,对推广针刺麻醉在手术应用具有重大的意义。方法1.选择急诊阑尾炎手术患者ASAⅠ-Ⅱ级60例,年龄18~65岁,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两组均使用硬膜外麻醉,药物为1.6%利多卡因和0.6%罗哌卡因混合液,麻醉平面控制在T10~S范围内。观察组配合使用电动针灸治疗仪进行针刺麻醉,手术前取双侧内关、合谷穴进针,2~100Hz疏密波交替,以患者能耐受但无疼痛为度,于术中使用进行阑尾切除术,直至关腹。3.观察辅助药物(咪唑安定或地佐辛)的使用,疼痛分类(疼痛消失、疼痛减轻、无效及所占的百分率)。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一般临床资料无显著性差异。实验组和对照组相比疼痛完全消失22例,疼痛减轻11例,无效11例,分别占71%、24.9%、3.8%、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在针刺辅助麻醉用于阑尾炎切除手术中麻醉效果更佳,更能抑制麻醉手术带来的牵拉反应。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右旋美托嘧啶在预防硬膜外阻滞下阑尾切除术中牵拉反应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硬膜外麻醉下拟行阑尾切除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硬膜外阻滞效果确切后开始手术。观察组于硬膜外效果确切后开始静脉泵入右旋美托嘧啶,对照组于麻醉效果确切后静脉泵入生理盐水。分别在手术开始前,切皮时,切开腹膜时,牵拉阑尾时,手术结束时记录SBP,DBP,HR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并对内脏牵拉反应状况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各个时段SBP,DBP,HR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不明显;对照组患者SBP,DBP,HR在切开腹膜,牵拉阑尾时明显增高。且伴有内脏牵拉反应症状。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右旋美托嘧啶预防硬膜外阻滞下阑尾切除术中牵拉反应的效果好,副作用少。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地佐辛与右美托咪定作为静脉辅助用药以预防腰麻麻醉下剖宫产术中中内脏牵拉反应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75例拟行剖宫产术的ASAⅠ~Ⅱ级患者,随机分为I、Ⅱ、Ⅲ组,每组25例,经L2-3椎间隙行腰麻,于胎儿剖出脐带结扎后分别给与地佐辛0.1mg/kg和右美托咪定0.8μg/kg及等量生理盐水。监测各组产妇入室时和注射地佐辛、右美托咪定、或生理盐水后15min和清理腹腔的MAP、HR、SPO2、Ramsay评分,牵拉反应分级。结果注射药物不同时间点,地佐辛组、右美托咪定组与生理盐水组MAP、HR、SPO2值,Ramsay评分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牵拉反应分级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中静脉注射地佐辛和右美托咪定都能抑制牵拉反应和减少不良反应,但是右美托咪定有更好的镇静抗焦虑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布托啡诺防治腹式子宫全切除术中牵拉反应的作用。方法60例ASAⅠ~Ⅱ级择期子宫全切术患者,行腰-硬联合麻醉,蛛网膜下腔注入0.75%布比卡因注射液1.6~1.8ml,加入脑脊液共2.2ml,硬膜外向头端置管3.5cm固定。约10~15min达到麻醉平面时,N组静脉滴注布托啡诺2mg(生理盐水稀释至50ml),V组静注氟哌利多5mg和芬太尼0.1mg(生理盐水稀释至10ml)。术中常规面罩吸氧3L/min,监测ECG、BP、HR、SPO2、RR。结果两组患者给药后Ramsay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组患者在用药后5、15、30时点的SBP显著高于V组(P<0.05)。两组用药前后SPO2无明显变化。结论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子宫全切术术中使用酒石酸布托啡诺,能有效减轻术中的牵拉反应,对患者的循环、呼吸影响小,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剖宫产手术中,采取腰硬联合麻醉,并使用不同剂量的阿芬太尼用于减轻腹膜牵拉反应的效果。方法 筛选本院2023年8月-2024年4月,在本院进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共90例。均实施腰硬联合麻醉,根据不同剂量的阿芬太尼将患者分成A、B、C三组,每组各30例。A组给予阿芬太尼6ug/kg,B组给予阿芬太尼8ug/kg,C组给予阿芬太尼10ug/kg。对比三组不同时期患者的MAP等观察指标及牵拉痛的发生情况。结果 B组临床各项指标优于A组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无牵拉痛比例较A组和C组高,重度牵拉痛比例低于A组和C组(P<0.05),其他牵拉痛程度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剖宫产手术腰硬联合麻醉中,采取小剂量阿芬太尼,麻醉效果显著,副作用最少,最佳计量。
简介:目的:观察丁丙诺啡复合小剂量咪逵唑仑能否预防腰-硬联合麻醉术中的内脏牵拉反应。方法:选择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下施行腹腔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丁丙诺啡-咪达唑仑组(A组),芬太尼.氟哌利多组(B组)和哌替啶。氟哌利多组(C组),每组各40例,分别观察三组患者在给药前、切皮、切皮后10min、30min、60min以及术毕各时点的血流动力学、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镇静评分(RSS)、术中牵拉反应、药物不良反应及术后患者自控镇痛的药物需要量。结果:C组患者HR在切皮、切皮后10min、30min时明显快于A组或B组(P<0.01);A组的镇痛评分在切皮后60min、术毕时明显高于B组(P<0.01),C组明显高于B组(P<0.01);C组术中牵拉反射发生例数明显多于A组或B组(P<0.05);术后自控镇痛的药量为B组>C组>A组(A组较B组或C组P<0.01);3组患者均未见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结论:切皮前静脉注射丁丙诺啡和咪达唑仑可以较安全有效地预防术中牵拉反应,作用时间可维持较长。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地佐辛超前镇痛对小剂量鞍麻下肛肠科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术)中肠道牵拉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择期行PPH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所有患者均实施小剂量鞍麻,在PPH术中击发吻合器前10min,观察组给予地佐辛5mg,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5ml。比较吻合器击发时两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呼吸频率的变化;观察两组患者术中牵拉反应的发生率;同时比较两组患者在麻醉穿刺前(T0)和手术后3小时(T1)血糖,C反应蛋白以及血浆皮质醇浓度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吻合器击发时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以及呼吸频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牵拉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血糖、C反应蛋白和血浆皮质醇浓度术后3h均明显高于麻醉前(P<0.05),而观察组又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地佐辛超前镇痛能对肛肠科PPH术中击发吻合器时引起的盆腔神经反射进行抑制,减轻患者的应激牵拉反应,提高患者PPH术中的安全性和舒适度。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纳布啡对腰硬联合麻醉行剖宫产产妇术中寒战和牵拉反应的影响价值。方法:时间2021年04月~2023年04月,取样86例剖宫产产妇为样本资料,均实施腰硬联合麻醉,随机分组(n=43),对照组娩出胎儿后,生理盐水滴注(剂量100mL),实验组娩出胎儿后,生理盐水滴注+纳布啡0.2mg·kg ,探讨患者:(1)寒战和牵拉痛发生率;(2)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研究数据均有积极的改善效果,(P<0.05)。结论:剖宫产产妇腰硬联合麻醉当中,使用纳布啡药物,可极大程度降低寒战和牵拉痛发生率,有临床推广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检验硬膜外阻滞下辅助小剂量氯胺酮和咪唑安定对内脏抑制牵拉反应的作用和效果。记录测验数据,根据数据分析该方法是否能对患者起到提高舒适度和满意度的效果。方法选取100例患有急诊硬膜外阻滞下行阑尾的患者,确保患者都已经做过阑尾切除手术,将10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50例病患。对观察组采取手术前5分钟给予0.04mgkg-1咪唑安定,0.5mgkg-1氯胺酮的治疗手段;对照组则采取与观察组同容量的生理盐水。观察比较并记录两租对内脏牵拉反应的抑制效果,采取VAS对麻醉满意度进行评分,由医师和患者共同进行打分。结果观察组的抑制效果明显比对照组更有效。结论小剂量氯胺酮和咪唑安定作为静脉辅助药品有着高安全性,能够有效抑制内脏牵拉反应。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观察纳布啡对剖宫产术中内脏牵拉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产科择期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产妇70例,随机分为2组(n=35),给药途径为胎儿取出后经Murphys管静脉滴注。对照组C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2ug/kg;试验组T盐酸纳布啡0.2mg/kg。记录麻醉前(T0)、用药后5min(T1)、30min(T2)和术毕(T3)时点MAP、HR、SPO2以及用药前后内脏痛VAS评分和Ramsay评分(以下简称Ram评分);术中内脏痛发生率;不良反应如呼吸抑制、头晕、恶心呕吐、嗜睡等情况。结果与C组相比,T组T1、T2和T3时点内脏牵拉痛VAS评分显著降低(P<0.05),T1、T2时点Ram评分增高(P<0.05);各时点MAP、HR和SPO2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T组牵拉痛、呼吸抑制和恶心呕吐发生率均低于C组(P<0.05);头晕、嗜睡发生率略高于C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布啡用于剖宫产产妇能明显减少内脏牵拉痛的发生,降低VAS评分,且不良反应少,适合临床推广。
简介:目的:探讨术野自动牵拉暴露粘贴法在低位肛瘘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因低位肛瘘于本院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徒手法暴露术野法,观察组采用自动牵拉暴露粘贴法。比较两组术者与助手满意度评分、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及疼痛(VAS)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SAS、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者、助手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动牵拉暴露法有助于暴露术野,提高术者和助手的满意度,加快手术进程,缩短住院天数,促进术后恢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先天性阴道闭锁是梗阻性生殖道发育异常的一种,分为两种类型:Ⅰ型(阴道下段闭锁)、Ⅱ型(阴道完全闭锁),将阴道闭锁长度≥3 cm定为Ⅰ型高位阴道闭锁。Ⅰ型阴道闭锁的传统术式为阴道闭锁切开成形术,术后狭窄、再手术率高。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采用阴道球囊牵拉术+二期阴道闭锁切开成形术成功治疗两例Ⅰ型高位阴道闭锁患者,操作简单、创伤小、恢复快、花费少,术后随访6个月,经血流出通畅,无狭窄,均获得较为满意的手术效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是Ⅰ型高位阴道闭锁的有效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