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针对尤中提出的明朝台湾南部已建立中山、山南、山北三个王国的观点进行评论,认为这是张冠李戴。中山、山南、山北三个王国在明朝时是琉球群岛,即今日本冲绳县的冲绳本岛上的三个王国,后统一为琉球中山国,与明朝建立了册封、朝贡关系。当时的台湾岛世居少数民族还处在部落社会,与明朝没有政治关系。日本萨摩藩侵略的是冲绳岛上的中山王国,也不是台湾岛。

  • 标签: 明朝 琉球中山王国 冲绳本岛 台湾岛
  • 简介:琉球百问》是清代名医曹存心与其海外弟子、琉球人吕凤仪探讨医学问题的问答记录。它不仅仅是一本医书,还是中医海外传播的重要见证。该书相当程度地反映出清代中药方剂与中医治法、中药、中医典籍以及医术医德思想在琉球的流传情况,这是中琉文化长期友好交往的多彩结晶,也是洞察清代中琉关系的珍贵史料。

  • 标签: 琉球百问 中医 琉球 曹存心 吕凤仪
  • 简介:本文以翔实的历史事实,阐明了中国与琉球的历史渊源,叙述了日本吞并琉球的过程,分析了清政府对日妥协以致丢失琉球的真相。

  • 标签: 琉球岛 冲绳县 何如璋 李鸿章
  • 简介:翻开世界地图,在我国台湾的东北部,东海与太平洋之间,有一个琉球群岛,现属于日本国,追溯一千多年前,琉球曾是一个单独的岛国,当时叫“流求”。

  • 标签: 世界地图 东北部 太平洋 日本 东海 “琉球”
  • 简介:明清时期,琉球是中国的一个藩属国,中国士大夫在中琉交往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中国士大夫册封琉球,精心培养琉球来华之留学生,并在日本吞并琉球的事件中各抒己见,商议对策等.明清士大夫与琉球的交往,从一个特定的角度反映了中国与琉球的外交关系,反映了明清中国的对外政策.

  • 标签: 明清时期 中国士大夫 中琉关系
  • 简介:日前,日本外务省网站刊载“尖阁诸岛”文件,引用《人民日报》1953年1月8日一篇题为“琉球群岛人民反对美国占领的斗争”文章作为“证据”,证明“中国曾认为尖阁诸岛(即钓鱼岛)是冲绳的一部分”。①姑且不论日方以一篇媒体资料性文章作为领土主权论据如何荒唐,单就日方对琉球群岛的界定,就是十足的断章取义、自欺欺人。

  • 标签: 琉球 《人民日报》 解析 日本外务省 领土主权 断章取义
  • 简介:琉球原是中国的藩属国。在明清两朝的500多年间,福建海路成为两地交往的必经之途,福州更是两地使船互往的重要启航港。琉球群岛位于我国台湾省的东北,由36个岛屿组成,岛上出土过大量宋代青花瓷。中琉友好关系,最早可上溯至隋大业元年(605年)。《隋书》中称琉球为"流求",《元史》里则写为"瑠求"。双方的交往,至明清有了很大的发展。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新朝后,为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于洪武五年(1372年)派杨载持诏谕琉球;同年十二月,琉球中山王察度遣弟泰期奉表入

  • 标签: 琉球群岛 福州 友好关系 明清两代 朱元璋 福建
  • 简介:<正>作为明清时代中国的藩属,琉球与中国保持着相当密切的联系,长期以来,有关中琉关系的论述,一般停留在官方的封贡关系的讨论上,至于中琉关系的另一个重要方面——移民问题,则鲜有述及,或亦就官方赐姓问题,作些考证。在华侨出国史中,至今尚未有有关移民琉球的记述。因此,琉

  • 标签: 琉球 中琉关系 移民问题 明清时代 航海人员 中国
  • 简介:琉球王宫正殿的形翩无疑来自紫禁城的太和殿,但它三层楼的形制和功用,似是将紫禁城三大殿从平面的铺开变成了立体的三合一模式。

  • 标签: 紫禁城 琉球语 正殿 册封 建筑形制 功用
  • 简介:琉球问题是一个并未了结的历史悬案。这个悬案关系着钓鱼岛主权的归属问题,关系着二战成果的维护问题,关系着东亚地区的安全稳定问题。琉球问题搞清了,解决了,钓鱼岛主权的归属问题也就不辨自明了。历史上的琉球问题首先是日本挑起的。通过对日本"阻贡"和"废藩置县"以及清政府据理抗争的史实的考察研究,论述了琉球问题形成历史悬案的深层原因,提出了解决琉球问题的思路看法。要在分清在琉球问题上的是非曲直,应该按国际法理公正合理地解决琉球问题。琉球问题作为国际历史悬案,应由联合来解决。目前,中美正在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可考虑把琉球划为非军事区,支持琉球人民独立,在联合的监督下,恢复琉球,由琉球人民决定自己的命运。

  • 标签: 琉球 历史悬案 非军事区 琉球独立 钓鱼岛
  • 简介:上里贤一教授所编的影印《中山诗文集》,全面展示了清代琉球诗人所创作的汉诗面貌。琉球中山诗人对中国古代汉诗的学习与承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内容方面,中山诗人受唐人的影响较深,在内容方面基本继承了唐诗的题材,表明中山诗人在诗歌内容上的丰富。二是在艺术表现手法方面,中山诗人的风格酷似唐人,同时也呈现出多样化的景观。三是在形式上,诗律的掌握非常娴熟,有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也有古风,平仄、对仗等都运用得工整自如。中山诗人的汉诗创作,加深了中琉文化交流,加深了中琉友谊。

  • 标签: 琉球 中山诗 汉诗传统
  • 简介:1879年被日本吞并之前,琉球是与中国有着500年宗藩关系的岛国。明初“闽人三十六姓”入琉,聚居于那霸的久米村,其后代一直是琉球派往中国朝贡或留学的首选人群,琉球史上多数文化精英出自“三十六姓”后代,他们为在琉球传播中华文化做出了杰出贡献。

  • 标签: 琉球 闽人三十六姓 久米村 中国文化
  • 简介:郑和七次下西洋既是中国、也是亚洲海上交通的重大历史事件.当时的福州不仅是郑和下西洋的重要造船基地和后勤基地,同时也是琉球王国向明朝进贡和册封使臣出使琉球的主要门户.本文以此为线索,结合具体史实探讨郑和下西洋与琉球海上贸易的密切关系.

  • 标签: 郑和 朝贡贸易 琉球
  • 简介:<正>长期以来,史学界在论述明朝与海外诸国的关系时,所谈及的航海交通工具,无不以郑和宝船作为典型例子。至于明代中国政府的使者出使琉球时的乘船——封舟,则鲜为人知。我们不揣谫陋,试作考述。

  • 标签: 琉球 明朝政府 郑和宝船 十三年 夏子阳 使团
  • 简介:因历史上长期作为中国的藩属国,琉球服饰文化深受中国服饰文化的影响,其中中国明代的衣冠礼仪制度,对其影响尤其深远;此外琉球服饰还吸收了日本江户时代和服的特点。本文通过对琉球服饰传世藏品的鉴赏,浅析琉球服饰的历史渊源及其文化内涵。

  • 标签: 琉球国 王室贵族服饰 明清服饰 服饰文化
  • 简介:<正>福州仓山区的白泉庵、鳌头凤岭、陈坑山、张坑山(今称长安山)等,为清代琉球人在福州丛葬区之一,也是目前福州市发现琉球墓最多的地方。为了研究古代中琉关系史,一九六三年李茂忠同志和笔者对这个地区的琉球墓群进行一次初步考察,把所看到的六十八块琉球墓碑文一一抄录下来,并由

  • 标签: 琉球 乾隆 道光十一年 中琉 十三年 关系史
  • 简介:乾隆年间潘相所撰《琉球入学见闻录》,是现存唯一系统全面记载国子监琉球官学教育的文献。琉球官学为琉球培养了大批人才,对清代中琉宗藩关系的稳固起到了重要作用。潘相任琉球教习之时曾对琉球官学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改良:在传统儒学教育基础上加强对琉球官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借鉴书院教规,将书院制度与官学教育相结合;注重传统小学与文学教育,并将其与经学相统一。潘相的教学改良促进了琉球官学的转折与新变,为后世琉球官学的教育教学提供了典范。

  • 标签: 《琉球入学见闻录》 琉球官学 潘相 国子监
  • 简介:御座乐,是历史上伴随着琉球入贡、庆贺、谢恩与中国册封使团遣琉等政治互往活动的过程中,由中国传播到琉球的音乐,后来变成了琉球王国的宫廷仪式音乐.因在室内坐着为王公贵族演奏,故名"御座乐".它包括用乐器合奏的"乐"与加入歌唱的"唱曲".作为琉球国王招待宾客的一种礼仪音乐,主要在款待中国册封使、江户朝贡等场合演奏.1879年,随着废藩置县、琉球王朝的消亡,御座乐就此失传,亦无乐谱存留.

  • 标签: 演奏 中国音乐 合奏 仪式音乐 古乐 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