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淮河流域安徽某区域采集了3个地表水样和12个地下水样,通过大型溞急性毒性(活动抑制)、微核及SOS/umu试验,分析了这些水样的急性毒性及遗传毒性。结果表明,急性毒性测试中,该区域地表水及大部分地下水的急性毒性均未超过USEPA废水排放毒性的控制要求(0.3TU),有2个位点的地下水样毒性当量为0.31TU,超过限值;经t-test分析,地表水的急性毒性显著高于地下水。SOS/umu检测中,2个地表水样和7个地下水样的结果呈阳性,表现出DNA损伤效应,其诱导率IR在(2.20±0.063)~(3.36±0.067)之间,对应的致癌风险P基本处在10-6~10-7水平。微核检测结果表明,3个地表水样具有较严重的染色体损伤效应,9个地下水样表现为阴性。总之,该区域地表水急性毒性及遗传毒性相对较高;部分浅层地下水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急性毒性和遗传毒性,致癌风险处在可接受范围,但仍可能对周围居民的健康产生潜在威胁;而深层地下水没有检测到任何毒性效应。研究为周边居民饮水安全和人体健康提供了基础信息。

  • 标签: 大型溞 成组生物毒性 微核 SOS/UMU 淮河流域
  • 简介:2010年夏季,对淮河安徽)南岸诸河流水质进行调查,共设置采样点160个,选取总氮、总磷、氨氮和化学需氧量4项水质指标,利用综合水质标识指数评价法(WQI)对淮河安徽)南岸诸河流水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淮河安徽)南岸诸河流水质达标率77%,超标的评价因子为氮营养盐和化学需氧量。污染物主要来自农业面源和生产、生活废水;水流流速、沉积物性质和周围环境对水质产生一定影响。

  • 标签: 淮河 水质评价 综合水质标识指数 单因子水质标识指数
  • 简介:通过对淮河流域地下水资源详细调查,在获取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对其污染情况做出了评价,分析了现有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 标签: 地下水污染 调查 对策 淮河安徽段
  • 简介:淮河安徽流域为研究对象,论述淮河安徽流域水环境现状和水污染主要原因,分析各行政区域在合作治理跨界水污染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内外跨界水污染治理的研究成果,从5个方面提出淮河安徽流域跨界水污染治理的建议:完善立法、严格执法,推进淮河流域水权管理制度改革,建立跨界联合督察管理机制,完善水污染合作治理的激励机制以及引入市场机制来解决跨界水污染问题。

  • 标签: 跨界水污染 安徽淮河流域 水污染治理
  • 简介: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安徽淮河流域城乡生活和工业需水量增长迅速,区域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凸显。在此分析了区域水资源条件、开发利用形势及存在问题,提出了缓解区域水资源供需紧张局面的对策和措施。

  • 标签: 水资源利用 形势 对策 淮河流域
  • 简介:摘要淮河入江水道(金湖)建成50年来,对金湖地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并取得显著的效益为金湖地区的洪涝分治创造了条件,全县的经济建设发展提供了保障,水上交通提供了便利,陆上交通起了推助作用,也为实现国家南水北调创造了条件。

  • 标签: 金湖 淮河 入江水道 效益
  • 简介:详尽收集了1927—1937年安徽淮河流域初等教育研究的历史资料,在此基础上对1927—1937年安徽淮河流域初等教育的发展情况进行了客观的分析,认为1927—1937年安徽淮河流域初等教育虽有所发展,但速度缓慢。主要原因是教育经费拮据,教学规模难以扩大,师资质量不高,以及频繁的自然灾害和混乱的社会环境等。

  • 标签: 淮河流域 初等教育 教育经费 小学教员
  • 简介:介绍了安徽淮河流域平原区第四纪地质与水文地质概况,通过对所采集的1362组地下水水温数据空间分布特征的分析,认为本地区地下水水温西高东低;蒙城、凤台—寿县—长丰一带和界首—亳州、砀山等地是寻找面源型地热资源的有利地区。

  • 标签: 淮河流域 平原 地下水 水温 地热 安徽
  • 简介:该文对明清时期安徽淮域蚕丝业的变迁、官府对蚕丝业的推广及其效果、发展的障碍性因素等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对促进中部崛起战略和振兴皖北经济战略的实施有所裨益和启示。

  • 标签: 明清时期 安徽 淮河流域 蚕丝业 农业推广
  • 简介:摘要在矮塔斜拉桥的设计过程中,塔梁固接处因受到主梁荷载及桥塔荷载共同作用,受力较为复杂,以往设计以杆系理论为基础,无法得到较为精确的设计解,而是通过纵横交错、三向大量配置钢筋的模式弥补计算的缺陷,造成配筋梁较大、资源浪费123。本文采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通过对安徽省明光市泊岗淮河公路大桥塔梁固接进行数值三维有限元分析来指导配筋,望能对以后同类桥梁施工及施工管理提供微薄的参考价值479。

  • 标签: 矮塔斜拉桥 塔梁固接 杆系理论 设计解
  • 简介:安徽省地处江淮之间,淮河贯穿省境的北部。千百年来淮河水孕育了两岸的人民,淮河泛滥也给两岸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我省淮河流域的阜南、颍上、霍邱、寿县、风台至今仍由于淮河水造成的频繁的洪涝灾害而未能摆脱贫困。本文拟以受洪涝灾害最为严重的颍上县为例,对全省淮河流域贫困县的人口与经济问题做一初步的探讨。

  • 标签: 人口与经济 洪涝灾害 颖上县 霍邱 颍上 经济发展
  • 简介:淮河流域安徽省部分是安徽省人口最密集和耕地率最高的地区.从经济结构上看.该地区工业基础薄弱。仍以农业经济为主。发展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新的切入点.承担着全面推进小康建设的重要任务。本文通过主成分分析对淮河流域安徽省部分31县(市)的经济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从主成分上分析各县(市)竞争力形成的原因.并给出了政策建议。

  • 标签: 淮河流域 县域经济 经济竞争力
  • 简介:淮河岸边,有一所以“绿色”的理念来教书育人的学校,这就是蚌埠二中。早在1995年,蚌埠二中就开始实施环境教育,2000年被评为全国首批创建“绿色学校”先进单位。二中人的环境教育首先是从认识“绿色”理念开始的,“绿色”理念主要包括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以人为本、平衡发展、多样化、循环、资源、规则八大理念。10年来,他们不仅在教学中体现了这一

  • 标签: 环境教育 绿色学校 可持续发展 淮河 平衡发展 校园环境
  • 简介:行蓄洪区是淮河防洪工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内人口安置不仅关系到其及时运用,更关系到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单退适度集中农业就近安置为例,系统分析人口安置点选择的影响因素,据此构建了外迁安置点评价指标体系,用AHP确定指标的权重,建立基于公民意愿的评价队伍结构,运用模糊数学方法建立单指标评价向量,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给出方案的综合评价结果,从而形成了完备的安置点优选模型。用该优选模型进行了实证应用分析。

  • 标签: 行蓄洪区 人口外迁 安置点 模糊综合评价
  • 简介:针对通常仅从经济学角度评价产业结构水平的不足,结合流域水环境保护的要求,选取综合指标,采用矢量投影法评价产业结构的综合效益水平,以淮河安徽流域内城市为例进行了产业结构综合效益评价的探讨.

  • 标签: 投影法 流域 结构评价 城市产业 安徽 淮河
  • 简介:安徽淮河流域自然环境由水、气候、地貌、土壤、动植物等自然因素构成,人文环境由政治、军事、社会、经济、思想、学术等人文因素构成,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均是发展变化的,并且两大环境类型之间,两大环境类型包含的子环境类型之间,交互作用,彼此融合。安徽淮河流域自然人文环境是历史文化资源孕育、形成和积淀的摇篮,不仅对历史文化资源内涵产生深刻影响,而且对历史文化资源特点亦产生深刻影响。

  • 标签: 安徽 淮河流域 自然人文环境 历史文化资源 内涵和特点
  • 简介:<正>"五一"黄金周,南京文友老胡的女儿结婚,又是电话又是大红请柬,我欣然应邀。实话实说,我赴南京参加婚礼还有个夙愿,借此良机尽心饱览一下秦淮的风月,考察秦淮文化内核的魅力。宴席是中午,美酒佳肴之余我打了的直奔夫子庙。繁华的南京城弥漫着节日

  • 标签: 余我 美酒佳肴 南京城 乌衣巷 芳魂 平民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