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原发性输尿管浆细胞是一种罕见、恶性程度高、预后差的肿瘤,临床及影像学检查表现特异性不足,确诊主要靠病理学检查。治疗首选手术治疗,是否需要全身治疗仍需研究。

  • 标签: 输尿管疾病 浆细胞癌 病理诊断 治疗及预后
  • 简介:报告1例浆细胞性唇炎。患者女,78岁,右上唇持续性红色斑块2年,斑块质地柔软,界限清楚,表面轻度糜烂。皮肤组织病理显示粘膜固有层多量浆细胞浸润。诊断为浆细胞性唇炎。

  • 标签: 唇炎 浆细胞性
  • 简介:报告1例浆细胞性唇炎。患者男,56岁,反复下唇糜烂伴疼痛4年余。皮肤科检查:下唇黏膜轻度红肿,见不规则糜烂,表面见少许黄色渗出物及红褐色结痂;口腔、龟头及肛周黏膜未见类似皮损。病理检查:真皮浅中层呈带状密集炎症细胞,主要为大量成熟的浆细胞、中等量淋巴细胞及少量中性粒细胞。诊断:浆细胞性唇炎。治疗上予以0.1%他克莫司软膏外用,每天2次,4周后皮损基本消退,随访4个月无复发。

  • 标签: 唇炎 浆细胞性 他克莫司
  • 简介:肾脏损害是以多发性骨髓瘤为代表的浆细胞疾病常见和特征性的临床表现,由于异常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及轻链过量生成,相对分子质量仅有23×10^3的轻链自肾小球滤过,被肾小管重吸收,过多的轻链重吸收造成肾小管损害。此外,恶性浆细胞疾病常伴发高钙血症、高尿酸血症、高黏滞综合征、淀粉样变性及骨髓瘤细胞浸润均可造成肾脏损害。患者可有蛋白尿、本周(Bence-Jones)蛋白尿、

  • 标签: 恶性浆细胞疾病 肾脏损害 多发性骨髓瘤 肾小管重吸收 相对分子质量 高黏滞综合征
  • 简介:树突状细胞(DC)在诱导和调节固有及适应性免疫应答方面具有显著的可塑性。在人类和小鼠,产生干扰素(IFN—α)的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pDC)能在体外调节同种T细胞免疫应答。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pDC也能在体内调节免疫反应,包括移植物抗宿主病和器官移植排斥反应。这些细胞也许能介导负免疫应答,从而延长移植物的存活时间,为器官移植的免疫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 标签: 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 免疫调节 移植免疫 Ⅰ型干扰素 T细胞
  • 简介:目的总结并探讨原发性膀胱浆细胞样/印戒细胞尿路上皮的临床特征和治疗预后,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和诊疗水平。方法结合我院曾收治的1例和国内1986~2017年个案报道的44例原发性膀胱浆细胞样/印戒细胞尿路上皮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发病机制、病理特点、临床表现、诊疗方案、随访预后等。结果45例中,肿瘤好发于顶壁31例(68.9%);单纯性印戒细胞37例(82.2%),混合性印戒细胞8例(17.8%);TNM分期,T2期以上为37例(82.2%),其中T3期和T4期26例(57.8%);手术病例41例(91.1%),其中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3例(7.3%),膀胱部分切除术17例(41.5%),根治性膀胱全切术21例(51.2%);15例(36.6%)术后未行任何辅助治疗,行膀胱灌注化疗5例(12.2%),全身化疗13例(31.7%),全身化疗+膀胱灌注化疗5例(12.2%),全身化疗+放疗3例(7.3%)。失访6例(13.3%);随访时间≤1年的28例(62.2%),其中15例在1年内死亡,2例复发;1年2年的只有3例(6.7%)。生存期最短的为2个月,最长的为44个月无复发,平均生存时间约25.1个月,中位生存时间约13个月。结论原发性膀胱浆细胞样/印戒细胞尿路上皮临床罕见、恶性程度高、进展快、早期诊断困难、预后差,早期行根治性膀胱全切术结合术后辅助放化疗,可改善其治疗效果,但整体预后差。

  • 标签: 膀胱肿瘤 浆细胞样 印戒细胞 回顾性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膀胱浆细胞样尿路上皮临床病理特征。方法采用常规HE和免疫组化染色方法,观察4例膀胱浆细胞样尿路上皮组织学形态,通过临床随访和文献复习进行讨论。结果浆细胞样尿路上皮癌肿瘤细胞具有浆细胞样特征,免疫组化CK和CK7阳性,淋巴细胞浆细胞标记为阴性。患者通常无典型临床表现,确诊时多为晚期。结论浆细胞样尿路上皮进展快,预后差,早期诊断难。本病的病理诊断需要和其他浆细胞样病变鉴别。

  • 标签: 膀胱肿瘤 浆细胞样尿路上皮癌
  • 简介:摘要母细胞浆细胞样树突细胞瘤(BPDCN)是一种非常罕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全世界报道儿童病例不足百例。BPDCN临床进展呈高度侵袭性,极易累及骨髓,复发率高,中位生存期不足2年。BPDCN尚无标准治疗方案,多采用化疗联合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综合治疗方案。为了提高对BPDCN的认识,本文对BPDCN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进展、预后以及儿童病例特点进行综述。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24岁女性患者,腰腹部出现红褐色斑疹和斑片6个月。皮肤科情况:腰腹部散在分布直径0.5~2cm红褐色斑疹及斑片,触诊浸润感明显。组织病理检查见皮肤内成熟浆细胞呈团块状浸润;免疫组化显示浆细胞为多克隆增殖。诊断:皮肤浆细胞增多症。治疗:口服雷公藤多苷、外用复方曲安奈德乳膏3个月效果不佳;调整治疗为醋酸泼尼松15mg每日1次、沙利度胺50mg每日2次口服,治疗2个月后,皮损变平,触诊浸润感减轻。

  • 标签: 皮肤浆细胞增多症
  • 简介:患者男,33岁。皮损主要表现为累及躯干、双侧腋窝的褐色斑疹、斑块、结节,病程1年。系统查体正常。外周血示多克隆高球蛋白血症。皮损组织病理示真皮内以成熟浆细胞和淋巴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浸润,免疫组化示浸润的浆细胞CD3,CD20,CD79a,CD38,CD138,κ和λ轻链均(+)。诊断:皮肤浆细胞增生症。

  • 标签: 浆细胞增生症 皮肤 组织病理 免疫组织化学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中医治疗浆细胞乳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6年1月至2016年内12月,在我院门诊接受中医药治疗的40例浆细胞乳腺炎病人的临床资料展开研究;探讨患者的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结果在全部40个病人中,愈合病人36个,好转病人5个,治愈率为90.0%;在为期半年到2年的随访中,有4个病人复发。结论采用中医药疗法治疗浆细胞乳腺炎,不仅治疗方法简便,而且对病人的乳房外观损伤较小,临床愈合度更好,且病人治疗后不易复发;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浆细胞乳腺炎 中医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对母细胞浆细胞样树突细胞肿瘤(BPDCN)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分析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6月收治的1例BPDCN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的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例患者有皮肤受累,肿瘤细胞有大伪足,高表达CD123,且CD4、CD56阳性,cCD3、MPO、cCD79a、CD19阴性,符合BPDCN表现。结论BPDCN的临床表现及细胞形态缺少特异性,主要借助免疫表型进行诊断及鉴别诊断。

  • 标签: 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细胞肿瘤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微分化型 急性未分化白血病 诊断,鉴别
  • 简介:临床资料患者,男,65岁。主因阴茎,包皮局部溃疡伴增生性红色斑块1年、分泌物增多1个月,于2012年12月就诊。1年前,患者发现阴茎、包皮内侧出现凹陷性溃疡,自觉龟头发红伴分泌物增多,曾按扁平苔藓予以外用消炎软膏治疗,治疗期间分泌物明显减少,但红斑未见好转,且红斑处逐渐出现增生样损害。1个月前,患者自觉分泌物增多。患者自发病以来无发热、头痛、头晕及口腔溃疡,无疲乏感及全身肌肉酸痛,二便正常。既往体健,20年前有非婚性接触史。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可,系统检查无异常。皮肤科检查:包皮内侧3cm大小增生性斑块,表面湿润潮红,边界清楚,质中,无压痛感。尿道口、龟头及包皮内侧少许乳白色脓性分泌物(图1),伴轻微腥臭味;肛周皮肤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正常。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实验(TPPA)、衣原体、支原体、淋球菌培养、真菌镜检、真菌培养均阴性。组织病理检查:黏膜大部分缺失,真皮大量浆细胞浸润,少许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图2a,2b)。诊断:浆细胞性龟头炎。治疗:0.1%他克莫司、夫西地酸局部外用。建议感染控制后行包皮环切术。治疗2周后随访,红斑减轻,分泌物消失。4个月后(2013年04月17日)随访,患者病情反复,未坚持使用他克莫司,自述龟头部位可见红斑,时有明显分泌物,伴痒感,局部温水清洗后症状可减轻,随访期间患者未行包皮环切术,后失访。

  • 标签: 龟头炎 浆细胞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柱孤立性浆细胞瘤的MR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2014年经病理证实的脊柱孤立性浆细胞瘤8例。结果发生于颈椎2例,胸椎4例,腰椎2例,7例累及椎体及附件,5例椎体出现压缩骨折,病灶均有骨质破坏及软组织肿块形成,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等、高信号,增强扫描强化均匀或不均匀,周围无明显骨髓水肿信号,硬脊膜局限性受压3例,1例环状压迫硬脊膜。结论脊柱孤立性浆细胞瘤的MR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有助于与其他疾病进行鉴别。

  • 标签: 脊柱 孤立性浆细胞瘤 磁共振成像
  • 简介:髓外浆细胞瘤(extramedullaryplasmacytoma,EMP)指原发于骨髓造血组织以外的浆细胞瘤,是恶性单克隆浆细胞病变中较为罕见的一种。安徽省肿瘤医院肿瘤外科近期收治1例EMP,结合文献进行分析如下。

  • 标签: 髓外浆细胞瘤 甲状腺 头颈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