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水化热抑制剂在实际膨胀混凝土工程中的应用研究已有报道,水化热抑制剂是针对降低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水化温度而研发的一种新型混凝土外加剂。其作用机理是在碱性环境下逐步溶解,在水泥粒子及水化产物表面吸附,从而抑制水泥加速期的水化;同时,由于其在碱性溶液中溶解量很小,可以不断地进行溶解和吸附,使水泥的水化反应逐步进行,以达到对水化反应调控的目的。传统缓凝剂通过形成络合盐或吸附在水泥颗粒或水化产物表面,延缓水泥的水化历程。两者均可延缓水泥体系的水化过程及其放热峰,但两者之间的区别并无具体研究。本文通过对比研究水化热抑制剂与缓凝剂对水泥单矿及水泥水化历程的影响来阐述两者之间的差异。
简介:摘要:单侯矿首采1煤区域巷道易底鼓,严重影响矿井安全生产,治理需多次卧底,用工多,造成了极大的人力和财力的浪费。通过应用立体固化、阻断强膨胀、以密度较高的高强锚杆与稳压注弥合,将围岩构建成均质同性的支护圈体,使围岩抗压、抗拉、抗剪强度都有显著的提高,使围岩为支护依托和参与体,抵御矿井的各种叠加应力,达到保长期稳定的支护效果,同时减少卧底用工量。
简介:摘要目的对30例行单侧PKP的胸12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病例(15例骨水泥呈双侧分布,15例骨水泥呈单侧分布)进行对比分析,观察术后椎体高度改变及术后腰痛缓解情况。方法总结我院2011、3~2013、3行单侧PKP治疗的胸12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手术病例30例(其中15例骨水泥呈双侧分布,15例骨水泥呈单侧分布),按照术后影像学资料、VAS(VisualAnalogueScale)评分标准分别对患者术后椎体高度、术后疼痛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严重手术并发症,有5例发生骨水泥渗漏,均未出现临床症状。术后2周、1年时,两组病例椎体前后缘高度及VAS评分较术前均有显著性改善(P〈0.05)。术后2周时双侧分布组与单侧分布组对比,伤椎前后缘的高度改变无显著性差异,VAS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年时两组VAS评分仍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两种不同的骨水泥分布方式对缓解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疼痛及恢复伤椎高度均有效,伤椎前缘高度的恢复方面二者无显著性差异,VAS评分的改善方面双侧分布组优于单侧分布组。对单侧PKP手术骨水泥呈单侧病例,可行对侧补充注射,以达到满意效果。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拉线水泥单杆结构的荷载特性与安全性,以提高该结构在工程领域的可靠性。通过采用数值模拟和实验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拉线水泥单杆在不同荷载条件下的受力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荷载水平对该结构的影响显著,不同荷载条件下,单杆的应力分布和变形行为存在差异。此外,本研究还评估了单杆结构的安全性,提出了相关的结构优化建议,以确保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这项研究对于拉线水泥单杆结构的设计和工程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简介:目的探讨单针经单侧椎弓根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vertebroplasty,PVP)治疗老年人新鲜胸腰椎骨折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3月~2011年9月治疗胸腰椎骨折100例110椎,分为两组,A组50例60椎行单针经单侧椎弓根PVP术,B组50例50椎行经双侧椎弓根PVP术。两组均行术前及术后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活动能力评分(locomotoractivityscale,LAS)、椎体前后缘高度比及两组间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渗漏及手术时间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术前与术后2天VAS评分、LAS评分及椎体前后缘高度比均有显著差异,症状改善明显(P〈0.01);两组平均随访时间6.5个月,患者术后骨折椎体无疼痛,复查X线片显示术后6月与术后2天椎体前后缘高度比无明显差异(P〉0.05)。A组平均单椎体手术时间20.1min,注入骨水泥2.8ml(2-4.5m1);B组手术时间35.2min,注入骨水泥3.7ml(2.5~6ml)。两组间平均单椎体手术时间及平均骨水泥注入量均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发生骨水泥渗漏情况为椎间盘渗漏A组5例、B组6例,椎旁渗漏A组7例、B组7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两组骨水泥渗漏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单针骨水泥技术可即刻缓解疼痛,恢复伤椎高度,提高患者的活动能力,明显缩短手术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及X线暴露时间,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老年人新鲜胸腰椎骨折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