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有效改善产妇的心理状态及其降低产后出血率,在产房中实施风险管理,以此分析实施风险管理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 300例产妇,时间于: 2017年 1月~ 2019年 1月,随机电脑分为 2个例数相等的小组:对照组、研究组,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产房风险管理。对组间的产后出血发生率,焦虑与抑郁评分进行指标对比。结果就研究组而言,其产后出血发生率( 1.33%)、焦虑( 32.22±2.11)分与抑郁评分( 33.31±2.43)分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其产后出血发生率、焦虑与抑郁评分分别: 6.00%、( 46.66±1.32)分、( 47.76±2.22)分, P< 0.05,差异性显著。结论在产房中实施风险管理,可以有效改善产妇的心理状态及其降低产后出血率。

  • 标签: 产房风险管理 产妇心理状况 影响 产后出血情况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患者不同按压时间对出血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搜集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的患者局部按压时间与出血的随机对照试验或类实验性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9年9月。由2名研究人员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质量评价、信息提取,采用RevMan5.3软件对提取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共9篇,纳入文献均为中文,其中4篇随机对照试验,5篇为类实验性研究。以皮下出血直径<5 mm定义为无出血,皮下出血≥5 mm定义为出血,以出血发生率作为最终结局指标。按照按压时间不同分为不按压组、按压3 min组、按压5 min组、按压10 min组,各组之间进行两两比较。Meta分析结果显示:不按压组与按压3 min组(OR=0.44,95%CI:0.25~0.78,P=0.005)、按压3 min组与按压5 min组(OR=2.12,95%CI:1.18~3.83,P=0.0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按压组与按压5 min组(OR=0.94,95%CI:0.32~2.81,P=0.920)、不按压组与按压10 min组(OR=1.11,95%CI:0.33~3.70,P=0.870)、按压5 min组与按压10 min组(OR=2.56,95%CI:0.72~9.11,P=0.1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不按压优于按压3 min,按压5 min优于按压3 min。考虑到纳入文献数量有限,且质量等级均为B级,研究结论仍需通过大样本、更严谨的实验设计加以验证。

  • 标签: 低分子肝素 皮下注射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 目的 通过分析医院使用成分输血现状,探讨成分血的使用的合理性。 方法 采用本医院 2004年 1月 -2013年 12月输血科汇总的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004年 1月~ 2013年 12月共 10年用血总量,基本保持稳定,成分血在输血中的比例均占绝大多数,但是各种成分血的使用还需要合理和完善。 结论 成分输血是科学的现代输血,合理使用成分输血可以更好的为临床治疗服务,通过 医院 规范科学的严格管理, 临床医生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对输血的正确认知,以达到 安全 、 节约 、 合理用血目的,从而确保 医院临床用血科学化、规范化、合理化, 真正地做到输血安全,安全输血 。

  • 标签: 成分输血 合理用血 成分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用药时机对阴道分娩产妇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和经济成本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于西安市西航医院妇产科住院,阴道分娩并存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倾向的90例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用药时机分为A组(30例,在胎儿娩出后,即刻给予20 U缩宫素静脉滴注,250 μg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宫体肌肉注射)、B组(30例,在胎儿娩出后,给予20 U缩宫素静脉滴注+20 U缩宫素宫体肌肉注射及按摩子宫等物理和化学治疗无效,产妇出血量达到200 ml时,加用250 μg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宫体肌肉注射)、C组(30例,在胎儿娩出后,给予20 U缩宫素静脉滴注+20 U缩宫素宫体肌肉注射及按摩子宫等物理和化学治疗无效,当产妇出血量达到400 ml时,加用250 μg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宫体肌肉注射)。评价三组止血效果,记录产妇产后2、24 h出血量及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发生情况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过程中所需经济成本。结果A组止血总有效率(93.33%)显著高于B组(70.00%)与C组(60.00%),B组高于C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产妇产后2、24 h总出血量均显著少于C组,A组少于B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产后出血发生率(26.67%)显著低于B组(53.33%,P<0.05)与C组(56.67%,P<0.05),B组与C组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67%)显著低于B组(26.67%,P<0.05)与C组(36.67%,P<0.05),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C组(P<0.05)。以上不良反应均为轻症,均自愈,未特殊用药;A组治疗过程中所需经济成本(1 530.92±128.93)元,B组(1 475.84±92.15)元,C组(1 491.81±105.24)元,三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具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阴道分娩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胎儿成功娩出后预防性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出血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较高临床应用价值且不增加经济成本。

  • 标签: 氨丁三醇 用药时机 阴道分娩 宫缩乏力 产后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贫血在HBV感染肝硬化失代偿期(HBV-DC)患者中的发生率及其对HBV-DC患者1年预后影响的研究。方法前瞻性入组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住院的HBV-DC患者647例,调查患者贫血情及程度,基线评估指标等,COX生存分析贫血及其严重程度在预测HBV-DC患者1年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647例HBV-DC患者,合并贫血406例,占总人群的62.8%,其中轻度贫血254例(39.3%)、中度贫血122例(18.9%)、重度贫血30例(4.6%)。1年死亡133例,死亡率20.6%。采用COX生存分析发现年龄(风险比,1.033; 95%可信区间,1.017~1.049),血红蛋白(风险比,0.992; 95%可信区间,0.985-0.999),白细胞计数(风险比,1.069; 95%可信区间,1.028-1.111),MELD评分(风险比,1.095; 95%可信区间,1.070~1.120)为1年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合并贫血及不同程度贫血患者1年生存的KM曲线存在明显差异(P<0.001)。结论HBV-DC患者贫血发生率高达62.8%,贫血是HBV-DC患者1年预后的重要影响因素,为临床评估和预后判断提供新思路。

  • 标签: HBV感染肝硬化失代偿期 贫血 危险因素 生存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为髋部骨折的患者实施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和动力髋螺钉内固定进行治疗,分析对患者术后隐性失血的情况。方法:样本来源: 2017年 8月~ 2019年 8月在我院接受髋部骨折治疗的患者,共 100例,按照奇偶法将样本均分为两组,比较 1组和比较 2组,比较 2组实施动力髋螺钉内固定进行治疗,比较 1组实施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和术后隐性失血的情况。结果:比较 1组手术时间( 73.71±9.72) min明显长于比较 2组( 57.83±9.64) min( t=8.2024, P=0.0000),比较 1组首次下床时间( 13.95±2.56) d和愈合时间( 106.98±11.09) d均明显短于比较 2组( P< 0.05);比较 1组患者隐性失血量( 381.55±140.06) ml、血红蛋白丢失量( 22.21±4.79) ml以及总失血量( 531.86±149.48) ml明显高于比较 2组( P< 0.05)。结论:将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应用于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其治疗效果明显好于经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的效果,但是术后的隐性失血量较多,因此在使用前应对患者进行应用前诊断,并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

  • 标签: 髋部骨折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动力髋螺钉内固定 术后隐性失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2012和2017年中国不同地理区域采供血机构的采供血情。方法选择2012和2017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3家血液中心和3家中心血站,共计36家采供血机构为研究对象。根据本研究自行设计的《采供血情调查表》,调查这36家采供血机构2012和2017年的全血、单采血小板的采集量,以及全血、单采血小板、手工血小板、红细胞类成分血及血浆的临床供应量。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根据上述指标,计算人均献全血量、每万人口献单采血小板量、人均用血量、每万人口用单采血小板量、人均用血量和人均献全血量比率、每万人口用单采血小板量和每万人口献单采血小板量比率,进而获取全国不同地理区域采供血机构的采供血情。结果2017年相较于2012年,纳入本研究36家采供血机构的采供血情的调查结果如下。①全血采集量、单采血小板采集量、人均献全血量、每万人口献单采血小板的增长率分别为12.8%、67.5%、4.0%、55.0%;这4项指标中,增长率最高的地区分别为西南(34.1%)、西北(155.3%)、西南(14.0%)、西北(136.0%)地区,增长率最低的地区分别为西北(0)、东北(34.6%)、西北(-6.7%)、华南(24.7%)地区。②全血、红细胞类成分血、血浆、单采血小板、手工血小板临床供应量,人均用血量,每万人口用单采血小板量的增长率分别为-75.1%、18.1%、20.6%、69.6%、-22.5%、8.0%、64.4%;这7项指标中,增长率最高的地区分别为东北(-53.2%)、华中(44.5%)、华中(72.7%)、西北(152.4%)、华南(446.2%)、华中(28.6%)、西北(132.1%)地区,增长率最低的地区分别为西南(-97.4%)、西北(1.8%)、东北(-2.1%)、东北(34.8%)、华中(-98.5%)、西北(-6.7%)、东北(31.9%)地区。③临床供应的红细胞类成分血中,洗涤红细胞、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去白细胞浓缩红细胞、辐照红细胞的临床供应量增长率分别为56.6%、-82.1%、55.1%、-9.3%;这4项指标中,增长率最高的地区分别为华中(107.6%)、西北(-64.8%)、华中(337.1%)、东北(284.6%)地区,增长率最低的地区分别为华北(28.2%)、华北(-92.6%)、西北(-1.1%)、西南(-30.0%)地区。④ 2012年全国的全血供需基本平衡,单采血小板的供需基本平衡或供应量>需求量;2017年全国的全血需求量>供应量,单采血小板的供应量>需求量。结论2017年与2012年比较,全国采供血机构的血液采集量大幅增长,临床供应量亦相应增长。2017年全国的全血和单采血小板均存在供需矛盾,并且供需关系存在地区差异。采供血机构需要继续采取有效的无偿献血宣传及献血者招募措施,增加血液采集量,并且建立省际和省内的血液调配机制,以保障危重患者的血液供应。

  • 标签: 中国 血液 血小板 血液需求 血液供应 采供血机构 血液捐献 血液采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分析 优质护理对甲状腺切除术后患者出血术后出血再手术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 2018 年 7 月至 2019 年 6 月收治 的行手术治疗的 甲状腺肿瘤患者 92 例 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 和优质组,每组患者 46 例。对照 组患者实施 常规的 护理措施 ,优质组实施 优质护理措施。比较 两组患者术后出血发生率、术后出血再手术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优质组出血率及再手术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2.175 VS 17.39% , 0 VS 15.2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优质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 97.83%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80.4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优质护理可以 有效降低甲状腺肿瘤患者术后出血术后出血再手术发生率,提高患者的 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进行广泛的 推广及应用 。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甲状腺切除术 出血 护理满意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剖析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出血的临床护理,探讨预防措施。方法:临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发病时间段选自我院 2019 年 3 月 至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研究了全身麻醉骨科患者在手术后发生感染风险,共研究2018年6月-2020年6月在我院进行全身麻醉的骨科手术患者800例,骨科手术后患者发生感染有32例,感染比率达到4%,发生感染的位置以手术切口为主;经过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培养共分离出致病病原菌共45株,有革兰氏阴性菌与格兰氏阳性菌各26株和19株;致病菌的耐药性较强。所以全身麻醉骨科手术患者的感染多发生在切口处,致病菌多为革兰氏阴性菌,在手术治疗中应该使用敏感抗菌药物,规范抗生素等药物使用规范,为全身麻醉骨科手术降低感染风险提供临床意见。

  • 标签: 全身麻醉 骨科 术后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 脑出血患者术后的观察及护理 。 方法:选取 2017 年 6 月 -2020 年 6 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 100 例脑出血患者作为本次观察病例, 依据 随机数字表法给予分组护理治疗, 分成对照与 观察 两 组, 每组有患者 50 例, 两组分别行 常规护理 和综合护理 ,观察对比术后两组临床护理效果。 结果:护理后同对照组相比, 观察组患者焦虑 抑郁 情绪 明显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生活质量 均显著提高,且发生的 并发症 较少 ( P< 0.05)。 结论:将综合护理应用于术后出血 患者护理中 ,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 标签: 脑出血 术后 观察 综合护理 临床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在我院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间接收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选择48例并随机分为两组,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对照组24例常规护理,观察组24例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Glasgow昏迷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而言,术后应用优质护理可有效改善其神经功能状态,促进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高血压 脑出血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筛选肝移植术后出血患者开腹止血术后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05年6月至2013年6月肝移植术后出血二次开腹止血术的患者,年龄>18岁。收集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收集肝移植手术时间、手术方式,术中大出血,术中血管活性药物、阿托品、利多卡因和免疫抑制剂的使用情况;收集术后气管切开和肾功能衰竭的发生情况。根据患者术后3个月生存情况将患者分为生存组(S组)和死亡组(D组)。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元逻辑回归分析,筛选肝移植术后出血患者开腹止血术后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共128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S组117例,D组11例。术后肾功能衰竭是肝移植术后出血患者开腹止血术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及其95%可信区间为11.307(1.992~64.188)(P<0.05)。术后肾功能衰竭的曲线下面积及其95%可信区间为0.849(0.712~0.986),其预测患者术后死亡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1.8%和12.0%。结论术后肾功能衰竭是肝移植术后出血患者开腹止血术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肝移植 手术后出血 手术后并发症 危险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