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对镇江口岸医学动物种群特征进行研究,以便有针对性的采取灭鼠措施.(方法]采用夹夜法和笼日法对镇江口岸的码头区、草灌区、生活区、仓库区4个生境中医学动物种群组成、生物多样性、种群相似性、季节变化进行了调查.[结果]码头区和草灌区的医学动物种群均以黑线姬鼠和大麝鼩为主;生活区以褐家鼠与黑线姬鼠为主;仓库区以小家鼠与黄胸鼠为主.镇江口岸各生境医学动物种群的种类组成简单,各种群中的优势种明显不同,码头区和草灌区医学动物种群间的相似性指数最高,春季各种群的肥满度均较高,各生境中以生活区医学动物种群的肥满度和生物量最高.[结论]根据对医学动物种群特征的研究结果,种学地开展媒介生物防制工作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简介:目的探讨黑龙江口岸蜱类携带病原体情况,为有效开展蜱传疾病的监测和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2—2014年在黑龙江12个口岸采用人工布旗法采集游离蜱,在口岸附近地区,随机抽取一定数量家畜(牛、羊、犬)从其体表采集寄生蜱。将采集的蜱进行病原体的分类鉴定,用以监测黑龙江口岸的蜱类分布情况。结果2012—2014年,在黑龙江共采集4802只蜱虫样本,检测695份,共检出立克次体、蜱传脑炎病毒、贝纳柯克斯体、巴尔通体、巴贝西原虫5种病原体,其中立克次体广泛存在于黑龙江的12个口岸地区,是黑龙江口岸优势蜱传病原体,其次依次为蜱传脑炎病毒、贝纳柯克斯体、巴尔通体、巴贝西原虫,未检测到伯氏疏螺旋体。其中,全沟硬蜱检测出立克次体、蜱传脑炎病毒、贝纳柯克斯体、巴贝西虫和巴尔通体;森林革蜱检测出立克次体、蜱传脑炎病毒、贝纳柯克斯体和巴尔通体;嗜群血蜱检测出立克次体、贝纳柯克斯体和蜱传脑炎病毒;日本血蜱检测出立克次体。结论黑龙江口岸地区蜱传病原体种类多,开展蜱传疾病的防治工作刻不容缓。
简介:目的调查镇江口岸鼠形动物体表寄生虫的情况,研究主要影响因素.方法计算4类生态环境中不同种类鼠形动物体表蚤类、蜱类、螨类和吸虱类的染虫率及染虫指数,分析鼠形动物的种类、性别、年龄及所处生态环境等因素对其体表寄生虫的影响,分析鼠密度、染虫率、染虫指数三者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码头区的鼠形动物染虫率最高,主要鼠种中褐家鼠的染虫率最高,寄生虫的优势种是鼠句鼠青赫刺螨,雌性鼠形动物的染虫指数高于雄性,成年鼠形动物的染虫指数高于幼鼠.鼠密度、染虫率、染虫指数三者之间有正相关关系.结论体表寄生虫的感染情况与鼠形动物的种类、性别、年龄有密切关系,鼠密度、染虫率和染虫指数之间有正相关关系.
简介:目的探讨湛江口岸出入境人员脂肪肝患病的规律,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从入出境人群的健康体检中收集经B超检查后确诊的脂肪肝病例.结果脂肪肝患病的高峰年龄段为40岁和50岁年龄组,患病率分别为13.7%和12.5%.30岁和60岁年龄组的患病率较低为3.2%以下.各年龄段患病差异非常显著(χ2=85.1,P<0.005).不同职业人群中脂肪肝患病以国际海员组的患病率最高为12.2%,其次为干部和出国劳务人员,患病率分别为7.1%和4.7%.脂肪肝发病与肥胖和高脂饮食等因素有关,其中78.9%的脂肪肝病例为肥胖体型.结论肥胖及高脂高糖饮食嗜好、饮酒等不良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不合理是造成脂肪肝的主要原因.
简介:目的掌握出入境人员中传染病的流行情况,为口岸传染病监测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2年~2004年47119名出入境人员体检结果进行整理分析。结果共检出各类疾病17552例,总检出率为37.25%。其中传染性疾病2673例,检出率5.67%;HBsAg阳性1684例,检出率为3.57%;梅毒感染者119例,检出率为0.25%;HIV感染者4例,检出率为0.01%;肺结核患者122例,检出率为0.26%。讨论3年中HIV和梅毒阳性数检出率处于稳中有升态势;HBsAg阳性数检出率呈现快速上升趋势;肺结核阳性数检出率呈现逐年攀升,迅猛增加态势。提示口岸出入境检验检疫机关应当高度重视,扩大宣传范围,严把出入境关,着重加强口岸传染病的监测管理工作,制定和实施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是控制传染病国际间传播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