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上海嘉定地区胃癌患者从出现症状,到就诊及确诊时间。了解其影响因素,分析其与国际差距的原因。方法收集2012年12月至2020年4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北院病理诊断为胃癌患者共1 279例的临床资料。调查患者首次就诊的症状(按照常见"胃癌报警症状":腹痛、腹胀、反酸、嗳气、恶心呕吐、呕血黑便、乏力纳差等进行分类),就诊时间及确诊时间(胃镜活检或者外科手术病理确诊),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等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影响患者就诊及确诊因素。结果1 279例患者就诊的主要症状为腹痛556例(43.47%)、饱胀、反酸、嗳气389例(30.42%);黑便、呕血、乏力205例(16.03%),进食梗阻感、恶心呕吐87例(6.80%),体检发现肿瘤指标升高42例(3.28%)。就诊时间平均为(1.25±0.55)个月,就诊时间与患者症状、就医距离、医疗费用支付途径等相关。确诊时间平均为(4.76±1.85)个月,确诊时间与患者就诊时间、首次就诊是否采用胃镜检查等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就诊症状(OR=1.545,95% CI:1.341~1.781)、医疗费用支付途径(OR=1.939,95% CI:1.021~3.681)是胃癌确诊及时性的危险因素。就医距离(OR=1.695,95% CI:1.509~1.989)、首次就医选择胃镜检查(OR=1.008,95% CI:1.049~1.124)是胃癌确诊及时性的保护因素。结论上海嘉定地区胃癌患者出现症状以腹痛、饱胀反酸嗳气、呕血黑便乏力为主,就诊和确诊时间较国外时间长,与患者对胃癌认识及胃镜检查意识、就医距离、医疗费用支付途径等因素相关。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上海嘉定地区胃癌患者从出现症状,到就诊及确诊时间。了解其影响因素,分析其与国际差距的原因。方法收集2012年12月至2020年4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北院病理诊断为胃癌患者共1 279例的临床资料。调查患者首次就诊的症状(按照常见"胃癌报警症状":腹痛、腹胀、反酸、嗳气、恶心呕吐、呕血黑便、乏力纳差等进行分类),就诊时间及确诊时间(胃镜活检或者外科手术病理确诊),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等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影响患者就诊及确诊因素。结果1 279例患者就诊的主要症状为腹痛556例(43.47%)、饱胀、反酸、嗳气389例(30.42%);黑便、呕血、乏力205例(16.03%),进食梗阻感、恶心呕吐87例(6.80%),体检发现肿瘤指标升高42例(3.28%)。就诊时间平均为(1.25±0.55)个月,就诊时间与患者症状、就医距离、医疗费用支付途径等相关。确诊时间平均为(4.76±1.85)个月,确诊时间与患者就诊时间、首次就诊是否采用胃镜检查等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就诊症状(OR=1.545,95% CI:1.341~1.781)、医疗费用支付途径(OR=1.939,95% CI:1.021~3.681)是胃癌确诊及时性的危险因素。就医距离(OR=1.695,95% CI:1.509~1.989)、首次就医选择胃镜检查(OR=1.008,95% CI:1.049~1.124)是胃癌确诊及时性的保护因素。结论上海嘉定地区胃癌患者出现症状以腹痛、饱胀反酸嗳气、呕血黑便乏力为主,就诊和确诊时间较国外时间长,与患者对胃癌认识及胃镜检查意识、就医距离、医疗费用支付途径等因素相关。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力衰竭(HF)患者接受强化护理干预对症状缓解时间、冠心病监护病房(CCU)治疗时间、总住院时间的影响。方法:纳入2023年1月—2024年4月的53例AMI合并HF患者,遵循随机数表法分组,即:对照组(纳入27例,给予常规护理干预,以病情监测、吸氧、调节体位、合理用药等措施为主)、观察组(纳入26例,给予强化护理干预,包括以科普视频+图文宣传册强化认知干预,培养健康意识且养成良好的自护行为,以正性语言强化心理干预,避免因负性情绪而增强交感神经兴奋度,利用循序渐进地多元化心脏康复措施强化生理干预,改善心肌缺氧缺血情况),评价组间康复相关时间。结果:观察组气喘缓解(4.78±0.51)d、呼吸困难缓解(4.90±0.65)d、CCU治疗时间(3.57±0.45)d、总住院时间(8.14±1.22)d均短于对照组(6.33±0.56)d、(7.43±0.87)d、(4.35±0.47)d、(13.84±1.36)d,P<0.05。结论:对AMI合并HF患者实施强化护理干预,可以促进症状缓解,缩短CCU治疗及总住院时间,有临床借鉴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长血液透析时间对患者微炎症状的影响并分析。方法本次研究选取56例维持性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为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命名为试验组1和试验组2,同时选取10位健康志愿者作为本次研究的正常对照组,其中试验组1的患者每次进行血液透析的时间为6h,试验组2的患者每次进行血液透析的时间为4h,分别测定三组患者在血液透析前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6个月后患者的血浆总蛋白水平,血浆白蛋白水平,体重指数,血浆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的变化。结果试验组1和试验组2患者在治疗前血浆细胞因子水平都要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六个月的持续性血液透析后,试验组1患者的各血浆细胞因子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且低于试验组2组患者治疗后的各血浆细胞因子水平,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1和试验组2两组患者经过血液透析后其微炎症状态和患者的营养状况指标明显得到改善。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普遍存在微炎症状态,但是通过延长血液透析时间能有效清除微炎症细胞因子,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