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指导与功能锻炼在稚间盘镜下腰稚术后的作用与意义。方法对所有稚间盘镜下腰稚术前、术后患者进行护理指导与功能锻炼。结果稚间盘镜下腰稚术后的护理及功能锻炼在整个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 在工作中应引起重视。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可动式椎间盘镜技术治疗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2009年5月至2013年12月,内镜组应用可动式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脱出患者51例。男37例,女14例;年龄36~62岁,平均47.5岁。根据CT/MRI判断腰椎间盘脱出来自L2-31例,L3-41例,L4-529例,L5-S120例;42例髓核向尾侧脱出,6例向头侧脱出。对照组取我院同期行开放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脱出患者165例,其中男116例,女49例;年龄32~68岁,平均46岁。根据CT/MRI判断腰椎间盘脱出来自L2-35例,L3-44例,L4-554例,L5-S168例,多节段突出患者34例;154例髓核向尾侧脱出,11例向头侧脱出。临床症状体征与影像学表现相符合。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2个月。根据Macnab标准评定疗效。结果49例手术均下内镜下成功完成摘除游离髓核,探查硬膜囊和神经根周围无压迫,其中2例因术中出血,转开放手术;49例均摘除相应椎间盘内变性髓核。内镜组手术时间40--70min,平均57min;术中出血30~250ml,平均80ml。均未发生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关节突关节切除过多2例,但均未引起失稳和腰痛。开放手术组手术时间35--90min,平均51min;术中出血30~380ml,平均86ml。疗效内镜组优41例,良8例。对照组优89例,良76;结论可动式脊柱内镜工作通道可随意移动和倾斜,视野范围大,容易探查椎管和神经根通道、彻底摘除游离髓核,是治疗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较好方法。
简介:摘 要:目的 比较经皮脊柱内镜椎间盘摘除术 (PELD) 与椎间盘镜术 (MED)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LDH) 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 2015 年 2 月 -2018 年 9 月收治的 LDH 患者 80 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 PELD 组和 MED 组,每组患者 40 例。 PELD 组和 MED 组患者分别采用 PELD 、 MED 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 PELD 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均明显低于 MED 组( P < 0.05 )。两组临床疗效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 PELD 、 MED 治疗 LDH 患者均可以取得满意的疗效,临床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术式。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后路椎间盘镜治疗椎间盘突出症对临床疗效,了解手术中的操作要点。方法选取2009年12月至2014年2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17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后路椎间盘镜摘除椎间盘,患者在进行治疗后随访10~18个月,分析治疗效果。结果按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优136例,良29例,可8例,差5例,优良率为92.7%。有2例定位错误,4例转开放性手术,2例出现神经根损伤,2例术后出现硬膜囊破裂,3例术后出现椎间隙感染,无大血管损伤等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使用后路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临床效果良好,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小,患者术后可以尽快恢复,同时对患者解决后柱的损伤也较轻,术后并发症出现的几率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简介:目的观察椎间盘镜(microendoscopicdiscectomy,MED)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7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74个椎间隙,均行MED下髓核摘除术,其中男46例,女27例,年龄22-75岁,平均年龄45.8岁,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和MacNab标准评价术后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36-60个月,平均49.8个月,所有患者术前腰腿痛VAS评分(6.93±0.86)分,术后3个月(1.56±0.83)分,术后1年(1.36±0.74)分,末次随访(1.26±0.74)分,术后各时间点腰腿痛VAS评分较术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期随访疗效:MacNab标准,优55例、良11例、可4例、差3例,优良率90.4%。术后复发3例,1例保守治疗,2例再次手术,复发率为4.1%。1例术前有足下垂、术后恢复不满意。结论MED下髓核摘除术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的特点,是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有效方法,中期疗效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