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测量成人下颌磨牙后区大小并分析其与第三磨牙状态的关系。方法采用CBCT对86例成年骨性Ⅰ类均角患者根据第三磨牙状态进行分组,从三维方向对右侧下颌磨牙后间隙进行测量。在水平面上沿POL线(第一磨牙与第二磨牙颊尖连线)测量下颌平面(以及从下颌平面向根方2 mm的平面)处第二磨牙牙冠到升支前缘的最短距离。牙根层面的测量以釉牙骨质界为参考,在其根方2、4、6、8、10 mm的水平面上沿POL线测量第二磨牙牙根与下颌骨舌侧内层骨皮质的最短距离。结果无第三磨牙组、正常萌出组、水平阻生组、近中阻生组、垂直阻生组牙冠部的远移可用间隙均大于根部;在所有的测量平面上,正常萌出组和垂直阻生组的可利用间隙都不小于无第三磨牙组、水平阻生组、近中阻生组。结论成年骨性Ⅰ类均角患者的下颌磨牙远移,应更多地考虑下颌磨牙后舌侧骨皮质的影响,而参考CBCT比二维影像资料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另外,下颌第三磨牙的萌出、阻生状态也会对下颌磨牙远移产生不同影响。
简介:目的评价正畸拔除第二前磨牙对第三磨牙萌出角度和萌出间隙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1月至2010年7月在济南市口腔医院正畸科行直丝弓正畸治疗的41例安氏I类错牙争青少年患者,所有患者第二前磨牙及第二磨牙完全萌出,第三磨牙牙冠已形成但均未萌出。按治疗方法分为拔牙组(21例,均拔除4个第二前磨牙)和非拔牙组(20例)。在治疗前后分别拍摄全口曲面断层片,测量第三磨牙的倾斜角度和萌出间隙。结果治疗前后上、下颌第三磨牙萌出间隙的增加值拔牙组大于非拔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上颌第三磨牙萌出角度的增加值拔牙组大于非拔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下颌第三磨牙萌出角度的增加值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畸拔除第二前磨牙可以增加上、下颌第三磨牙的萌出间隙,并使上颌第三磨牙萌出角度更加直立。
简介:摘要下颌第三磨牙阻生率较高,约占52%。阻生的下颌第三磨牙常因反复冠周等炎症,第二磨牙远中龋、食物嵌塞,下颌关节紊乱、颌骨囊肿、正畸及修复等需要及时拔除。由于下颌第三磨牙所处的解剖部位特殊,后有强大的下颌升支、前有第二磨牙阻挡,其冠根变异较大,视野不清等,于致拔除操作困难。拔除这类牙以往占时间较长,出血多、创伤大,断根历时更长。术后局部肿胀,开口受限,干槽症较其他牙常见。要避免术后并发症,首先就要减少创伤,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唾液浸蚀暴露的骨面。术前仔细地了解评估阻力,掌握消除阻力的技术技巧,术者采用高速涡轮牙钻的准确切割加双骨凿的旋转力及轻击力,能短时高效消除邻牙阻力、冠根阻力、骨阻力,在结合增隙挺拔技巧使得拔牙时间大大减少,从而减少减轻术后并发症,实现省时、省力、顺利、安全拔除下颌阻生第三磨牙。
简介:目的通过数字全景片调查第三磨牙萌出情况并分析其规律。方法对600张第三磨牙皆存的全景片中第三磨牙的萌出情况进行双盲评定并分析。结果上下颌第三磨牙各1200个。正常萌出情况:上颌965(80.42%)个,下颌489(40.75%)个,上颌正常萌出率高于下颌(x^2=39.67,P〈0.01)。阻生情况:上颌235(19.58%)个,下颌711(59.25%)个。在阻生程度和方向上,上颌以高位阻生(59.15%)和垂直阻生(67.66%)最多见,下颌以中位阻生(75.11%)和近中阻生(34.88%)为主。同名牙萌出状态间具有对称性。结论上颌第三磨牙正常萌出率高于下颌。上颌第三磨牙以近中和高位阻生最多见,下颌以垂直和中位阻生为主。同名牙萌出状态间具有对称性。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第三磨牙在年轻恒磨牙缺失时,根据患者不同临床情况,及患者不同需求选择不同的第三磨牙处置对策,以获取最佳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可就诊 12 ~ 28 岁恒牙严重缺损或早失的患者,根据患者临床情况和和患者不同的需求采用不同的方法处理第三磨牙的情况加以报告,提供临床思路。结果:准确客观的判断第三磨牙生长发育及与患者良好沟通、采取相对合理治疗手段、尽可能保存第三磨牙,均可取得较好临床效果。结论:第三磨牙在现代人体中已经属于退化的器官,除其存在引起冠周炎及间隙感染等病变引人关注外,其潜在的功能少有人去注意和研究,本作者收集年轻恒磨牙缺失病例中,合理利用第三磨牙潜能,减少修复体单位,提供新的临床修复思路。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特点及操作方法。方法对2014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的特点及操作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拔牙时间10~45min,平均20min,拔牙功能率100%。拔牙后有局部轻度肿胀,疼痛张口受限,经消炎药物2~3天症状消失,无邻牙损伤术后出血及干槽症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制定手术方案的使手术的每个环节和步骤都具有针对性,提高手术动作的效率,尽力减小创伤,预防并发症,最终保障手术成功。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正畸治疗中拔除下颌第二前磨牙对第三磨牙位置的影响。方法选择36例存在下颌第三磨牙的青少年患者,将其分为拔除下颌第二前磨牙组(18例)和非拔牙组(18例),通过术前术后曲面断层片对患者下颌第三磨牙位置变化进行测量分析。结果拔牙与非拔牙组术前术后第三磨牙位置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与非拔牙组相比,拔牙组下颌第三磨牙萌出间隙增大,第三磨牙长轴与平面的交角变化量大。结论拔除第二前磨牙进行正畸治疗能增大第三磨牙萌出间隙,使第三磨牙更加直立,有利于第三磨牙的正常萌出。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第三磨牙在年轻恒磨牙缺失时,根据患者不同临床情况,及患者不同需求选择不同的第三磨牙处置对策,以获取最佳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可就诊 12—28岁恒牙严重缺损或早失的患者,根据患者临床情况和和患者不同的需求采用不同的方法处理第三磨牙的情况加以报告,提供临床思路。结果 准确客观的判断第三磨牙生长发育及与患者良好沟通、采取相对合理治疗手段、尽可能保存第三磨牙,均可取得较好临床效果。 结论 第三磨牙在现代人体中已经属于退化的器官,除其存在引起冠周炎及间隙感染等病变引人关注外,其潜在的功能少有人去注意和研究,本作者收集年轻恒磨牙缺失病例中,合理利用第三磨牙潜能,减少修复体单位,提供新的临床修复思路。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第三磨牙在年轻恒磨牙缺失时,根据患者不同临床情况,及患者不同需求选择不同的第三磨牙处置对策,以获取最佳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可就诊 12—28岁恒牙严重缺损或早失的患者,根据患者临床情况和和患者不同的需求采用不同的方法处理第三磨牙的情况加以报告,提供临床思路。结果 准确客观的判断第三磨牙生长发育及与患者良好沟通、采取相对合理治疗手段、尽可能保存第三磨牙,均可取得较好临床效果。 结论 第三磨牙在现代人体中已经属于退化的器官,除其存在引起冠周炎及间隙感染等病变引人关注外,其潜在的功能少有人去注意和研究,本作者收集年轻恒磨牙缺失病例中,合理利用第三磨牙潜能,减少修复体单位,提供新的临床修复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