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讨新生儿眼底筛查及其眼底疾病高危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2016年6月本院11270例新生儿眼底筛查情况,根据儿科指征将新生儿分为早产儿组(n=716)、高危儿组(n=831)和正常儿组(n=9723),比较三组研究对象的眼底疾病情况。结果:检出眼底异常占13.55%(1527/11270),早产儿组眼底异常检出率为16.48%(118/716),高危儿组为17.57%(146/831),正常儿组为12.99%(1263/9723),早产儿组及高危儿组眼底异常检出率均高于正常儿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机械通气和自然分娩是致使新生儿出现视网膜出血的高危因素(OR=1.754、3.263,P〈0.05)。结论:新生儿眼底病变呈多样性且具有严重危害性,经眼底筛查可及时发现,对高危因素强加干扰,为挽救新生儿的视力甚至生命赢得宝贵的时间。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免散瞳眼底照相在眼底疾病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464例常规体检者免散瞳眼底照相的结果,分析常见眼底疾病在免散瞳眼底照相检查中的检出率,进一步了解各种眼底疾病发病有无年龄相关因素。结果眼底照相检查主要发现视网膜动脉硬化51例占3.48%,高度近视样改变50例占3.42%,视网膜硬性渗出灶26例占1.76%。发病年龄特点≦40岁人群发病率较低,以高度近视为主;≧60岁发病率高,以视网膜动脉硬化为主。结论免散瞳眼底照相无创、可靠、便捷,易于接受,图片客观清晰地记录眼底后极部视网膜形态学变化,在常规体检者中,开展免散瞳眼底照相检查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基于眼底彩色照相的常见眼底疾病六分类智能辅助诊断轻量化模型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研究。采集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眼科医院和浙江省数理医学学会智能眼科数据库的2 400张彩色眼底像数据集,该数据集经脱敏处理及眼底病专科医师标注,包括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青光眼、视网膜静脉阻塞、高度近视、老年性黄斑变性、正常眼底像各400张。训练时使用迁移学习方法,将经典分类模型VGGNet16、ResNet50、DenseNet121和轻量化分类模型MobileNet3、ShuffleNet2、GhostNet在ImageNet数据集上训练获得的参数迁移到六分类常见眼底疾病智能辅助诊断模型作为初始化参数,进行训练并获得最新模型。选取临床患者彩色眼底像1 315张作为测试集。评价指标包括灵敏度、特异性、准确度(Accuracy)、F1-Score和诊断试验的一致性(Kappa值);比较不同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以及曲线下面积值。结果与经典分类模型比较,3种轻量化分类模型的储存大小和参数量均显著降低,其中ShuffleNetV2平均每张识别时间较经典分类模型VGGNet16快438.08 ms。3个轻量化分类模型的准确度均>80.0%;Kappa值均>70.0%,具有显著一致性;对正常眼底图像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F1-Score均≥98.0%;宏观F1分别为78.2%、79.4%、81.5%。结论基于眼底彩色照相的常见眼底疾病智能辅助诊断轻量化模型识别准确率高、速度快;储存大小和参数量均较经典分类模型显著降低。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类型血液病的眼底改变,为临床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断、病情及病程的推测寻找依据。方法选取自2007年2月至2011年5月在我院门诊或病房诊断为血液病的患者32例,缺铁性贫血8例,再障性贫血6例,白血病9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9例。观察患者眼底镜表现及其相对特征性。结果贫血眼底改变包括眼底呈现苍淡色调,视乳头及视网膜轻度水肿,视网膜静脉颜色接近动脉颜色,视网膜呈火焰状、线条状、圆点状及不规则形和内界膜下出血,并有棉絮状或结节状渗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眼底改变视网膜出现大小不一,间断的出血斑点,可见到新鲜的与褪色的陈旧性出血灶交错存在现象;白血病眼底改变视网膜前或视网膜下出血主要特点是有白芯出血,视网膜出血、渗出,眼底小动脉管径或扩张,但以静脉改变为主,可有静脉迂曲、扩张。结论血液病的眼底改变大部分具有相对特征性,主要表现为眼底的出血、渗出,视神经乳头水肿,血管改变。这些改变对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断、病情及病程的推测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简介:摘要环状RNA(circRNA)是一类通过反向剪接生成的新的内源性非编码RNA,具有miRNA"海绵"、调节转录和剪接、调节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等功能。最近的研究表明,circRNA在视网膜微血管功能障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老年性黄斑变性、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所致眼病和眼部恶性肿瘤等眼底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病理状态下,circRNA的差异性表达改变了相应基因的转录和翻译,从而改变细胞的活性和功能。CircRNA可能成为眼底疾病新的标志物和预后指标,其靶向干预也可能成为眼底疾病潜在的治疗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眼底方向异常对临床疾病的指示作用,并评估先进眼底成像技术在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1月至2024年5月期间的眼科患者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接受全面的眼科检查,包括视力、眼压、裂隙灯检查,以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和眼底荧光造影。对照组则只进行视力、眼压和裂隙灯检查。结果:实验组的眼底图像分析评分和功能检测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眼底成像技术能够更准确地检测眼底异常,并对潜在疾病提供早期指示。结论:眼底方向异常具有显著的临床指示作用。先进的眼底成像技术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和眼底荧光造影显著提高了眼底检查的准确性和敏感性,能够有效支持临床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帮助医生及时发现潜在疾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