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分析对脑卒中瘫痪肢体患者实施早期针灸联合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于2023年7月至2023年12月内就诊的80例脑卒中瘫痪肢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常规护理)和实验组(40例,早期针灸联合康复护理),收集分析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后肌张力更低、粗大运动功能评分更高,瘫痪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针灸联合康复护理可以有效改善脑卒中瘫痪肢体患者症状,促进功能恢复,有较高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家庭康复护理在小儿脑性瘫痪康复中的应用效果,以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和功能恢复水平。方法:选择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22年3月至2023年4月收治的46例脑性瘫痪患儿,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治疗,研究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进行个性化的家庭康复计划、定期上门指导、康复护理知识培训和心理支持的家庭康复护理干预。结果:研究组患儿护理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家庭护理满意度评分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家庭康复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患儿护理有效率,提升家庭护理满意度,是一种有效的康复护理模式。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水平不断提升。脑梗死是一种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在神经内科中非常常见,主要是因为各种不利因素造成部分脑组织坏死而引发持续性的病灶性神经功能障碍。该疾病致死率和致残率均较高,通常存活下来的脑梗死患者中约有一半会留下偏瘫、失语等各种严重残疾,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给患者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因此,临床早期进行脑梗死后偏瘫的护理及康复指导是脑梗死规范化管理的关键。康复器械的存在降低了康复师的人力成本,但仍旧无法完全替代康复师高定制化的手法治疗,针对该领域的需求缺口,能替代康复师手法治疗的康复机器人应运而生。康复机器人集训练、评估、康复策略定制等功能于一体,颠覆了传统的康复程序依赖于治疗师的限制,可以有效缩短康复周期。康复机器人由于具有灵活性、安全性,在脑梗死患者中应用广泛,且获得较好的康复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手术干预对痉挛型脑性瘫痪儿童骨代谢的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22年6月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并诊断为痉挛型脑性瘫痪患者120例,年龄中位数6岁。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单纯SPR组和SPR+矫形治疗组,SPR组100例,SPR+矫形组20例。记录术前粗大运动功能评分、BMI、孕周、产重、血清钙、血清磷、碱性磷酸酶作为基线资料,根据术后时间分别记录血清钙、血清磷、碱性磷酸酶作为骨代谢的生化指标。运用统计学方法比较基线资料及手术干预对血清钙、血清磷、碱性磷酸酶的影响。结果:SPR术后0-6个月,血清钙离子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个月及12-24个月碱性磷酸酶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PR术中同时或术后再次行矫形手术的患儿术后0-6个月碱性磷酸酶水平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瘫儿童手术治疗后短期内会引起骨质下降,骨形成减弱;长期来看可以促进骨骼发育,促进骨形成。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针灸联合康复护理用于脑卒中瘫痪肢体患者中的效果。方法:样本收录为脑卒中瘫痪肢体患者,于2021年6月到2022年4月期间共计72例,均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探究早期针灸联合康复护理的应用价值。结果:开展针灸干预与康复护理可优化患者病情干预依从性,使得干预组依从性评分有效提升(P<0.05);干预组患者开展早期针灸联合康复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更好地优化患者的肢体功能状态,使得干预组上下肢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6)。结论:脑卒中偏瘫肢体患者的病情干预中,通过实施早期针灸与康复护理联合方案,能更好地优化康复效率,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