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沉积作为重金属污染的源和汇,对水生环境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如何准确有效的建立沉积的质量基准已成为当前水环境学的紧迫课题。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沉积质量基准(SedimentQualityCriteria,SQC)的建立方法有了很大的发展。笔者结合各种文献和国内外最新研究介绍了常用的几种SQC的建立方法,并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劣性,最后详细介绍了当前最为流行的两种SQC的建立方法:相平衡分配法和生物效应数据库法。通过对各种方法的比较,对如何建立SQC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为建立适合我国的SQC有所启发。

  • 标签: 沉积物 质量基准 重金属 水体
  • 简介:摘要:在电子元件制造、电镀、玻璃生产、硅酸盐生产等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大量含氟废水。含氟水自净过程中氧化还原(ORP)的动态过程会引起水体pH值的波动,影响水中氟化和固体的吸附和释放,导致水中氟化含量的变化。

  • 标签: 沉积物 氧化还原 pH 吸附 释放
  • 简介:就“区域沉积管理”(简称RSM)概念与方法进行了系统论述,以厦门地区为例阐述了RSM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对如何应用区域沉积管理来处理海岸冲刷、淤积与港口码头建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讨论,同时,提出了发展RSM的战略构想与框架。

  • 标签: 区域沉积物管理(RSM) 资源 海岸带 疏浚
  • 简介:以滇池表层水、中层水、上覆水及表层沉积间隙水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中TN、NH+4-N和NO-3-N的质量浓度及分布特征,并估算了沉积-水界面氮的扩散通量。结果表明:在滇池水体中,草海区域氮的质量浓度最高,其次是外海Ⅰ区,区域差异特征明显;表层沉积间隙水中的NH+4-N、TN也以草海区域的质量浓度最高,其次是外海Ⅱ区和Ⅳ区,草海间隙水的NO-3-N质量浓度仅为0.60mg/L,与外海质量浓度无显著差别。从垂直方向看,各种形态的氮在表层水、中层水、上覆水中质量浓度相当,而表层沉积间隙水中NH+4-N、TN质量浓度分别为上覆水平均质量浓度的14倍和6倍,间隙水中NO-3-N质量浓度与上覆水平均质量浓度差异不明显。在沉积-水界面中,NH+4-N平均扩散通量为592.48μmol/(m2·d),呈现出表层沉积间隙水中的氮以NH+4-N为主向上层水体释放的趋势。

  • 标签: 环境学 分布特征 水体 间隙水 滇池
  • 简介:摘要:现阶段我国农业有机磷农药污染现状十分严峻,由于该农药自身具有较强的毒性,如果在使用过程中,不能使用科学、合理的应对措施处理嘎物质,那么则会对自然环境、生态平衡以及居民健康带来极大的不良影响和作用。本文通过详细介绍了河道水体农药污染、水层有机农药污染、河道沉积以及农田灌溉沉积等方面进一步总结出水体与土壤、沉积中有机磷农药污染特征。

  • 标签: 沉积物 机磷农药 污染特征 农药污染
  • 简介:基于对秦皇岛洋河口附近海域海底439件表层沉积、40件柱状样进行粒度分析,了解洋河口附近海域表层沉积以及砂层分布情况,确定调查区内西南侧浅表层沉积主要以细砂、中细砂为主,可作为海滩养护砂源;东北侧以枯土质砂和砂.粉砂.枯土为主,不适合直接用于海滩养护工程.

  • 标签: 沉积物 粒度特征 海砂 秦皇岛
  • 简介:采用分级测定的方法对梁子湖沉积中无机磷酸盐进行了分析,测定了梁子湖水体P的季节变化,并以室内模拟的方法研究梁子湖沉积在pH值和温度控制下P的释放特征.研究表明,梁子湖水体P的含量呈明显的季节变化,冬季高,夏季低.沉积无机磷(Pi)中以钙磷(Ca-P)为主(55%~61%),铁磷(Fe-P)次之(28%~33%),铝磷(Al-P)最少(3%~5%).在梁子湖的入水口和出水口,由于沉积环境影响到P的形态,P的释放明显较湖心高.在试验初期,由于扰动的影响,使得P的释放在第1天比第2天和第3天高,其后P的释放量则迅速增加.温度对P释放影响明显,其具体表现为,30℃时P释放达到峰值的时间比4℃时提前4d,而且前者峰值比后者高出9倍.pH值对沉积P释放同样有明显的影响,与正常状态下的湖水条件(pH值为8.5)相比,偏酸(pH值为5.5)和偏碱(pH值为11.5)条件下,P的释放量增加.

  • 标签: P含量 P形态 P释放 梁子湖
  • 简介:1.概况:在南海海盆取了26个表层样和2个柱状样。通过沉积成分分析,得知南海深海盆沉积主要有碎屑矿物(石英、长石、黑云母、白云母、风化矿物、角闪石、锆石、锐钛矿、石榴石、电气石等);生物碎屑(硅质生物、钙质生物、鱼牙、鱼骨、骨针、骨刺

  • 标签: 碎屑矿物 柱状样 生物碎屑 火山玻璃 白云母 锐钛矿
  • 简介:摘要:细菌是微生物群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控制微生物种群发展和循环的重要因素。微生物群落的组成与生态环境密切相关,对环境影响较大。本文以某城市水质为例研究了次氯酸钠消毒剂对沉积细菌群落发育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水体中细菌群落结构和种群数量随次氯酸钠浓度的升高而变化。次氯酸钠对水中的细菌群落产生作用是因为次氯酸钠能通过抑制细菌细胞膜及内质网中的氧分子和羟基分子直接降解细菌细胞膜和内质网及产生蛋白质。此外,次氯酸钠还能通过破坏细菌细胞膜及内质网产生生物膜所致。实验表明,次氯酸钠能显著抑制微生物群的生长和分化,降低生物体对污染的抵抗力同时促进了生物群落生态系统的稳定发育与循环过程。本文利用微生物基因组学研究方法收集了我国城市水体中不同浓度次氯酸钠消毒剂中沉积细菌群落群落的变化趋势及变化规律与此相似。结果表明:次氯酸钠消毒剂可以通过抑制微生物代谢活动对沉积中微生物群落结构产生影响,但并没显著影响微生物代谢过程的生理功能及繁殖过程;且次氯酸钠会导致环境中水生态系统异常,可能会导致水体有机污染超标并影响其他生态环境成分与水质的平衡及健康问题的产生。

  • 标签: 次氯酸钠消毒剂 水体沉积物细菌群落 影响分析
  • 简介:摘要:细菌是微生物群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控制微生物种群发展和循环的重要因素。微生物群落的组成与生态环境密切相关,对环境影响较大。本文以某城市水质为例研究了次氯酸钠消毒剂对沉积细菌群落发育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水体中细菌群落结构和种群数量随次氯酸钠浓度的升高而变化。次氯酸钠对水中的细菌群落产生作用是因为次氯酸钠能通过抑制细菌细胞膜及内质网中的氧分子和羟基分子直接降解细菌细胞膜和内质网及产生蛋白质。此外,次氯酸钠还能通过破坏细菌细胞膜及内质网产生生物膜所致。实验表明,次氯酸钠能显著抑制微生物群的生长和分化,降低生物体对污染的抵抗力同时促进了生物群落生态系统的稳定发育与循环过程。本文利用微生物基因组学研究方法收集了我国城市水体中不同浓度次氯酸钠消毒剂中沉积细菌群落群落的变化趋势及变化规律与此相似。结果表明:次氯酸钠消毒剂可以通过抑制微生物代谢活动对沉积中微生物群落结构产生影响,但并没显著影响微生物代谢过程的生理功能及繁殖过程;且次氯酸钠会导致环境中水生态系统异常,可能会导致水体有机污染超标并影响其他生态环境成分与水质的平衡及健康问题的产生。

  • 标签: 次氯酸钠消毒剂 水体沉积物细菌群落 影响分析
  • 简介:沉积内源磷释放是湖泊富营养化重要的污染来源.本次研究在滇池20个采样点进行了原状柱状沉积样品的采集.分析测试了分层沉积样品的总磷、总氮、总有机质含量,揭示了滇池全湖沉积中营养组分的含量特征和分布规律.为估算沉积磷释放的通量水平和初步解释滇池磷释放的主要作用机制,现场提取出了沉积间隙水,并分析了间隙水以及采样点湖水中溶解总磷、溶解磷酸盐和溶解有机磷的含量,根据实测运用费克扩散定律计算了沉积-水界面之间磷的交换通量.同时对代表性样点进行了原样沉积柱磷释放的实验室模拟.通量计算和模拟实验的结果表明,滇池沉积具有较强的向水体的释磷能力,全湖沉积平均磷释放通量为0.095mg/cm2/a,沉积磷释放成为全湖磷负荷的重要部分.实验数据相关性分析表明,滇池表层沉积磷活化释放的主要机制是表层沉积有机质矿化降解,有机磷分解形成的浓度梯度驱动了溶解磷从沉积水体扩散.

  • 标签: 沉积物 磷释放 有机质矿化降解
  • 简介:摘要:在河流和海洋的相互作用下,受地形、水动力条件控制,近岸海域的沉积特征往往是比较复杂的。根据北海西部海域表层沉积的粒度分析结果,使用萨哈-兰判别式进行沉积环境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表层沉积类型有:砾砂、砂、粉砂质砂、粘土质砂、砂—粉砂—粘土、粉砂质粘土共6种类型;沉积环境有风海滩环境、动荡海滩、浅海冲积环境、河口冲积环境、冲积环境、浊积环境和其它沉积环境。关键词:粒度参数沉积作用沉积环境萨哈-兰判别中图分类号:TV148文献标识码:A研究区位于北部湾的顶部,北边与大风江口与廉江湾相连接,南面与涠洲岛隔海相望。注入区内的主要河流有南流江、那彭江等9条,其中南流江是广西沿海最大的入海河流,年平均入海水量达51.5亿m3。周边海岸类型较为复杂:南流江口为三角洲型海岸,洲岛密布,并有水下沙洲发育;大风江口为典型的溺谷海岸,海水可深入离海滨数十公里的谷地中;北海市冠头岭一带的海岸属台地型海岸,台地逼近海岸,海岸线比较平直,因台地受海水侵蚀成为海崖,崖前有沙堤和海滩。水下地貌类型主要为水下三角洲及潮成深槽,其中南流江口为水下三角洲,三角洲向外堆积旺盛,形成广西最大的三角洲;北海市地角嘴至冠头岭一带为弧形分布的潮成深槽。

  • 标签: 北海西部 沉积物粒度 海域表层
  • 简介:2009年4~5月,对北部湾北部滨海湿地水体和表层沉积进行了取样调查,研究水体中营养盐和表层沉积中碳、氮和磷元素含量、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评价了滨海湿地水体富营养化水平和表层沉积的污染状况。研究区水体中的溶解无机氮(dissolvedinorganicnitrogen,DIN)、活性磷酸盐PO43--P和化学需氧量(CODMn)平均含量分别为(211.84±37.44)μg/L、(11.01±12.11)μg/L和(0.92±0.32)mg/L;表层沉积中总氮(TN)、总磷(TP)和总有机碳(TOC)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73±355)μg/g、(232.28±157.34)μg/g和(0.45±0.46)%。北部湾北部滨海湿地水体中的DIN含量和PO43--P含量在茅尾海和廉州湾东部西场海区都很高,且水体富营养化比较严重,大规模的海水养殖可能是造成该现象的主要原因。研究区水体中CODMn含量空间分布呈近岸高、远岸低的特征。研究区铁山港顶部、南流江口、大风江口、钦江和茅岭江口较细的表层沉积中的TN、TP和TOC含量较高。研究区表层沉积的TOC/TN值分布表明,钦江口、钦州港区、防城港、企沙港区和珍珠湾东北部的沉积有机质含量受到了强烈的陆源影响。根据加拿大安大略省环境质量评价标准,除了钦州湾顶部的龙门港区、大风江口中部和铁山港顶部西北角一小部分区域的表层沉积中的TOC、TN和TP含量分别略高于1%、550μg/g和600μg/g,已被明显污染,而处于最低级别或严重危害级别,会对部分底栖生物产生影响外,其他绝大部分区域都属安全级别,为清洁或部分已被轻微污染。

  • 标签: 海水营养盐 营养元素 水体 沉积物 滨海湿地 北部湾北部
  • 简介:摘要:长江流域是中国最重要的水资源和生态系统之一,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湖泊重金属污染已成为该地区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之一。重金属的污染对水体沉积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威胁到生态系统的健康和人类的健康安全。本研究旨在探讨长江流域湖泊中重金属在水体沉积中的分布与迁移规律。通过对长江流域湖泊重金属污染的深入研究,将为保护和恢复该地区的水环境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 标签: 长江流域湖泊 重金属水体 沉积物中 分布迁移规律
  • 简介:通过对唐山滨海湿地表层沉积采样,采用3种不同的方法,评价了不同采样点重金属元素Pb、Cr、Zn、Cu、Cd、As、Hg污染水平,并进行级别的划分;分析了不同重金属元素富集的影响因素,为判别其沉积来源提供依据;通过潜在生态危害评价方法评价重金属对该区域生物的影响,以期为渤海湾重金属防治提供参考资料。结果表明,渤海湾唐山滨海湿地表层沉积中各重金属的污染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Pb>Cr>Zn>Cu>Cd>As>Hg;主要污染指示为Zn、Cr和Pb等元素;其表层沉积As、Cd、Hg、Pb、Cu、Cr、Zn存在低等潜在危害程度;重金属元素对生态城生物为负面效应且偶尔发生,其中As元素的潜在危害最强。

  • 标签: 滨海湿地 重金属 污染评价 生态危害
  • 简介: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取样与室内粒度测试,分析额济纳盆地戈壁地表及下层沉积的粒度组成、平均粒径、分选系数、偏度、峰度等粒度参数特征。结果表明:1)除冲积一洪积扇上部外,戈壁表层沉积粒度组成以石块为主,而下层粒度组成则以砂粒为主,颗粒平均粒径表层多数较粗,以石、砾为主,下层沉积平均粒径较表层具明显的细化趋势,从低山残丘至洪积扇下部,平均粒径由粗变细;2)戈壁不同层次沉积颗粒的分选性较差或差,仅在低山残丘与湖泊边岸浅滩分选属于中等;3)表层沉积偏度以正偏、极正偏占主导,占总数的76.93%,而下层颗粒的偏度以负偏、极负偏为主,占总体的84.62%;4)表层沉积粒度频率曲线以尖窄、很尖窄为主,占69.23%,其次为中等,占15.38%,而下层则以宽平、很宽平和中等为主,三者共占76.93%;5)戈壁沉积的粒度特征整体上表现为粒径较粗、分选较差、正偏态、峰态尖窄的特点,综合反映了颗粒的沉积环境、地貌特征、侵蚀与堆积方式。研究结果可为戈壁类型划分提供参考。

  • 标签: 戈壁 沉积物 粒度组成 粒度参数 额济纳盆地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石油资源存储量的不断增加,对原油储罐的应用数量不断的增多,同时也更加重视原油储罐的养护和管理工作。原油储罐的维护和检修工作中,需要对原油储罐存在老化和破损的情况进行及时的更换和处理。同时还需要对原油储罐底部的固体沉积做好清理工作,这就需要对原油储罐罐底沉积清除技术进行分析,进而提升原油储罐底部沉积清除的效率和质量。

  • 标签: 原油储罐 罐底 沉积物 清除技术
  • 简介:由于地处两大板块的交界部位,苏门答腊岛地震频发。该岛位于印度尼西亚以西,太平洋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的“消减地带”。这两大板块交界部位的“俯冲消减”,可使得能量在长时间内大量聚集,并在某时刻瞬间释放,导致地震的发生。

  • 标签: 苏门答腊岛 地震强度 沉积物 成分 板块碰撞 印度尼西亚
  • 简介:通过对福建罗源湾口海域KMZK5柱状沉积中甲藻孢囊的分析,共鉴定出15属30种甲藻孢囊。对比发现这30种甲藻孢囊是该湾以前未被记录的种类。其中12种是附近海域也未曾发现的种类,6种为有毒种类:缘亚历山大藻、小型亚历山大藻、塔玛亚历山大藻、具刺膝沟藻、链状裸甲藻、锥状斯氏藻.同时对甲藻孢囊的主要属种和有毒种类的丰度、分布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

  • 标签: 甲藻孢囊 丰度 垂直分布 有毒种 罗源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