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利用生理毒物代谢动力(PBTK)对小鼠静脉注射农药氰戊菊酯后,氰戊菊酯在体内分布转化代谢过程进行模拟,为评价农药暴露风险提供依据。小鼠静脉注射氰戊菊酯的PBTK模型构建分为5个房室:肝脏、肺、肾脏、充分灌注室和不充分灌注室,各房室内氰戊菊酯的浓度变化率由质量守恒微分方程表示。根据欧拉数值计算方法,对小鼠静脉注射氰戊菊酯后的毒物代谢动力数据进行模拟。结果模拟预测了小鼠静脉注射0.5mg·kg-1、2.5mg·kg-1、10mg·kg-1氰戊菊酯后血液、肝脏和肺中氰戊菊酯浓度变化曲线。为验证该模型的准确性,对小鼠静脉注射0.77mg·kg-1氰戊菊酯后血液、肝脏和肺中氰戊菊酯的浓度值变化模拟值与前人的实验测量值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模拟值与实验值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因此利用该方法可以估测小鼠静脉注射氰戊菊酯的毒物代谢动力数据,为评估农药暴露体内剂量数据提供了便利途径。

  • 标签: 氰戊菊酯 生理毒物代谢动力学模型 小鼠 欧拉数值法 静脉注射
  • 简介:采用单次灌胃染毒法,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研究了苯肽胺酸(N-phenylphthalamicacid,PPA)在大鼠体内的吸收、组织分布及排泄情况,以及其血药浓度经时变化过程和毒物动力参数。结果表明:苯肽胺酸经消化道吸收速率较快,其半吸收期t1/2ka仅为(0.15±0.11)h,血药浓度的达峰时间(tmax)为(0.68±0.37)h,血药峰浓度(Cmax)值为(141.48±27.87)mg/L;苯肽胺酸在大鼠体内分布快且分布范围广,半分布期(t1/2α)为(0.22±0.18)h,表观分布容积(Vz/F)为(17.54±7.71)L/kg;苯肽胺酸从大鼠体内消除较快,其清除率(CLz/F)为(1.32±0.51)(L/h)/kg,在体内平均驻留时间(MRT0-∞)为(25.69±2.93)h,消除半减期(t1/2z)为(7.77±1.44)h,约35h后95%以上的苯肽胺酸可从大鼠体内消除。研究发现:苯肽胺酸的浓度-时间曲线呈现双峰现象,提示其在大鼠体内可能存在肠-肝循环。从大鼠灌胃染毒后至24h内,被测各组织、脏器中均可检出苯肽胺酸,其浓度由高到低依次为:肾脏〉肺〉肝脏〉心脏〉脾脏〉肌肉〉睾丸〉脂肪〉大脑,肾脏中药物含量达192.7μg/g,同时仅肾脏组织的靶向分布系数(te)值大于1(4.77),提示苯肽胺酸在大鼠体内分布时对肾脏具有相对较高的选择性。排泄物研究结果显示,苯肽胺酸随粪便排出的总量仅占给药量的1.45%,而尿液中未检出苯肽胺酸。

  • 标签: 苯肽胺酸 毒物动力学 大鼠 组织分布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病毒的流行、谣言的散布、观点的传递都是在不同网络上的形形色色的传播现象,既存在着现象后的不同起因和特征,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和共通的演化机理。汇总了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研究小组过去几年里在网络传播动力的研究成果。

  • 标签: 复杂网络 传播动力学 网络
  • 简介:新近的强相互作用规范理论被称为量子色动力,本文把它与较早出现的量子电动力规范理论相比较。讨论了量子色动力的某些重要性质(例如渐近自由),并指出这理论的某些结果及目前的限度。

  • 标签: 量子色动力学 量子电动力学 强相互作用 渐近自由
  • 简介:动力是高中物理课的重点内容,其综合性较强,学习难度较大。为了使学生较好地消化吸收这部分内容,有必要进行系统地综合训练。第一,将牛顿三定律、平衡力、动能、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动量、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等内容制成如下表所示的幻灯片,教师通过幻灯片表格的分析,引导学生记住牛顿三定律的内容,牛顿第三定律中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一对平衡力的区别与联系,动能与动量、动能定理与动量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与动量守恒定律的区别、表达式的异同及应用中的注意事项等。第二、教师讲解两个综合性较强的典型例题(幻灯片打出例题,引导学生分析题意,在黑板上板书解题过程)例题1:物体从倾角为300、长1m的光滑斜面的顶端滑下后,继续在水平面上运动,如果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求物体停止时,在水平面上移动的距离是多少。(第一阶段斜面无摩擦下滑,利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求出滑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v0;第二阶段水平面上的减速运动,利用牛顿第二定律F=ma及运动学公式vt2-v02=2as)例题2:一棵以30m/s的速度在空中飞行的手榴弹,其质量为2kg,爆炸后分成质量之比为2:1的大小两块弹片,已知大块弹片以200m/s的速度沿原方向飞行...

  • 标签: 动力学复习 复习设计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对某类航空发动机防冰控制系统作以介绍,并根据防冰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结合故障树分析方法,给出了航空发动机装在飞机上和在台架试车时发生防冰控制系统故障的排除方法,可用于指导防冰故障的排除。

  • 标签: 航空发动机 防冰系统 故障排除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对各种人类行为中的统计特性进行了广泛的经验研究,发现越来越多的多种形式的经验性证据表明,许多人类行为的事件之间的时间间隔分布普遍存在宽尾特征。同时,还针对对各种人类行为中的非泊松时间行为特性和空间运动特性的动力机制,进行了广泛的模型研究,发现自适应兴趣、层次性交通网络影响等多种影响人类行为特性的基本机制。

  • 标签: 人类动力学 非泊松特性 幂律分布 时间间隔分布 人类空间运动斑图
  • 简介:火炮发射时,部件的弹性会影响炮口扰动的幅度,从而影响火炮射击精度。通过分析全炮的拓扑结构,在一定的简化基础上,根据固定界面动态子结构和拉格朗日方程进行柔体建模理论,利用ADAMS软件建立了车载火炮多柔体模型。在实际建模中,取身管、上架为柔体,其余部件仍取为刚体。考虑身管、上架的变形,对全炮进行了动力仿真。研究了各个部件的弹性对火炮射击精度的影响程度。该动力仿真可为车载火炮的总体设计和部件设计提供参考。

  • 标签: 计算机仿真 车载火炮 模态综合法 动力学仿真 多柔体
  • 简介:  (续本刊2006年第3期)  3静态与动态鲁棒性  网络的鲁棒性是指当网络中的部分节点或边被破坏时,网络仍然能够继续维持其功能的能力.这是一个具有明显实际意义的论题,因为它直接影响着任何发生在网络上的过程的效率,而且它也是复杂网络文献中最早被探索的论题之一.……

  • 标签: 复杂网络 结构动力学 网络结构
  • 简介:6应用本章将讨论前述理论在实际网络中的应用,包括网络的结构和动力两方面的问题。首先回顾社会网络的某些结构并考虑两类社会网络(意见形成和博弈模型)的动态演化,然后探讨因特网和万维网的统计属性,最后集中讨论生物和医学复杂网络,如分子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网和神经网络。

  • 标签: 复杂网络 动力学 结构 社会网络 动态演化 博弈模型
  • 简介:应“主研”已经把国内主持人研究个透彻。专攻美国影视,我们请来了陈犀禾,陈在那里熏陶多年,对美国电视的工业结构和节目系统已经熟络,他从发展和构成两大格局.并且现场播放了他在美国选录的节目个案,详析了彼邦国情下的电视特征及运作,令与会者开阔了视野。

  • 标签: 美国 电视工业 工业结构 节目系统 有线电视 节目体制
  • 简介:摘要采用电导率法测定了碳酸锶结晶体系的一次成核诱导期,将成核诱导期与目标产物的过饱和比进行关联,确定出一次成核级数,由此推测了成核机理。并建立了碳酸锶一次成核动力方程。

  • 标签: 碳酸锶 一次成核 成核诱导期 电导率
  • 简介:对某远程多管火箭发射与控制动力进行了深入的理论、计算和试验研究,建立了某远程多管火箭刚弹耦合的多体系统发射动力模型和发射与控制动力方程.应用多体系统传递矩阵法,实现了对刚柔耦合远程多管火箭振动特性的计算;构造了远程多管火箭增广特征矢量及其正交性条件,实现了对该远程多管火箭动力响应的精确分析.对某远程多管火箭武器振动特性和动力响应的仿真结果得到了试验验证.为提高远程多管火箭密集度和减少试验用弹量奠定了基础。

  • 标签: 远程多管火箭 火箭弹 发射动力学 传递矩阵法 正交性 弹道学
  • 简介:一、前言本文对跳远的远度公式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根据理论力学的刚体模型,对人体刚化,同时根据流体力学绕流的迎面阻力公式,考虑人体在空中受到的重力和阻力,列出人体运动的微分方程,从而为精确地解出人体跳远的远度公式,并且和以往发表的不考虑空气阻力时的远度公式进行了比较和试算,最后对人体空中动作对落地姿势和空气阻力的影响作些初步探讨。

  • 标签: 远度 动力学分析 理论力学 刚体模型 落地技术 跳远成绩
  • 简介:高考物理的几大题型在2014年高考中主要表现在平衡问题、临界问题、守恒问题、复合场问题、多过程问题、图象问题等基本题型方面。一、平衡问题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是静力学的基础,主要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题型以选择题为主,难度适中,也要注意与电磁学的综合应用。

  • 标签: 高考物理 题型 动力学 平衡问题 复合场问题 共点力作用
  • 简介:稠油不同于常规原油,高黏度和高凝固点特性使其难于用常规方法开采,火烧油层是有效的热力开采方法之一。利用TG-DSC技术研究稠油氧化燃烧过程,对其质量、热量变化和动力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稠油在有氧氛围中受热主要发生氧化燃烧反应,在510℃可完全反应。反应过程分为三段,包括低温氧化(LTO)、燃料沉积(FD)和燃烧,其中燃烧又分为低温燃烧(LTC)和高温燃烧(HTC)。

  • 标签: 稠油 TG-DSC 氧化燃烧 动力学
  • 简介:<正>现代跳远技术,可分为五个有效部分进行分析,即助跑、预备起跳、起跳、腾空和落地。一、助跑毫无例外,快速而有效的助跑是运动员取得最佳成绩的必备条件,因此,助跑能力方面的训练在跳远技术的练习中应占有很大的比重。助跑距离的长短(30—50m),要取决于运动员加速度的能力(根据运动员所具备的力量、速度)及训练条件。世界水

  • 标签: 运动员 现代跳远技术 动力学分析 膝关节 可控速度 跳远运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