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X-射线衍射仪(XRD)对陕西宝鸡出土的玉器残块的显微结构、元素和物相组成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二号墓出土玉器分析样品属单斜闪石类型中的透闪石系,其透闪石含量在85%以上.出土玉器样品应归属为青玉种类,玉料较好,属中上水平的玉料.根据我国玉器文化的历史和和田玉的矿物特征,二号墓出土玉器分析样品类似于和田玉矿物.

  • 标签: 宝鸡益门 玉器 扫描电镜能谱(SEM-EDS) X-射线衍射仪(XRD)
  • 简介:1985~1995年间,原洛阳地区文物工作队和三峡市文物工作队,先后在三峡市区西北部发掘了北朝和隋代墓葬13座,其中7座墓出有墓志和砖铭,其他器物有少量陶器和铜、铁器。这批材料有助于对该地区北朝和隋代历史的研究:

  • 标签: 三门峡市 北朝和隋代 墓葬 清理简报
  • 简介:<正>根据现有的记录,最早的墓葬是从旧石器时代中期尼安德特人开始的。尼安德特人的遗骨,虽然首先发现于德国赫切达尔附近的尼安德谷;但和他同时期的文化则发现于法国彼扎克附近莫斯特村的岩棚下,被称为“莫斯特文化”。这一文化的“绝对”年代,近些年来已公布不少;但所有数字都比过去的估计低得多。据碳14测定,其中最早的是意大利莫索里尼运河一个地点,距今为55,950±500年和叙利亚的阿尔加布地点,距今为53,000年。最晚的是法国荣纳的雷恩洞

  • 标签: 旧石器时代中期 旧石器时代晚期 墓葬
  • 简介:摘要{鉴于水文测站技术人员少,劳动强度较大,流域内植被条件良好,河水清澈含沙量小的实际情况,根据《河流悬移质泥沙测验规范》(GB50159-2015)规定的要求,对镇水文站输沙率进行间测分析,以达到精简测验方法,减轻测验强度,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间测期间用实测悬移质单样含沙量利用历年45°综合线,推求断面平均含沙量,在最大单沙及最高水位变幅范围以外,及时恢复输沙率测验}

  • 标签: 输沙率 间测 分析
  • 简介:1997年7月,我们配合安居工程的建设,在洛阳市西郊南村发掘了9座墓葬。其中春秋墓2座,战国墓2座,西晋墓4座,宋墓1座。

  • 标签: 洛阳市 南村 墓葬 随葬器物 墓室
  • 简介:本文从现存有关刘基墓葬的历史文字记载,以及刘基墓地实地考查材料,分析刘基"三十六穴墓葬"传说虚假性的主、客观因素,以较确凿证据证明文成县南田镇西陵坟前村夏山"九龙戏珠"墓地为刘基真正墓葬地.

  • 标签: 刘基 墓葬 考略
  • 简介:<正>楚墓葬制之研究,是了解楚人习俗或丧葬礼制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有的同志已从墓葬特点、随葬器物的组合、葬具等方向进行了一些综述和探讨。笔者阅后,很受启迪,试图通过楚人墓地分布、墓坑排列、墓葬结构等方面,再谈点肤浅的意见,就教于同志们。一、楚墓地分布与排列湖北江陵、当阳赵家湖、湖南长沙、河南信阳、浙川等地的楚墓调查和发掘资料表明,楚人墓地的分布和排列大多数是有规律

  • 标签: 楚墓 江陵 葬制 随葬器物 战国时期 墓葬结构
  • 简介:目前发现的匈奴大型墓葬的年代都在西汉晚期以后。匈奴大型墓葬不仅墓葬形制特殊,而且随葬品也与普通墓葬有较大差别,因此,这里有必要对其做简要介绍。匈奴的大型墓葬,是指地表有长方形或梯形土台、带墓道的规模较大的墓葬。一般将其称为贵族墓葬,是相对地表只有近圆形石头堆、无墓道的规更多还原

  • 标签: 匈奴 大型墓葬 贵族 汉朝 蒙古国
  • 简介:鹰潭宋代纪年墓葬曲利平1995年1月22日,鹰潭市夏埠乡娄家大队饭背村,发现一座墓葬并取出一批文物。从出土的文物和墓志分析,当属宋朝墓葬。出土的10件文物和墓志已移交市博物馆收藏。现简介如下:出土文物水草纹茶盏,器物完整,施黑釉,釉色亮泽。内壁饰以暗...

  • 标签: 鹰潭市 出土文物 青白瓷 墓葬 墓志 文物分析
  • 简介:试论齐国的墓葬特色张明东近十几年来,随着齐文化研究的兴起,各地考古工作的展开,积累了大量的齐国墓葬资料。目前所见齐墓除少量西周墓外,以东周墓葬为多,改变了过去在东周几个大国中,齐国墓葬资料较少的状况,为齐国葬制的研究提供了依据。齐文化类型的墓葬出土地...

  • 标签: 齐文化 东周墓葬 战国墓 棺椁制度 齐国 陪葬坑
  • 简介:<正>1983年4月下旬,江苏省文化局驻仪征化纤文物工作队,在胥浦放牛山南麓,清理了一座古墓(编号M99).墓向正南,墓室用砖砌成,四周墓壁仅留存南壁和西壁底部二层砖,长3.5米,宽1.70米.该墓规模虽不大,但出土文物颇多,共21件(照片一,图一).其中有铁制的佩剑和短刀;有铜制生活用具釜、碗、灯、镜;有充满神秘色彩的盘龙铜饰;还有玻璃器,以及化妆用的黛板和日常

  • 标签: 墓葬 东吴 腹径 底径 玻璃器 釉陶
  • 简介:唐代是墓葬壁画的一个黄金时期.山西地区虽然发现的唐代墓葬壁画不多,但其表现方法独特,涵盖的内容十分丰富,既有着承继北朝的绘画风格,同时也有唐代墓葬壁画所具有的各类表现形式,形象地描绘出了四神、星象、人物、驼马及树下老人等内容,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是唐代绘画艺术的一枝奇葩.

  • 标签: 山西 唐代 墓葬 壁画艺术 考古研究
  • 简介:在距今1720年前,辽东古老民族东胡的一支慕容鲜卑的又一支脉吐谷浑,以小小的1700帐之众,跋涉万里,横跨神州,从祖国的东北来到西北,不仅站稳了脚跟,而且创建了一个纵横数千里的强大帝国,经魏、晋、南北朝、隋、唐数朝,历十余代国王,立国350年。这样的民族,不能不说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它的历代领袖人物中,应不乏雄才大略者。

  • 标签: 弘化公主 诺曷钵 领袖人物 鲜卑族 慕容顺 慕容明
  • 简介:在辽代大中型墓葬中,多流行使用阶梯式墓道,较隋唐以来中原王朝大型墓葬中所使用的斜坡多天井墓道,有了较大的创新和发展,成为契丹政权统治阶层墓葬的一个突出特点.墓道是墓葬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经比分析较发现,辽代阶梯墓道具有形制、年代以及地域上的差异,通过对辽代阶梯墓道的考古学分析,将有助于进一步深入研究辽代高等级墓葬在类型、演变、分布、源流等问题.以往学界对辽代阶梯墓道的专门性研究较少,本文拟在较为全面收集和梳理资料的基础上,对辽代阶梯墓道的相关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索.

  • 标签: 阶梯式 辽代 墓葬 有机组成部分 中原王朝 大中型
  • 简介:摘要通过对镇水文站超声波水位计与人工水位观测对比数据分析,验证了超声波水位计观测精度完全能满足该站水位观测的要求,为今后该站实行水文自动化测报奠定了基础.

  • 标签: 益门镇 超声波水位计 对比分析
  • 简介:棺椁制度是我国埋葬制度的重要内容。棺椁最早产生于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经过商、周的发展,到春秋时已发展成为一套等级分明、规整统一的制度。棺椁制度发展到战国时期由于战争分裂动荡而被破坏,逐步走向衰微。通过对棺椁制度的产生、发展及衰落过程的考察和研究,发现:其产生之早、延续时间之长、发展之完善对我国古代丧葬制度和礼仪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 标签: 先秦时期 墓葬 棺椁 礼仪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