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术后局部麻醉镇痛系统对于胸廓切开术后患者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胸科手术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25例。观察组的患者采用局部麻醉镇痛的方式,而对照组的患者采用自控静脉镇痛的方式,对两组患者在术后8、12、24和48h时的视觉模拟、舒适度以及镇静效果进行评分,与此同时进行术后不良反应的观察。结果在术后的8h内,观察组的镇静和镇痛效果明显的优于对照组(P<0.05),在8h之后,两组的镇静效果和镇痛效果无明显的差异(P>0.05),但是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的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胸科手术患者术后采用局部麻醉镇痛系统具有更好的镇痛效果,副作用少,安全性高,有利于术后的配合治疗,对于患者早期康复有积极意义,所以值得广泛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鼻内镜术后镇痛中使用自控镇痛泵的临床价值。方法从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鼻腔鼻窦疾病患者中随机选取出104例,根据不同的镇痛方法,将104例鼻腔鼻窦疾病患者分为各52例的自控镇痛组和常规镇痛组,选择合适的手术时间在进行鼻内腔手术,进行自控镇痛的芬太尼背景量是0.15ug/kg,需要15min/d的锁定时间,芬太尼的单次剂量是0.04ug/kg,使用ECGHRRSP(O2)对自控镇痛组的所有患者进行监护,常规镇痛组患者使用氟比洛芬酯,150~250mg。结果在手术后,常规镇痛组的镇静程度明显低于自控镇痛组的镇静程度,常规镇痛组患者对其镇痛的满意度明显低于自控镇痛组患者的满意度,两组患者在镇静程度和满意度的比较上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鼻内镜术后镇痛中使用自控镇痛泵可以明显有效的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提高患者的镇静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不同镇痛方式对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3月到2016年9月期间于我院行剖宫产的产妇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镇痛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给予对照组产妇静脉镇痛处理,给予试验组产妇硬膜外镇痛处理。比较两组产妇术后疼痛评分情况,并对两组产妇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产妇术后安静状态与活动状态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P<0.05。并且试验组产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P<0.05。结论硬膜外镇痛处理在剖宫产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明显降低产妇的疼痛评分,并降低产妇的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手术老年患者行静脉和硬膜外镇痛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56例老年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镇痛方法的不同分为静脉组和硬膜外组,各28例。静脉组行静脉镇痛干预,硬膜外组行硬膜外镇痛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镇痛效果和应激反应。结果两组手术后0h的疼痛(VAS)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手术后6h以及24h硬膜外组的VAS评分显著低于静脉组,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硬膜外组的血清皮质醇、血浆内皮素以及白细胞介素-6等水平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老年手术患者行硬膜外镇痛方式,镇痛效果显著优于静脉镇痛方式,均能够减轻对于患者的应激反应,硬膜外镇痛方式效果更加显著。
简介:目的探讨骨科手术患者采用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的术后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1月至2015年11月于本院进行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行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方案,观察组行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方案。评估比较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镇痛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本次研究显示:两组患者麻醉前MAP、HR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手术前、手术后两组患者MAP、HR指标均较麻醉前有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手术后两组患者MAP、HR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结束时(t0)、手术结束后6小时(t1)、手术后12小时(t2)视觉模拟评分(VAS)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观察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手术患者采用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可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以及较少疼痛引发的血流动力学紊乱,药物作用安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及分析剖宫产产妇术后应用不同镇痛方法对其术后康复造成的影响。方法收集本科室2016年1月-2016年12月间接收的剖宫产孕产妇300例,参考随机数字列表法将其随机分成3组甲组共100例,术后行静脉镇痛;乙组共100例,术后行硬膜外麻醉;丙组共100例,术后予非甾体药口服镇痛。观察两组孕产妇术后的镇痛效果与康复情况。结果甲组、乙组的术后镇痛0级率与丙组相比明显更高,镇痛1级率、2级率明显更低(P<0.05);甲组、乙组孕产妇术后的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泌乳时间与丙组相比显著更短(P<0.05);甲组、丙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乙组相比明显更低(P<0.05)。结论剖宫产产妇术后应用静脉自控镇痛方案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安全性较高,且有助于促进产妇的术后康复。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普外科患者行术后镇痛的过程中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320例普外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接受护理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研究,分为常规组和护理组,各160例。观察并比较两组的疼痛评分(VAS)、首次排气时间、下床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组VAS评分、下床时间、排气时间均低于常规组,护理组的护理满意度154例(96.25%)显著高于常规组142例(88.75%),只有满足P<0.05时,才可认为差异在统计学当中存在意义。结论对普外科患者术后镇痛的过程中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感受,同时,还能够缩短患者的排气时间、下床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对骨科手术超前镇痛及术后镇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骨科疾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术前30min使用氟比洛芬酯,对照组患者给予脂肪乳注射液。比较两组术后0h、术后6h、术后12h以及术后24h的VAS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0h、术后6h、术后12h以及术后24h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0h、术后6h、术后12h以及术后24h的Ramsay镇静评分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注射液用于骨科手术患者可以取得显著的镇痛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广泛的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索舒芬太尼在全麻手术中的应用价值与术后镇痛效果。方法收集本科室2016年3月~2017年3月间接收的行全麻手术的156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参照组包含78例,给予芬太尼进行麻醉;麻醉组包含78例,给予舒芬太尼进行麻醉。记录两组患者的麻醉恢复时间与术后镇痛作用。结果与参照组患者相比,麻醉组患者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均明显较短,不良反应明显更少(P<0.05)。两组的术后VAS评分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舒芬太尼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价值较芬太尼更加优秀,安全性高,值得广泛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地佐辛联合舒芬太尼用于腹部手术术后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controlledintraveousanalgesia,PCIA)的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腹部手术的患者105例,均采用气管插管全凭静脉麻醉,术后行PCIA。患者随机分为地佐辛组(A组)、舒芬太尼组(B组)、地佐辛联合舒芬太尼组(AB组),每组35例。3组PCIA配方分别是(1)A组地佐辛0.8mg/kg+盐酸昂丹司琼0.2mg/kg加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2)B组舒芬太尼2.5ug/kg+盐酸昂丹司琼0.2mg/kg加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3)AB组地佐辛0.3mg/kg+舒芬太尼1ug/kg+盐酸昂丹司琼0.2mg/kg加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观察3组患者术后2、6、12、24、48h视觉模拟评分(VAS)、镇静程度评分(Ramesy)、48h内患者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analgesia,PCA)按压次数、患者总体满意度及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3组配方均能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术后镇痛,3组患者总的PCA按压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B组患者的VAS评分、Ramesy镇静评分及患者术后的总体满意度显著优于A组和B组(P<0.05),且不良反应更少。结论地佐辛联合舒芬太尼用于腹部手术PCIA,镇痛效果确切可靠且不良反应少,可用于临床PCIA。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在上肢手术后, 右美托嘧啶的镇痛效果 。 方法: 取近期在我院进行上肢手术的 120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前者使用 罗哌卡因和 芬太尼进行治疗,后者使用 罗哌卡因和 右美托嘧啶进行治疗,对术后用药的 1 天中 各个时间的 VAS 评分、不良反应进行记录 。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 VAS 评分更低,表现出更好的镇痛效果,其差异具 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二者均无不良反应 。 结论: 右美托嘧啶在上肢手术后的镇痛效果优于一般药物,且没有不良反应情况的产生,安全有效,建议推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监护患者的镇痛镇静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00例重症监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丙泊芬,间断使用苏芬太尼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米达唑伦和右美托米定联合进行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镇痛镇静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对比2组患者的视觉模拟法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对比2组患者的唤醒时间,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对比2组患者中出现的血压下降、心动过缓和自主呼吸频率情况,观察组均少于对照组,2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2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重症监护患者采用采用米达唑伦和右美托米定联合进行治疗,镇痛镇静效果显著,降低了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