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排便异常的治疗。方法采用生物反馈训练与局部电刺激治疗相结合的新方法对38例严重排便异常的患儿进行治疗,年龄4—16岁,男24例,女14例。结果23例大便失禁患儿明显好转,3例大便失禁患儿失禁次数仍达5-6次,但感觉有好转。12例便秘患儿每日排便1-2次,无排便困难。结论生物反馈和肌电刺激治疗小儿排便异常简单,有效,无损伤,无副作用,值得临床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生物反馈治疗慢性便秘患者的作用及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近年来入住我院的慢性便秘患者12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63例,对照组主要采用口服促进胃肠动力药物,治疗组在口服促进胃肠动力药物的基础上增加生物反馈治疗,持续治疗1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及治愈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单独服用促胃肠动力药效果良好,有效率为71.43%,而在口服药的同时进行生物反馈治疗有效率为93.65%,治疗组患者各项指标变化较大,多趋于正常值,优于对照组,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生物反馈治疗相较于单独的药物治疗更加有效,并且可以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效果更好。
简介:摘要:目的: 对 生物反馈辅助治疗焦虑症 的 疗效 进行 观察,以供 后期对焦虑症治疗是作为 参考。 方法: 选择于 201 5 年 10 月 1 日至 2016 年 1 2 月 3 1 日 期间 ,在我院 接受 治疗的 80 例焦虑症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 , 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口服帕罗西汀进行治疗,治疗组则在服用帕罗西汀治疗的同时,接受生物反馈进行辅助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前以及进行 4 周的治疗后,使用汉密顿焦虑量表进行测定,并对比结果 。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分有明显下降,且治疗组患者的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分较度照组降低明显 。 P < 0.05 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在对焦虑症患者进行治疗时,使用生物反馈进行辅助治疗,对于患者的恢复有着极强的治疗效果,有效的降低了患者的汉密顿焦虑量表评 。
简介:摘要:目的:就生物反馈治疗对抑郁患者的疗效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本次入选人员均选自2018-2019年我院收治的抑郁患者,对其实施生物反馈治疗。结果:在抑郁疾病的治疗中应用生物反馈治疗后,进一步缓解了患者的不良心理,其HAMD评分呈良好趋势,治疗效果较高。结论:针对抑郁患者而言,在其治疗中生物反馈治疗发挥的作用明显,有利于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和分析生物反馈治疗在精神科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17年5月到2018年5月所接诊的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本次试验研究观察分析对象,根据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将这6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两组各有30例患者;对照组的30例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的30例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生物反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的认知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3.33%,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存在显著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评分没有差异,P>0.0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的认知功能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生物反馈进行精神分裂症的治疗,能够有效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生物反馈治疗仪在功能性便秘治疗中的效果。方法:以 56例接受生物反馈治疗的功能性便秘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比患者在接受了治疗前后肛管静息压等多种指标变化的状况,并在治疗结束时和随访 2个月后进行疗效评定。 结果:经治疗,患者肛管静息压、直肠感知阈值、排便阈值、最大耐受量分别下降到(54.6±7.8) mmHg、( 46.4±0.7) mL、( 110.2±16.5) mL、( 201.7±13.8) mL,与治疗前比较差异能够体现出统计学意义( P<0.05)。相较于治疗结束的情况来说,对患者进行了 2个月的随访后发现其痊愈率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 2个月后治疗总有效率与结束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采用生物反馈治疗功能性便秘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明显改善功能性便秘患者的临床症状,在治疗结束后,患者需加强排便锻炼,以进一步改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