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总结一例超低出生体重的护理体会。认为通过严谨科学的治疗及精心护理能减少并发症,使超低出生体重平稳、安全地度过危险期,提高超低出生体重生活质量。

  • 标签: 新生 超低出生体重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住院/超低出生体重血25(OH)D水平。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新生重症监护病房住院、出生体重<1 500 g的早产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按出生体重分为极低出生体重组(简称极低组,1 000 g≤出生体重<1 500 g)和超低出生体重组(简称超低组,出生体重<1 000 g),比较2组患儿血25(OH)D水平、骨代谢指标及肠道并发症、代谢性骨病发生率。结果共纳入221例患儿,极低组151例,超低组70 例,住院期间无25(OH)D水平过量患儿。(1)极低组生后4周时27.2%血25(OH)D水平达正常范围,校正胎龄36周或出院前时54.3%正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超低组生后4周时25.7%血25(OH)D水平达正常范围,校正胎龄36周或出院前时上升至37.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生后4周时两组患儿血25(OH)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校正胎龄36周或出院时,极低组血25(OH)D水平高于超低组(P<0.01)。(3)两组患儿血钙、磷水平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生后4周及校正胎龄36周或出院时,超低组碱性磷酸酶水平高于极低组(P<0.05)。超低组代谢性骨病发生率高于极低组(10.0%比1.3%,P<0.01);两组肠道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目前我国常用的维生素D补充策略对出生体重<1 500 g的早产儿是安全的,补充后极低出生体重25(OH)D水平有明显改善,但超低出生体重血25(OH)D水平改善不明显。/超低出生体重需要更优化的维生素D补充策略。

  • 标签: 婴儿,极低出生体重 婴儿,超低出生体重 维生素D 25(OH)D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IPPV)通气模式在超低出生体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院内/超低出生体重70例为观察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观察组,分别以经鼻持续正压通气(NCPAP)、NIPPV,观察呼吸管理效果。结果 两组新生在辅助通气指标、氧合指数、二氧化碳分压、氧分压几项指标对比中均存在显著差异,以观察组新生恢复效果较为显著。结论 将NIPPV通气模式应用到/超低出生体重中,可强化呼吸管理效果,促进新生恢复。

  • 标签: [] NIPPV通气模式 极/超低出生体重儿 呼吸管理
  • 简介:[摘 要]目的 探究脐静脉置管在超低出生体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38例行超低出生体重 (研究组)的临床资料,观察中心静脉置管及外周静脉置管的成功率及留置时间等;并与同期行外周浅静脉留置针 (PIV)的38例超低出生体重(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两组静脉穿刺情况。结果 研究组38例超低出生体重平均留置时间(7.81±3.07)d, 静脉穿刺次数人均减少(5.57±2.65)次。结论 超低出生体重,应用脐静脉置管,效果好,留置时间长,能避免反复穿刺的发生。

  • 标签: []极超低出生体重 脐静脉置管 应用效果
  • 简介:超低出生体重实行长期的周密的、全面的护理管理,是NICU整体护理水平的综合反映,本文通过5例对超低体重的综合护理经验,认为必须做好紧急抢救、机械通气、保暖、营养、智力开发5个方面地有效护理,以提高超低体重的存活率和生活质量。

  • 标签: 超低出生体重儿 护理 NICU 整体护理 存活率 生活质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VLBWI)和超低出生体重(extremel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ELBWI)住院期间人乳喂养情况。方法采用多中心回顾性病例队列研究,病例来源于2018年江苏省NICU母乳喂养质量改进临床研究协作组中的19家单位,选择胎龄≤35周且生后24 h内入院的VLBWI/ELBWI临床资料。人乳喂养包括亲母母乳喂养和(或)捐赠母乳喂养,人乳喂养率为住院期间接受过亲母母乳和(或)捐赠母乳喂养的比例。结果(1)共收治VLBWI/ELBWI 1 359例,占早产儿总数的9.5%(1 359/14 346)。符合纳入标准的1 132例VLBWI/ELBWI中VLBWI 986例(87.1%),男580例(51.2%),胎龄(29.8±2.0)周,出生体重1 257(1 100,1 390) g,多胎280例(24.7%)。(2)19家单位中仅有1家VLBWI/ELBWI在住院期间均有人乳喂养,有6家单位无纯人乳喂养,其余12家单位均为人乳喂养、人乳喂养+配方奶喂养和配方奶喂养3种喂养方式;19家单位VLBWI/ELBWI住院期间平均人乳喂养率为73.8%,1家单位达100%,最低19.4%,其中15家在50%以上,2家单位在40%以下。(3)19家单位住院期间人乳喂养量占比中位数为70.6%,最高100%;日均人乳喂养量中位数为46.3 ml/(kg·d),最高118.0 ml/(kg·d),4家单位日均人乳喂养量中位数为0 ml/(kg·d)。(4)19家单位VLBWI/ELBWI生后0~7 d人乳喂养占比在50%以下,随着日龄的增长逐渐增加,0~28 d为75.0%。日均人乳喂养量也呈上升趋势,生后0~7 d<5 ml/(kg·d),0~28 d为12.7 ml/(kg·d)。(5)住院期间的人乳喂养量占比和日均人乳喂养量成线性相关。结论2018年江苏省NICU母乳喂养质量改进临床研究协作组19家单位VLBWI/ELBWI人乳喂养率、人乳喂养量占比、日均人乳喂养量存在很大差距,需加强VLBWI/ELBWI住院期间人乳喂养质量改进工作,提高人乳喂养率。

  • 标签: 婴儿,极低出生体重 婴儿,超低出生体重 母乳喂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初乳口腔护理对/超低出生体重建立全肠道喂养过程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新生监护病房住院的62例/超低出生体重,根据患儿入院顺序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观察组实施初乳口腔护理,对照组使用0.9%氯化钠溶液进行口腔护理,擦拭方法及频次相同。观察2组患儿完全无胃潴留的时间、完全经口进奶时间、达到肠内喂养的时间(100 ml·kg-1·d-1)、达到足量肠内喂养时间(150 ml·kg-1·d-1),出院时的体质量、头围、身长,和相关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出生第10天胃潴留发生次数为(1.90 ± 1.30)次,显著低于对照组(2.77 ± 1.50)次,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449,P<0.05);观察组患儿达到肠内喂养和足量肠内喂养的时间分别是(24.63 ± 9.42)、(29.75 ± 10.15)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33.90 ± 2.73)、(35.13 ± 9.29)d,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4.621、-2.362,P<0.01或0.05);观察组患儿出院时体质量为(2.19 ± 0.18)kg,高于对照组的(2.10 ± 0.12)kg,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4.677,P<0.05)。结论初乳口腔护理可以减少/超低出生体重发生胃潴留的次数,改善患儿喂养不耐受,缩短患儿达到全肠道喂养的时间,促进生长发育,但并不能证实可以降低相关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初乳 口腔护理 极低出生体重儿 超低出生体重儿 肠内营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低出生体重(ELBWI)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54例超低出生体重临床护理资料,通过体温管理、建立动静脉通路、呼吸道管理、合理喂养、监测生命体征、合适体位、发育支持、健康宣教等进行护理。结果本组54例超低出生体重痊愈出院30例,放弃治疗15例,死亡9例;出院标准为呼吸平稳、体温正常、神经系统稳定、进食正常,体重>2000g。结论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可明显提高超低出生体重存活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超低出生体重儿 临床观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低出生体重早期喂养的方法。方法对我科2011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32例超低出生体重实施早期微量喂养,早期吸吮与抚触按摩,促进胃肠功能的建立,顺利达到全胃肠喂养。结果32例超低体重治愈21例,好转出院3例,放弃治疗出院6例,死亡2例。治愈及好转的24例在出院时奶量达到了200ml~280ml/天,体重1290g~2710g。结论对于超低出生体重的营养管理关键在于根据不同的病情、胎龄,及早采取母乳喂养或早产儿奶喂养及早期吸吮和抚触按摩,以促进胃肠正常菌群的建立。同时密切观察有无喂养不耐受的表现,积极进行干预处理,防止新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生。

  • 标签: 超低体重儿 喂养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超低出生体重实施肠外营养的护理措施。方法将2016年6月-2017年5月我院新生重症监护室收治的68例超低出生体重随机分为两组,各组34例,对照组行母乳喂养或人工喂养并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行肠外营养并实施科学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恢复正常体重时间、住院时间及出院体重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低出生体重早期无法实施肠内营养,需要通过肠外营养来提供生长发育所需的能量。在实施肠外营养的过程中,通过建立肠外营养静脉通路,持续对内环境及生长发育指标进行监测,避免了宫外发育迟缓现象出现,明显的提升了早产儿特别是低出生体重肠外应用的生存质量及生存率。

  • 标签: 超低出生体重儿 肠外营养 护理方法
  • 简介:摘要随着围产医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低体重(LBW)、极低体重(VLBW)和超极低体重(ELBW)的生命得到挽救。早产儿生后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是营养。其中喂养因素在其存活和正常的生长发育中起着重要作用;合理喂养对提高低出生体重的存活率、促进生长发育、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生存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组对10例低出生体重实施鼻饲法喂养过程中的关键环节、鼻饲时间、喂养成分、喂养量、具体鼻饲喂养方法进行了细致的探讨和观察。结果表明,制订切实可行的喂养方案,并认真细致地执行,是喂养成功的关键。

  • 标签: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 鼻饲法喂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低出生体重宫外生长受限(extrauterine growth restriction,EUGR)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6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出生超低出生体重临床资料及治疗结局,以出院时体重Z评分≤-2作为EUGR诊断标准,同期住院超低出生体重体重Z评分>-2为对照组(非EUGR组),比较两组母孕期及新生特点、诊治经过及住院结局,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宫外生长受限影响因素。结果研究期间住院超低出生体重154例,EUGR组110例,男62例,女48例,平均胎龄(28.9±1.7)周,平均出院体重Z评分(-2.64±0.73)。对照组44例,男26例,女18例,平均胎龄(27.8±1.3)周,平均出院体重Z评分(-1.53±0.34)。EUGR组胎儿脐血流异常发生率(27.3%)及宫内生长受限发生率(14.5%)明显高于对照组(9.1%和0),P值分别为0.017和0.006;出生体重[904(816,960)g]明显低于对照组[947(912,971)g],P=0.008 ;晚发败血症(58.2%)及胆汁淤积症(40.9%)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38.6%和18.2%),P值分别为0.033和0.00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累积禁食时间长(OR=3.174,P=0.034)和胆汁淤积症(OR=8.062,P=0.043)是发生EUGR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胎儿脐血流异常和宫内生长受限增加超低出生体重发生EUGR风险;累积禁食时间长和胆汁淤积症为超低出生体重住院期间发生EUGR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宫外生长受限 危险因素 超低出生体重儿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探讨超低出生体重的临床救治体会,得出结论采用综合治疗措施,成功救治超低出生体重,为在有限的医疗条件下救治超低出生体重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 标签: 超低出生体重儿 救治
  • 简介:摘要: 伴随超低出生体重的不断增加,其生命质量广受人们的关注。较多的超低出生体重检查、转科以及治疗均需要进行院内转运,其在转运期间较容易产生低体温、意外脱管、循环以及呼吸系统等不良事件产生,从而危及患儿的生命。为此,对超低出生体重做好安全转运护理尤为重要义。本文对超低出生体重安全转运护理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确保患儿在转运期间的安全性。

  • 标签: 超低出生体重儿 安全转运 护理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头正中位护理对/超低出生体重发生脑室内出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1年12月出生的80例/超低出生体重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扑克牌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非头正中位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头正中位护理干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脑室内出血发生率、患儿临床结局、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脑室内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临床结局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超低出生体重护理中实施头正中位护理干预可降低患儿脑室内出血发生率,改善患儿临床结局,并提高患儿家长满意度,值得推广实施。

  • 标签: 头正中位护理 极/超低出生体重儿 脑室内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内不同生长状态对超未成熟(extremely preterm infants,EPI)与超低出生体重(extremel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ELBWI)临床救治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广东省26家三级甲等医院新生儿科2013—2017年出院的EPI与ELBWI病例资料进行非干预性前瞻性研究,根据出生胎龄和出生体重分为A组(出生胎龄<28周且出生体重<1 000 g)、B组(出生胎龄<28周但出生体重≥1 000 g)和C组(出生胎龄≥28周但出生体重<1 000 g),比较3组患儿存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共2 392例患儿纳入分析,出生胎龄(27.7±1.9)周(22~36周),出生体重(919±158) g(300 ~1 750 g);其中A组948例(39.6%),B组571例(23.9%),C组873例(36.5%)。A组存活率[49.5%(469/948)]低于B组[68.0%(388/571)]和C组[67.4%(588/873)](P<0.001),B组和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早产儿视网膜病发生率高于B组,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生率低于B组,新生呼吸窘迫综合征、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早产儿视网膜病、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动脉导管未闭发生率高于C组,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生率低于C组;B组新生呼吸窘迫综合征、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动脉导管未闭发生率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内生长状态影响EPI和ELBWI的存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出生胎龄和出生体重对存活率的影响具有同等重要性,而出生胎龄对新生呼吸窘迫综合征、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动脉导管未闭等并发症的影响较出生体重更大。

  • 标签: 婴儿,早产 婴儿,超低出生体重 超未成熟儿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