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 了解住院患者分离的纹带棒状杆菌耐药特点及感染现状。方法 分别留取2020年6-9月住院患者标本及环境采样标本中分离的纹带棒状杆菌50株和2株,使用MALDI-TOF MS质谱仪进行鉴定,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体外药敏试验,应用Biotyper 3.0软件的聚类分析功能进行菌株同源性分析,对患者病例资料整理汇总。结果 52株菌株经质谱仪鉴定均为纹带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striatum)。药敏试验显示,50株纹带棒状杆菌对青霉素、头孢吡肟、头孢噻肟、美罗培南、环丙沙星、克林霉素的耐药率>90%,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的敏感性为100%。同源性分析表明,老年病科菌株与其他组菌株有明显差异,神经外科呼吸道标本菌株与呼吸机院感采样菌株同源性较高。结论 纹带棒状杆菌在使用广谱抗生素、介入性治疗、长期住院的老年患者中存在感染风险,并可导致交叉感染、院内传播。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纹带棒状杆菌的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方法,探讨临床分离纹带棒状杆菌的种群结构和遗传进化关系。方法筛选出7个管家基因(gyrA、gyrB、hsp65、sodA、secA1、rpoB、16S rRNA),设计引物并进行PCR扩增和测序,测序所得序列通过SeqMan 软件进行拼接。采用DnaSP 5.10.01软件、Splits tree 4.14.2软件对管家基因的多样性及基因重组特征进行评价;采用MEGA 7.0.14软件基于序列型别(ST)采用M-L法构建系统发育树,采用BioNumerics软件基于ST特征值构建最小生成树,并用eBURST软件分析ST间遗传进化关系。结果所选的7个位点在所有试验菌株中均获得了预期的扩增产物;Splits tree表明所有纹带棒状杆菌的聚类一致,提示基因重组是推动纹带棒状杆菌进化的潜在动力;MLST将344株纹带棒状杆菌分成72个STs,85.7%的菌株形成克隆复合体(CC)结构,CC19形成了优势克隆复合体,但包含菌株数最多的ST为该克隆复合体中的ST16。ST具有一定的地域聚集性且与分离年份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我国纹带棒状杆菌呈现高度的遗传多样性,CC19为优势克隆复合体。本研究建立的MLST分型方案可用于纹带棒状杆菌的分型,但尚需优化改进。
简介:摘要目的对广东省2株C. diphtheriae白喉棒状杆菌进行精准鉴定与分析。方法通过API Coryne棒状杆菌生化卡对2010年广州和2020年珠海分离的C. diphtheriae进行生化及质谱鉴定;利用Illumina平台进行测序,CLC软件拼接,JSpeciesWS线上工具进行平均核苷酸同源性识别;BLASTN进行narKGHIJ和tox基因检测,使用MEGA-X构建wgSNP系统发育进化树。结果GD-Guangzhou-2010为Belfanti型,GD-Zhuhai-2020为Gravis型。棒状杆菌种间ANI值计算结果显示,GD-Guangzhou-2010与C.belfantii间ANIb=99.61%,GD-Zhuhai-2020与C. diphtheriae间ANIb=97.64%。BLASTN结果显示,GD-Guangzhou-2010硝酸盐还原基因narKGHIJ均为阴性且未携带tox基因,GD-Zhuhai-2020硝酸盐还原基因narKGHIJ均为阳性,未携带tox基因。C. diphtheriae的wgSNP进化树显示两个主要进化分支,第一个分支包含所有Mitis型和Gravis型以及GD-Zhuhai-2020,第二个分支包含所有的C.belfantii、C.diphtheriae subsp. lausannense分离株及GD-Guangzhou-2010。结论广东省成功分离鉴定出两株非产毒性C. diphtheriae,系统发生树提示GD-Guangzhou-2010和GD-Zhuhai-2020位于两个不同的进化分支。
简介:摘要目的早期明确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脓液中是否感染棒状杆菌,并根据结果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法指导早期临床抗菌用药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7年3月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乳腺中心诊治并随访资料完整的患者共42例,应用PCR方法检测患者脓液中的棒状杆菌。阳性组患者治疗方法分别为单纯抗生素、抗生素+激素及单纯激素,阴性组患者治疗方法分别为抗生素+激素及单纯激素。观察不同组别患者的术后复发率及治愈率。结果治疗感染棒状杆菌的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的抗生素方案包括短效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及长效抗分枝杆菌三联药物。42例患者,PCR检测脓液明确棒状杆菌阳性21例,术后复发率23.5%。单纯抗生素组、抗生素+激素组及单纯激素组对感染棒状杆菌的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间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94,P=0.036)。PCR检测棒状杆菌阴性21例,术后复发率16.7%,抗生素+激素组及单纯激素组对无细菌感染的GM患者间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29,P=0.719)。结论GM患者及早发现棒状杆菌的感染对临床指导亲脂抗生素的应用有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纹带棒状杆菌所致呼吸道感染的耐药性及其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21年03月至2023年03月我院50例纹带棒状杆菌感染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对其临床资料、科室分布以及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纹带棒状杆菌在行呼吸机或气管插管(88.00%)、肺部感染(80.00%)、60岁以上(72.00%)、男性(64.00%)患者中占比最多;纹带棒状杆菌感染患者科室分布中,呼吸科占比44.00%,神经内科占比14.00%,神经外科占比18.00%,ICU科占比24.00%;纹带棒状杆菌的药敏试验显示,其对环丙沙星(90.00%)、克林霉素(84.00%)、青霉素(74.00%)、庆大霉素(72.00%)的耐药性较高。结论:纹带棒状杆菌可引起呼吸道感染疾病,在呼吸疾病中分布较广,万古霉素、利福平的耐药性较低,临床可结合药敏实验结果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用药治疗。
简介:摘要IgG4相关性疾病是一种免疫介导的慢性炎症伴纤维化疾病,多种疾病或感染可出现类似的临床表现和血清IgG4浓度升高,导致误诊或漏诊。本文报道1例以肺内病变伴胸腔积液起病,之后发现合并纹带棒状杆菌肺部感染的IgG4 相关性疾病病例。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解脲棒状杆菌与尿液中磷酸铵镁结晶形成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方法选取磷酸铵镁结晶阳性患者尿液进行细菌培养,对于细菌构成进行分析,在新鲜不存在细菌和不具有其他有形成分尿液中放置解脲棒状杆菌施行培养,利用显微镜对于尿液中磷酸铵镁结晶现象加以观察。结果一共45例尿液样本中检测出磷酸铵镁结晶,其中25例通过细菌培养结果阳性,其中10例培养出两种病原菌,解脲棒状杆菌7株,肠球菌9株,白念珠菌2株,存在肺炎克雷伯菌4株,存在铜绿假单胞菌2株,存在奇异变形杆菌5株以及大肠埃希菌4株;在不具有磷酸铵镁结晶解脲棒状杆菌培养液中显示磷酸铵镁结晶初形,主要为没有成形的羽毛状结晶,同时可见洋信封状、立方体以及方柱状结晶。结论特定人群泌尿系统感染和感染性结石患者中,解脲棒状杆菌属于其主要病原菌。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老年下呼吸道痰液纹带棒状杆菌阳性患者的易感因素,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192例下呼吸道痰液检出纹带棒状杆菌老年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计算纹带棒状杆菌检出率,并对感染组(102例)与定植组(90例)患者的易感因素及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2019年1—12月送检合格下呼吸道痰标本8 976例,72例(0.8%)检出纹带棒状杆菌;2020年1—12月送检合格下呼吸道痰标本5 877例,134例(2.3%)检出纹带棒状杆菌;2021年1—6月送检合格下呼吸道痰标本4 039例,121例(3.0%)检出纹带棒状杆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93,P<0.01);其中老年患者纹带棒状杆菌检出率分别为0.6%(57/8 976)、1.4%(81/5 877)和1.9%(78/4 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57,P<0.01)。感染组患者高龄、入住重症医学科、营养不良、应用激素、联合应用抗菌药物、有创机械通气、纤维支气管镜、咳嗽反射减弱、基础疾病等方面的发生率均高于定植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感染组和定植组患者治疗临床有效率分别为41.2%(42/102)和48.9%(44/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25例(24.5%)患者根据药敏结果治疗纹带棒状杆菌,与无药敏结果治疗患者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68.0%(17/25)和32.5%(25/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4,P<0.01);未治疗组的临床有效率低于定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2,P<0.05)。结论老年患者纹带棒状杆菌检出率高并呈逐年增加趋势,感染者通常存在多种易感因素,未采取有效治疗措施可导致不良结局。在临床工作中,需关注且减少纹带棒状杆菌易感因素,正确解读病原学报告并采取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
简介:摘要: 随着规模化养鸡业的迅速发展,鸡大肠杆菌病的发生和流行日益严重,几乎遍布所有的商业鸡场,给养鸡业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为了预防该病的传染,作者制备了鸡大肠杆菌病灭活疫苗。制备了氢氧化铝胶佐剂和培养基,鸡大肠埃希氏菌的菌液培养、纯粹检验、活菌计数、灭活及无菌检验。鸡大肠埃希氏菌病灭活疫苗:经无菌检验为阴性;经物理性状检验为:静置后上层是淡黄色的澄明液体,下层为灰白色沉淀,振荡后呈均匀混浊液;经鸡安全检验结果为安全;经鸡效力试验有效。本病无论是药物预防还是疫苗的生物防治,都不是防治此病的根本方法。要想减少或者杜绝大肠杆菌病的发生率,必须采取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环境卫生、严格消毒等综合防治措施才行。鸡大肠埃希氏菌病灭活疫苗的制备,以及疫苗的无菌检验、物理性状检验、安全检验、效力检验等,其结果符合兽用生物制品检验的有关规程。该疫苗是安全有效的。鸡大肠杆菌灭活疫苗为免疫预防该病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简介:摘要为探讨糖尿病患者足趾感染的病因,采用微生物形态学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对2021年9月海南省人民医院的1例老年糖尿病患者足趾伤口分泌物培养分离出的白喉棒状杆菌溯源分析,为临床感染诊断提供参考。通过革兰染色、Albert法染色镜检、VITEK 2 Compat鉴定仪和MALDI-TOF MS质谱仪鉴定结合16S rRNA基因序列溯源分析,同时开展tox毒力基因检测。结果显示分离菌株镜检为革兰阳性杆菌,有异染颗粒,可发酵大多数糖类,符合白喉棒状杆菌生物学特性;16S rRNA序列与白喉棒状杆菌标准菌株Corynebacterium diphtheriae NCTC 11397T(GenBank登记号:MW682323.1)同源性为100%;tox毒力基因阴性。本研究结果为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准确鉴定非产毒白喉棒状杆菌奠定了基础,同时为临床认识非产毒白喉棒状杆菌的感染风险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