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沉水植物群落构建是水生态修复工作中的核心内容。在水生态修复项目中,恢复沉水植物常被广泛认为是水体富营养化治理的有效途径。经研究表明,有沉水植物生长的区域,水体大多清澈见底,缺少沉水植物的水体,往往呈现出浑浊,水底荒漠化,甚至出现一些黑臭现象。
简介:通过模拟静态浅水性水培环境,研究5种质量浓度镉对金鱼藻(CeratophyllumdemersumL.)、伊乐藻(Elodeanuttallii)、苦草(Vallisnerianatans)的生物量、生长率、叶绿素及可溶性蛋白质量比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沉水植物的生物量、相对生长率及叶绿素质量比,随镉质量浓度升高呈显著下降趋势,叶绿素活性及茎叶中可溶性蛋白质量比呈先升后降的趋势。金鱼藻与伊乐藻的叶绿素活性在镉质量浓度为10μg/L时最高,可溶性蛋白质量比在镉质量浓度为5μg/L时达最大;而苦草的叶绿素活性在镉质量浓度为5μg/L时最大,可溶性蛋白质量比在镉质量浓度为10μg/L时最大。
简介:摘要:为确保富水卵石层冷冻法联络通道结构完成后,在融沉阶段如何控制隧道结构变形、地面及管线等沉降,洛阳地铁1号线丽景门站~青年宫站区间联络通道在结构完成后,采用的融沉控制措施,有效解决了土体解冻后隧道结构及地面、管线沉降控制问题。本文对富水卵石层冷冻法联络通道融沉阶段技术措施进行分析阐述。
简介:摘要:沉水植物在我国的自然水环境中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对于过我湖泊系统的影响是多种多样的。本文分析了沉水植物的功能和影响沉水植物生长的因素,以期对沉水植物改善水质提供一些参考。
简介:清水型生态系统构建技术作为一种修复并构建可持续水生态系统的工程技术,在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是作为新型技术其计价问题特别是沉水植物计价是工程建设中的难点与焦点,目前全国各地计价定额均无沉水植物定额,以致项目实施过程中产生争议,因此,本文拟以成都某水环境治理项目为例,并结合类似项目调研数据。初步探索了清水型生态构建沉水植物计价。
简介:摘要:采用人工模拟沉水植物自然净化的方法,选取广州市东山湖的春季优势沉水植物轮叶黑藻、伊乐藻和苦草,夏季优势沉水植物轮叶黑藻、狐尾藻和马来眼子菜。在春夏两个季节分别对东山湖重度富营养化水体总磷和氨氮的去除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5种优势种植物在春夏两季生长状况良好,其中轮叶黑藻的生物量增长率(鲜重)最高(春季为160.56%,夏季为189.46%)。5种优势种植物对实验水体中的氨氮和总磷有显著的吸收和转化作用,其中轮叶黑藻在春夏两季对水体总磷的吸收效果均最为显著(春季为93.33%,夏季为96.35%);轮叶黑藻在春夏两季对水体氨氮的去除率均为最优(春季为79.13%,夏季为82.74%)。研究数据表明:5种优势沉水植物均能有效吸收固定底泥中的总磷和氨氮,使实验水体中总磷和氨氮的浓度维持在较低的浓度。试验表明:在春夏两季,轮叶黑藻的生长能力以及对水体中氨氮和总磷的净化能力均优于其他4种沉水植物,因此轮叶黑藻可作为以东山湖为典型代表的城市景观水体生态修复的先锋植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