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已摆上了该项工作的的议事日程。由于我国几十年来棉花流通体制一直执行的是计划经济。因此,一谈到改革,好多人都简单的认为,改革就是使棉花流通完成市场化,或者说就是完全放开,不进行任何管理,全部由市场来调节。然而,从我省近两年棉花流通体制改革试点的实际来看,此种认识是片面的,它使问题从一个极端跳向了另一极端,忽视了问题特殊性。对此,笔者个人认为,总的态度应是既要积极,更应慎重。在具体实施上,必须看到行业特点,从该项工作的实际出发,要从强化棉花市场的秩序管理入手,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来促进该项改革的不断深入。否则,搞的不好,就会损害国家、集体和个人的直接利益,给少数不法分子钻空子。而那样的改革将是得不偿失的。因此,在进行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同时,必须看到棉花生产、流通上具有下列四个方面的特点。
简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地位已逐渐占主导地位,各涉棉主体已经具备了承担改革风险和成本的能力;最近几年国内棉花市场总体上处于供大于求的局面,为改革提供了宽松的市场环境;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积累了大量成功的经验,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理论探讨已涉及实质性内容的改革;90年代以来,国家已建立了一定的宏观调控手段,如棉花储备制度、市场风险调节基金等。这些都为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创造了条件。从国际环境来看,随着中国加入WTO进程的加快,国内市场将进一步开放,国内棉花市场将同国际棉花市场逐步接轨。而近几年,国际棉花市场棉花价格要低于国内棉花价格。随着棉花价格放开,国内外市场价格将趋于一致,我们可以利用市场机制来有效地调节棉花进出口,使国内棉花供求处于较为宽松的态势,为制度改革创造良好条件。
简介:一、棉花流通体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回目前我国棉花流通实行的是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体制,对棉花实行供销社棉花经营企业统一收购、统一加工、统一经营,而销售价格却完全放开,实行市场调节的政策。这种管一头、放一头的体制,势必造成棉花生产迅速增长,棉花经营企业收购量、库存量骤增,棉花销售困难的局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棉花销售不畅,库存积压过多我省是全国优质棉生产基地,全省棉花种植面积近年来一直稳定在140万亩以上,棉花总产量240万担左右,收购200万担以上(199年由于洪涝灾害及伏旱高温影响,产量减少到120万担,收购仅108万担)。1994年以前,国内棉花生产由于种种原因,产量不高,造成供求关
简介:一、关于粮食企业的准入问题。目前形成的一乡一所的粮食企业布局,过于分散,管理层次低,没有形成规模效益,已经很难适应加入WTO的需要。为了建立起与WTO相适应的粮食企业,确保国家粮食的安全,又处理好一乡一所的关系,目前宜实行准入双轨制,即原有一乡一所粮食企业继续保留,由粮食行政部门托管,通过优胜劣汰的方式逐步处理。同时,根据当地粮食上市量,让每个县市通过招商形式组建若干家粮食经营公司。这些公司可以是个人独资,也可是股份制公司,这些公司必须履行国家下达的储备任务,严格执行国家的粮食政策,特别是按保护价收购粮食政策和平抑市场粮价等政策的义务。除了原有粮食企业和通过招商进入的公司外,其他企业和个人一律
简介:最近,国内贸易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吴硕在“粮食市场走势与政策选择”研讨会上提出,①在收购上,要实行真正的“保量放价”政策,以合同定购保证国家掌握足够的粮源,定购量仍可维持在500亿公斤左右,但价格由市场调节,随行就市,而且允许余粮省区经中央批准后有一定的调整机,不过只能调减,不能增加。②在国有粮食企业的改革上,对于粮食收购企业,不管今后采取哪一种模式——粮食销售合作社,官民合办的粮食合作组织,还是公司十种粮农户,都应采取二次结算或三次结算的方式,即先按保护价预付给粮农价款,再按国内实际销售价结算,有出口的再按出口价结算.其核心是粮食收购企业的利益要同粮农的利益相结合。对于粮食销售企业,改革的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