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气切患儿照护者的培训模式及培训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到2018年4月期间的60例气切患儿照护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培训模式将其分为常规组与规范组,每组均为30例,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宣教模式,规范组采取气切专项护理规范化培训模式,对比两组照护者的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护理操作情况以及患儿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规范组照护者培训后的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得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规范组照护者培训后护理操作的错误率为26.7%,规范组为10.0%,规范组低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常规组气切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3.3%,规范组为6.7%,规范组低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气切专项护理规范化培训模式在气切患儿照护者培训中的运用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照护者的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照护能力,有助于降低气切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长期照护者职业吸引力的定义及其内涵。方法采用Walker和Avant概念分析法界定长期照护者职业吸引力的概念。结果长期照护者职业吸引力的属性:(1)一种力量或能力;(2)长期照护职业与在职人员和潜在求职人员之间的相互吸引;(3)吸引潜在求职人员,满足其从业意愿;(4)保留和激励在职长期照护人员,并使其产生职业认同、谋取职业生涯的发展。结论本概念从我国养老服务行业的护理实践角度出发,结合现阶段长期照护者的特点进行定义。为进一步开展相关的研究提供清晰的概念支持,并为我国养老机构、社区、家庭的长期照护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简介:[目的]了解家庭肠内营养主要照护者健康教育需求状况,为肠内营养医院—社区—家庭持续性照护模式提供依据。[方法]选择50名家庭肠内营养病人的主要照护者,在病人出院前2d、出院后2周分别采用问卷调查和电话回访方式,调查其对相关健康知识的知晓情况、需求和需求方式。[结果](1)出院前2d,被调查者相关技术操作掌握程度低,82%照护者不知晓每次喂养前需监测胃潴留情况,60%~88%照护者不知晓肠内营养前后需半卧位、喂养速度由慢到快、营养液现用现配、营养液要恒温、输注前后温开水冲管、输入药物后需冲管等相关知识;(2)出院前2d,30%~96%被调查者希望包括家庭营养液的选择、储存消毒方法、胃潴留监测方法、并发症的处理、输注注意点等方面的健康教育;而出院后2周,50%~70%照护者更需要胃潴留监测方法、并发症的预防处理、医护人员长期关注病人营养健康等内容;(3)出院前2d,80%以上照护者非常希望通过举办专题讲座、专业人士咨询等教育途径以期尽快掌握相关技术知识;而出院后2周,照护者更倾向于营养支持小组成员定期家庭随访(84%)、社区护士家庭访视(80%)的教育方式。[结论]家庭肠内营养照护者对相关知识比较匮乏,需通过专业人员的健康教育指导建立一种持续照护模式,保证病人在进行家庭肠内营养时能得到专业的照护并且能及时找到相关专业人士解决遇到的问题。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化系统肿瘤术后患者家庭照护者营养照护主要的阻碍因素,为护理工作者提高家庭照护者营养照护质量,制订个性化的干预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于2021年1—4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选取14例消化系统肿瘤术后患者的家庭照护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运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分析整理资料。结果消化系统肿瘤术后患者家庭照护者营养照护阻碍因素提炼出4个主题,9个副主题。(1)主题1:营养照护认知不足。①照护者对营养照护重要性认知不足;②照护者缺乏辅助进食营养风险相关认知。(2)主题2:营养照护能力欠缺。①照护者营养知识缺乏;②照护者实践操作能力欠佳;③照护者的依从性、主动性较差。(3)主题3:营养信息获取和利用困难。①照护者信息获取受限;②照护者信息运用困难。(4)主题4:营养照护的照护者角色障碍。①缺少社会支持;②家庭经济负担较重。结论护理工作者可以针对家庭照护者营养照护阻碍因素制订个性化干预措施,促进家庭照护者营养照护质量的提高,进而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和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出院过渡期照护者照护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19年11月该院收治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及其照护者各120例为研究对象,用自制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对研究对象进行资料收集和照护能力现状进行调查,并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回归分析法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照护者照护能力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研究。结果照护者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配偶的75例(62.5%),子女的25(20.83%),年龄46~60岁的53例(44.17%),在职的76例(63.33%),每月照护所需费用<3 000元的61例(50.83%),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下的55例(45.83%),照护者的照护能力平均分数为(27.45±9.45),照护能力处于中下水平;健康状况、疾病了解程度、是否与患者同住、照护经历及应对能力均为影响老年CHF患者照护者照护能力的相关因素;健康状况、疾病了解程度、应对能力、照护经历均为老年CHF患者照护者照护能力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健康状况、疾病了解程度、应对能力、照护经历均为老年CHF患者照护者照护能力的独立因素,临床应结合患者的病情及照护者照护能力的以上影响因素,为其制定合理的治疗及护理对策,进而提高照护者的照护质量,使患者得到最佳的照护与护理,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支气管肺炎患儿主要照护者自我效能的现状水平,并探讨社会支持对照护负担和自我效能关系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342名支气管肺炎患儿主要照护者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处理。结果支气管肺炎患儿主要照护者自我效能量表总分为(28.62±3.97)分,处于较高水平;Pearson相关性分析提示,支气管肺炎患儿主要照护者社会支持量表总分与自我效能感总分呈显著正相关(r=0.312,P<0.01),照护负担量表总分与社会支持量表总分及自我效能感总分均呈显著负相关(r=-0.722~-0.638,P<0.01)。线性回归分析提示,社会支持对照护负担与自我效能关系起部分中介作用(效应值为-0.198,占比为27.42%)。结论社会支持和照护负担均是支气管肺炎患儿主要照护者自我效能感的重要影响因素,同时社会支持能够降低照护负担对照护者自我效能的负性影响,护理人员应重视提高主要照护者的社会支持水平,采取有效措施减轻其照护负担,进而提升其自我效能。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个体化教育方案对于高血压老年患者居家照护者照护行为对患者的影响。方法在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期间选取92例于该院进行诊治的原发性高血压老年患者及其照护者作为分析研究的对象。依据患者就诊时间的先后顺序平均地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每组患者46例。纳入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及护理工作,病情稳定后出院。采用个体化教育方案对研究组患者及其照护者进行健康教育,参照组患者及其照护者则接受常规健康教育。结果研究组照护者各项照护行为的规范率明显高于参照组,疾病知识掌握率也高于参照组;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SF-36量表的各维度得分均明显高于参照组;出院后3个月,研究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均显著低于参照组;研究组患者的血压控制率(71.74%)高于参照组(39.13%),再次入院率(13.04%)低于参照组(45.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老年患者及其居家照护者应用个体化教育方案,可规范照护者的居家照护行为,提高居家护理的质量,促进患者的血压稳定,提升血压控制率,降低再次就诊率,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维持性透析患儿照护者负担的具体内容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本中心肾内科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52例维持性透析患儿,剔除掉失访的2例,剩余50例。对所有患儿采用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进行自理能力评分,对直接照护者使用Zarit照护者负担量表评估其负担程度,使用中文版儿童肾脏病照护者负担量表调查探讨其负担集中点及差异性。结果发放50份问卷,回收50份,回收率为100%。50例患儿中男20例,女30例,维持性血透患儿28例,维持性腹透患儿22例。50例照护者中男14例,女36例,均为父母。50例患儿ADL得分(75.0±23.0)分,50例照护者负担得分(33.0±15.0)分。当患儿采用腹膜透析时照护者对孩子影响的担心[(28.7±4.7)分比(24.8±4.1)分]、承担的责任[(25.0±4.9)分比(20.2±2.8)分]、对家庭的影响[(21.4±5.6)分比(16.4±4.8)分]方面高于血液透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提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儿的照护者存在的负担情况明显高于维持性腹膜透析患儿的照顾者。结论维持性透析患儿照护者均存在一定程度的负担,绝大部分照护者都会担心孩子以后如何应对,对孩子表现出来的症状非常担心;相反,对自身健康和家庭的影响的负担水平明显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