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利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2014年数据(CEPS),比较分析了我国初中生课外补习支出现状,探讨了初中生课外补习支出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学习成绩、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地区因素均对学生课外补习支出有显著影响。学生学习成绩越好,学校质量越高,其课外补习支出越低,表明我国初中生的课外补习主要为“补差型”;在我国初中阶段,有超过一半的学生在参加课外补习,而且学生课外补习支出占家庭教育总支出的比重也越来越大,加重了许多家庭特别是弱势阶层家庭的经济负担。政府应高度重视课外补习,规范和管理课外补习市场,努力提高主流教育质量,向社会弱势阶层家庭提供课外补习费用等补贴,从而促进义务教育的公平及均衡发展。
简介:本文基于西北农村小学的调查数据,研究了小学生参加课外补习的情况,并用双重差分和匹配双重差分的方法,评估了课外补习对学习成绩的影响。研究发现,成绩差的学生更多地参加了课外补习;补习资源的获取存在社会分层现象,父亲受教育水平和家庭财富都显著提高了学生参加补习的可能性。但是,参加课外补习对农村小学生的数学成绩没有显著的提高作用,原因可能是优质师资资源有限、课外补习的内容和方式不当,或者是补习教师的牟利性动机等。加强对农村小学课外补习的监督和管理,并有针对性地为农村小学生、尤其是成绩较差的学生提供有质量的补习服务,可能是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的有效措施之一。
简介:随着教育竞争的日趋激烈,课外补习成为一种日益普遍的现象。本文使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2013—2014基线数据分析了当前中国初中学生参加课外补习的原因。数据分析的结果显示,中学生参与课外补习,不仅仅受到家庭经济社会地位和班级的平均阶层地位的影响,而且也受到“参照群体”的影响。其具体表现是首先为班级的平均课外补习花费或班级内参与课外补习的学生比例越高,个体学生的课外补习参与的可能性和花费也越高。其次家长与其他的家长和学生的同辈群体互动越多,学生的课外补习参与的可能性和花费也越高。本文的研究结果一方面为当前的课外补习热潮提供了反思和批判的经验证据,另一方面为理解东亚社会或其他地区的教育竞争和不平等问题提供了一种社会心理的分析。
简介:在18645个调查样本中补习家庭47%,其中城镇补习家庭占96.9%;主科补习在17559次补习中占60.9%,大于才艺补习;城镇家庭才艺补习花费高于主科补习,乡村则相反;小学补习率及平均补习费均高于初中,但小学才艺补习费用多于初中,初中主科补习费用多于小学;居住地域差异、家庭经济收入、父母亲的受教育程度、家长的教育期望、子女人数、就读教育阶段等家庭背景及个人差异因素显著影响补习发生的概率和支出水平。从消费行为学角度看,家庭个人小环境和社会大环境内外两大因素影响着人们的消费行为。研究结果提示我们课外补习需求中家庭背景特征和父母个人态度是课外补习行为发生的重要内在影响因素。补习行为是家庭在当前特有的社会大环境下,根据自身的经济文化背景和个人教育态度所做出的适应社会“游戏规则”的自然反应或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