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目标监测,了解ICU发生医院感染及侵入导管相关感染的情况。方法对2014年1月~12月入住ICU>48h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目标监测。结果共监测住院患者440例,发生医院感染34例、38例次,感染率7.73%、例次感染率8.64%,呼吸机相关肺炎感染率12.44‰,导尿相关泌尿道感染率1.52‰,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率0。感染患者中,标本送检46份,检出病原菌41株,其中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31株),居前4位的分别为肺炎克雷伯菌(16株)、鲍氏不动杆菌(5株)、铜绿假单胞菌(5株)、大肠埃希菌(3株)。结论ICU医院感染发病率较高,侵入导管相关感染以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为主,应重点进行分析评价,并进一步有针对的采取措施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目标性监测 分析 医院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ICU医院感染目标监测,了解医院发生感染事件的现状,并为临床预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3年2月到2015年2月期间在ICU接受治疗的240例患者,对这些患者均采用目标监测,对这些患者发生感染的情况进行回顾分析。结果240例患者中有24例患者发生感染,感染率为10.0%,24例患者中有4例出现切口感染,10例出现下呼吸道感染,5例出现泌尿系统感染,还有5例患者出现了血行感染。结论通过对ICU医院进行感染目标监测,可及时的了解常见的感染类型以及感染因素,从而及时地采取措施进行预防。

  • 标签: ICU医院 感染目标性监测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更好地了解综合ICU的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及时分析相关危险因素,及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率。方法对2010年5月—2011年10月所有收住综合ICU的患者进行监测,重点对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导尿管和使用呼吸机的患者进行目标监测及分析。结果1085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72例,调整日感染例次率为6.56‰。医院感染中以下呼吸道感染居首位,共104例,构成比60.47%,其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56例,占呼吸道感染的53.85%。其次为尿路感染,共28例,其中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24例,占尿路感染的85.71%。病原菌中鲍曼氏不动杆菌占首位,其中89%为泛耐药的鲍曼氏不动杆菌。结论呼吸机、泌尿道和中心静脉等导管的使用是综合ICU医院感染发生的高危因素,需重点监控,及时发现医院感染动态,制定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从而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 标签:
  • 简介:目的了解基层医院综合重症监护室(ICU)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病情况,为制定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医院感染监测规范》中目标监测方法,对某院2012年7月-2013年6月间的综合ICU住院患者进行监测.结果共监测537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37例,感染率为6.89%,例次感染率为7.26%,日感染率为15.20‰,调整日感染率为5.05‰;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占89.74%.呼吸机相关日感染率为35.14‰;导尿管相关日感染率为0.98‰;中心静脉插管相关日感染率为0.共分离病原菌49株,其中革兰阴性菌33株(67.35%),革兰阳性菌4株(8.16%),真菌12株(24.49%).结论基层医院综合ICU医院感染控制重点是下呼吸道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感染管理涉及多个部门、多个环节,需要多部门、多学科加强合作.

  • 标签: 基层医院 重症监护室 医院感染 目标性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目标监测在抗菌药物中的合理应用,增强临床用药的合理性。方法采取2012年01月到2012年02月本院收集的256份出院病案作为监测前资料,采取2013年01月到2013年02月本院收集的378份出院病案作为监测后资料,在开展目标监测期间,采取宏观管理、修定标准、专业培训、规范术前用药及持续改进等方法,最后分析监测前后的抗菌药物应用有效控制率。结果监测前后,抗菌药物使用率、预防用药率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监测后,术前≥1d、术前0.5~1h等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率、术前无用药率与监测前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监测后,术后1~3d内、术后4~7d、>7d抗菌药物应用率与监测前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目标监测,可为临床提供更合理、科学的指导。

  • 标签: 目标性监测 抗菌药物 合理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目标监测结果,了解危险因素,并采取措施以降低医院感染率。方法采用前瞻目标监测方法对2013年7月-2014年6月入住我院重症医学科的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监测,分析监测结果,针对采取干预措施。结果2013年7月-2014年6月入住重症医学科超过24h患者共854例,发生医院感染98例次,例次感染率为11.48%,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占86.74%,感染率总体呈下降趋势;病原菌分布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79.7%,其中鲍曼不动杆菌最为常见。结论重症医学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高,根据目标监测结果及时采取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率。

  • 标签: 重症医学科 目标性监测 医院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基层综合医院ICU医院感染、三导管使用及相关感染的情况。方法对综合ICU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目标监测。结果2014年共监测ICU住院患者718例,发生医院感染40例、45例次,感染率为5.57%,例次感染率分别为6.27%;住院总日数为4496天,病人例次日感染率10.01‰,调整日感染例次率3.11‰。呼吸机相关肺炎(VAP)感染率为6.78‰(11例),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率为0,导尿管相关泌尿道感染率为0.95‰(3例)。结论综合ICU患者医院感染率高,三导管相关感染以VAP为主,需重点加强并落实相关感染防控措施。

  • 标签: ICU 医院感染 目标性 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对本院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的特点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期间本院新生儿800名进行目标监测,对其出现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数据表明,在所选新生儿中,医院感染的例数有11例,以呼吸道感染居多;从感染的病原菌来看,革兰阴性菌是导致感染的主要菌种。其中,男婴、有窒息史、住院时间在十四天以上、抗菌药物的使用实践超七天者,均是导致新生儿出现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充分了解新生儿科出现感染的相关因素,对其进行针对监测,及时发现其存在的问题,以便更好的对其进行预防控制。

  • 标签: 新生儿科 医院感染 目标性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我院普通外科Ⅰ类手术切口感染(SSI)的目标监测与分析,探讨影响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前瞻目标监测的方法,普外科负责感染控制的专职人员对普外科所有Ⅰ类手术患者切口情况进行观察,并于手术后1个月进行电话回访,了解手术切口愈合情况。结果348例次手术患者中,3例次手术部位发生感染,感染率为0.86%。结论对不同危险指数手术患者进行针对主动干预,实施全程跟踪,采取针对的措施进行目标监测,及时控制和降低危险因素,可有效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率。

  • 标签: Ⅰ手术切口 感染 危险因素 目标性监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住院患者进行多重耐药菌(MDRO)目标监测1,通过监测结果发现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控制措施。方法从宜都市中医医院2012-01-2012-12收集住院患者标本分离出所有多重耐药菌的分布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共分离出多重耐药菌81株,前三位是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医院感染的部位主要为下呼吸道感染和泌尿系感染。结论总结出了MDRO感染患者的状况,提出了有效的防控MDRO感染措施。

  • 标签: 多重耐药菌 感染 目标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术切口感染危险因数,采取干预措施,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率。方法以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甲乳外科2013年4月~6月手术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率及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并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对该科2013年7月~9月手术患者采取干预措施后进行目标监测。结果干预前手术切口感染率为2.42%,抗生素使用率为55.6%;干预后手术切口感染率为1.14%,抗生素使用率为45.5%。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年龄、手术类型、手术时间、手术性质是手术切口感染的高危因素。结论实施目标监测,加强危险因数管理,采取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率,规范抗生素合理使用。

  • 标签: 手术 切口感染 目标性监测 危险因数 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脑出血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目标监测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到2016年12月收治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常规的方法对其各项体征进行监测,观察组患者采用手术部位感染目标监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以及感染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患者手术部位感染实行目标监测可以有效的缩短患者住院的时间,降低患者感染发生的几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脑出血 手术部位感染 目标性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监测分析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1月所有出院病历的10%为调查样本,给予宏观调控,制定培训和标准,对目标检测前后抗菌药物的使用率给予比较。结果目标监测后,预防用药的使用率明显降低,针对用药的使用率明显提高,经验用药的使用率下降,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目标监测后,术前一天,0.5-1小时以及术后1-3天,4-7天和7天后的抗菌药物使用率都比监测前明显降低,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抗菌药物进行目标监测,能够改善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多部门给予综合治理会得到更好的效果。

  • 标签: 抗菌药物 合理使用 目标性监测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精神科导管相关尿路感染的情况,建立导管相关尿路感染的预防措施。方法通过回顾性调查方式了解2011年-2012年某医院精神科导管相关尿路感染情况,采取目标监测方法,对某医院精神科2013年度导管相关尿路感染进行调查。结果该医院2011年留置尿管118例,发生相关尿路感染18例,感染率15.3%;2012年留置尿管112例,发生相关尿路感染15例,感染率13.4%;2013年留置尿管130例,发生相关尿路感染9例,感染率6.9%结论通过目标监测,实施全过程管理,医院导管先关尿路感染率明显下降。

  • 标签: 精神科 医院导管相关尿路感染 目标性监测
  • 简介:目的:了解某中医院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分析危险因素,探讨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采用目标监测方法调查2014年6月~2016年5月重症监护室收治的300例患者临床资料,统计医院感染发生情况。结果:发生医院感染91例,感染发生率为30.33%;其中呼吸机使用率、泌尿道插管使用率及中心静脉插管使用率分别为68.76%、61.32%、51.03%;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为15.62%,导尿管相关泌尿道感染率为12.31%,中心静脉置管相关血液感染率为15.32%。共分离出菌株100株,医院感染居首位的病原菌为鲍曼不动杆菌,占比为31.23%。结论: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发生率高,加强感染目标监测,针对感染危险因素采取有针对的预防措施,降低医院感染发生。

  • 标签: 中医院 重症监护病房 医院感染 目标性监测
  • 简介:重症监护室(ICU)中的患者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我院2008年基线调查的数据显示,ICU的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2.81%,明显高于全院的平均医院感染发生率2.41%。研究资料表明,目标监测较全面综合监测更能准确、有效地反映医院感染的实际发生情况,为有效地采取医院感染控制措施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 标签: 医院感染 重症监护室 监测结果 感染目标 全面综合性监测 感染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重耐药菌的监测方式,为护理管理提供策略,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以我院2013—2015年检出的859例多重耐药菌患者为对象,院感科专职人员对所有患者的资料以及病原体和标本类型等进行收集和整理,并对其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对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反馈及处理。结果我院859例多重耐药菌患者,其中以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菌株为主,其次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主要分布在下呼吸道及泌尿道。结论在护理过程中应不断提高对多重耐药菌的监测工作加大监测力度,充分发挥监测作用,同时提高护理管理力度,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 标签: 目标性监测 多重耐药菌 感染 护理对策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