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泌尿生殖系统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对其预后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至2019年8月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9例泌尿生殖系统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5例,女4例。平均年龄62(50~69)岁。肿瘤位于肾脏3例,膀胱2例,睾丸4例。首发症状:肾肿瘤3例中2例为发热(1例伴腹痛及体重减轻),1例为体检发现肾盂占位;膀胱肿瘤1例为肉眼血尿伴腹痛,1例为尿急、尿痛;4例睾丸肿瘤均为睾丸无痛性肿大。5例行CT检查见低密度肿物伴轻中度强化,4例睾丸肿瘤行B超检查提示不规则、不均质肿块内见血流信号。术前诊断均为泌尿生殖系统肿瘤。6例接受手术,3例行病灶穿刺获取病理。9例中4例接受手术治疗联合化疗,2例仅接受化疗,2例仅接受手术治疗,1例未治疗。肾肿瘤3例中,1例行B超引导下病灶穿刺活检术,术后予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泼尼松+利妥昔单抗(R-CHOP)方案静脉化疗;1例肾盂占位性病变者行腹腔镜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术后予R-CHOP方案静脉化疗;1例行B超引导下病灶穿刺活检术,术后患者拒绝进一步治疗。2例膀胱肿瘤者均行TURBT,术后均拒绝放化疗。4例睾丸肿瘤者中,3例行患侧睾丸切除术,1例行B超引导下病灶穿刺活检术;3例行R-CHOP方案化疗,1例于外院行化疗及对侧睾丸放疗,具体方案不详;4例均行鞘内注射化疗药物(甲氨蝶呤15 mg+阿糖胞苷50 mg+地塞米松5 mg)预防中枢神经系统浸润。结果本组9例术后恢复顺利,无手术及穿刺相关并发症发生。术后病理诊断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其中8例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1例睾丸淋巴瘤为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按照Ann Arbor分期标准进行临床分期,确诊时Ⅰ~ⅡE期4例,ⅢE~ⅣE期5例。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0~2分6例,≥3分3例。随访时间平均18(6~66)个月。7例存活,其中3例完成化疗者中,2例完全缓解(睾丸淋巴瘤ⅡE期IPI评分1分和ⅣE期IPI评分2分各1例),1例部分缓解(肾盂淋巴瘤ⅣE期IPI评分3分);3例拒绝化疗者未见肿瘤复发或进展(膀胱淋巴瘤2例和肾盂淋巴瘤1例,均为ⅠE期IPI评分1分);1例化疗2个周期后因出现细菌真菌混合感染性肺炎停止化疗(睾丸淋巴瘤ⅢE期IPI评分3分)。肾淋巴瘤ⅢE期IPI评分3分1例和睾丸淋巴瘤Ⅲ期IPI评分2分1例,分别于确诊后6个月、17个月因肿瘤进展死亡。结论泌尿生殖系统淋巴瘤以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为主,临床表现特异性差,诊断时应根据症状及影像学表现与其他常见肿瘤进行鉴别,避免误诊误治。组织病理学是诊断的金标准,R-CHOP方案化疗为首选治疗手段。

  • 标签: 泌尿系疾病 男性泌尿生殖系统 淋巴瘤 诊断 预后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尿源干细胞成功从尿液中提取,人们一直在探究其在人体各系统再生领域中的应用,尤其在泌尿生殖系统再生领域的研究较多。目前文献报道可见,尿源干细胞在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和男性生殖器官等泌尿生殖系统的再生领域展现出一定的组织重建及修复能力,其应用前景广阔,本文就尿源干细胞在泌尿生殖系统再生领域的研究进展作一述评。

  • 标签: 尿源干细胞 泌尿生殖系统 外泌体 再生医学 修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内源性大麻素系统(endocannabinoid system,ECS)主要由大麻素受体(cannabinoid receptors,CBR)、内源性大麻素(endogenous cannabinoids)以及合成降解的酶组成,在神经、免疫等系统中发挥多种病理生理功能。大量的研究表明,ECS在性腺功能以及生殖调控中也起着关键作用,本文就ECS在雌/雄生殖系统中的表达分布及作用进行综述。

  • 标签: 内源性大麻素系统 生殖系统 大麻素受体
  • 简介:[摘要]:女性不孕不育症状作为一项世界难题,给很多家庭带来了消极影响,而不孕不育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雌激素分泌较少。大豆异黄酮属于黄酮类化合物,其结构和功能与内源性雌激素相似,可参与植物抗病性、环境适应性和生长发育相关方面的调控。因为大豆异黄酮属于黄酮类化合物,为探究其是否对雌鼠的生殖生理性状有影响,本项目拟通过查找文献,分析观察成年期不同浓度的大豆异黄酮对雌鼠的生殖生育的影响,来研究成熟期大豆异黄酮对雌性大鼠的阴道开张和阴道栓以及血清雌激素含量等生理性状,并做出相关综述。

  • 标签: []大豆异黄酮 女性 生殖系统 作用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病所致不孕症的护理及分析。方法:选择不孕症患者 180例,对其进行相关检查并详细进行记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地区引起女性不孕的生殖系统疾病包括单一的因素或者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其中生殖系统感染所占比例最高,为 54.4%;其次为输卵管病变,占女性不孕的 33.9%,其他的生殖系统疾病也同样是引起女性不孕的危险因素。结论:引起女性不孕症是多因素的,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护理,积极地进行治疗,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病 不孕症 护理
  • 简介:摘要肠道菌群作为人体微生态环境的一个部分,对维持身体健康、保障人体正常生命活动起着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参与了多种生殖系统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转归。肠道微生态的紊乱与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内膜异位症、阴道内环境以及男性生殖系统疾病相关,因此,调节肠道菌群对生殖相关疾病的治疗有积极意义。该文就目前肠道菌群与生殖相关疾病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进行综述。

  • 标签: 肠道菌群 多囊卵巢综合征 子宫内膜异位症 阴道内环境 精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 P53蛋白检测在女性生殖系统良恶性组织鉴别中的意义。方法:选取女性生殖肿瘤患者 412例,全部患者均接受 P53蛋白检测,检测方法为 S-P免疫组化法。结果:女性乳腺恶性肿瘤患者的 P53蛋白阳性率为 57.43%,卵巢癌患者的 P53蛋白阳性率为 71.43%,良性肿瘤患者的 P53蛋白阳性率为 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P53蛋白检测可有效鉴别女性生殖系统良恶性肿瘤,为疾病诊断提供依据。

  • 标签: 女性生殖系统 肿瘤 P53蛋白 鉴别
  • 简介:摘要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是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主要病原体之一,生殖支原体感染可引起男性尿道炎,女性宫颈炎、盆腔炎、不孕、异位妊娠、早产等疾病,其主要通过与感染者黏膜直接接触传播,诊断方法主要是PCR。支原体耐药形势严峻,阿奇霉素、莫西沙星是目前主要治疗用药。本文对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流行、感染机制、诊断治疗等方面作一简述。

  • 标签: 支原体属 非淋菌性尿道炎 宫颈炎 不孕不育 耐药
  • 简介:摘要外泌体作为间充质干细胞(MSC)旁分泌作用的主要方式之一,通过携带MSC内的多种核酸、蛋白质及脂质等成分,能够高效穿透多种生物屏障,改变靶细胞内的信号传导及基因表达情况,逐渐发展成一种高效的药物载体和基因治疗制剂。更重要的是,MSC外泌体能够模拟并发挥MSC的功能,有效促进组织再生能力,调节损伤局部的免疫反应,从而成为MSC治疗的潜在替代方案。目前,对于MSC外泌体在妇产科领域的基础研究也开始起步。本文聚焦MSC外泌体在女性生殖系统修复中的作用及其机制,并归纳分析其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泌尿生殖道感染情况,并进行药敏分析,得出药敏试验结果。方法:选取我院 2019 年 01 月至 2020 年 01 月就诊的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 146 例,对患者尿液标本进行病原菌分离,做体外药敏试验,分析病原菌类型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 146 例患者尿液标本中分离出病原菌 205 株,其中,革兰阴性菌株占比 68.78% ( 141/205 ),革兰阳性菌株占比 23.41% ( 48/205 );病原菌中,大肠埃希菌占比最高,达 56.59% ( 116/205 ),表皮葡萄球菌次之,达 10.73 ( 22/205 ),金黄色葡萄球菌第三,达 8.78% ( 18/205 )。以主要病原菌作药敏试验,其中,大肠埃希菌对阿莫西林、环丙沙星耐药率较高、表皮葡萄球菌对青霉素、庆大霉素、环丙沙星耐药率较高、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红霉素、青霉素、庆大霉素、阿莫西林、环丙沙星耐药率较高,耐药率皆超过 40% 。结果:泌尿生殖道感染病原菌类型多样,临床用药需进行病原菌培养,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适宜抗生素,提高临床预后。

  • 标签: 泌尿生殖道 感染 药敏试验
  • 简介:摘要伴随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绝经过渡期及绝经后期妇女的健康管理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绝经生殖泌尿综合征(GSM),由国际妇女性健康研究学会和北美绝经学会于2014年提出并给出了全新的定义,即绝经过渡期及绝经后期妇女因雌激素和其他性激素水平降低引起的生殖道、泌尿道萎缩以及性功能障碍等症状和体征的集合。GSM症状随着年龄增长及绝经时间延长而逐渐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和身心健康。目前,国内外少有专门针对GSM诊疗的临床实践指南,国内对GSM的临床处理大多依据主观经验,缺乏明确的标准可依。因此,提出针对GSM临床诊疗及长期管理的专家共识十分必要。本共识采用了循证医学的方法,在分析现有科学证据的基础上参考国内外相关指南及临床研究结果,旨在为妇产科同道提供临床实践参考。

  • 标签:
  • 简介:摘要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持续性感染是沙眼衣原体在对自身有害环境下为逃避宿主的抗感染免疫而形成的一种可逆状态。目前研究表明,接受同样暴露条件,仅少部分人在感染沙眼衣原体后出现持续性感染状态甚至严重并发症,但具体机制尚未明确。现从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持续性感染的发生、发展与各种暴露因素之间存在何种关联进行分析,以了解造成沙眼衣原体持续性感染的可能暴露因素,为防治提供依据。

  • 标签: 衣原体,沙眼 持续性感染 暴露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泌尿生殖道标本解脲脲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的感染状况与药物的耐药性。方法 收集3704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培养的标本,分析支原体感染的阳性率及药敏的耐药情况。结果 3704例标本中支原体感染阳性2313例(62.45%),其中单纯UU生长1607例(69.48%),单纯MH生长81例(3.50%),UU和MH混合生长625例(27.02%),女性感染率(58.72%)明显高于男性(3.73%)。药敏试验结果统计显示,单纯UU生长的,仅对环丙沙星表现较高的耐药率,其次为司帕沙星;生长MH及UU+MH的,喹诺酮类药物(环丙沙星、司帕沙星、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及大环内酯类药物(罗红霉素、红霉素)均表现出较高的耐药率。结论 泌尿生殖道支原标本培养女性感染率较高,UU感染率明显高于MH及UU+MH混合生长的标本;单纯UU感染抗生素的耐药率明显低于单纯MH及UU+MH混合感染的。

  • 标签: [] 泌尿生殖道 支原体感染 解脲脲原体 人型支原体 耐药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泌尿系统感染(UTI)是儿科最常见的细菌感染性疾病之一,约30%的婴幼儿在初次感染6~12个月反复发作。而在有泌尿系统发育畸形的儿童中,约30%的患儿以UTI为首发表现,故UTI可能是潜在肾脏结构异常的前哨事件。婴幼儿UTI常并膀胱输尿管反流等先天性尿路畸形,对于反复感染的高危患儿,易出现肾脏损害及肾瘢痕,进而导致终末期肾病。因此,早期识别、及时治疗和合理管理对改善预后十分重要。现总结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以期为儿童UTI的诊治提供临床参考。

  • 标签: 泌尿系统感染 儿童 膀胱输尿管反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