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科护理照顾模式在社区多病共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从而对多病共存患者自护能力及生存质量进行评估。方法选择2017年2月到2018年2月社区多病共存患者90例分为两组,每组45例。选择患者的时候都是随机进行的,并且征得了患者家属的同意。按照护理模式的差异将90例社区多病共存患者划分对照组、实验组两个小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按照全科护理照顾模式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护理,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护能力(量表选用ESCA)与生存质量(量表选用WHOQOL-BREF),从而判断全科护理照顾模式在社区多病共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实
简介:摘要:目的:随着人口老龄化和慢性疾病的增多,多病共存已成为老年患者面临的普遍问题。多病共存患者往往需要同时接受多种疾病的诊疗,这不仅增加了治疗难度,还可能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探讨社区医院全科病房护理干预对多病共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旨在通过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评估其对多病共存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全科病房护理干预措施,包括疾病知识教育、康复指导、心理支持等;对照组则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时间为3个月。结果:1. 实验组与对照组基线资料比较: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疾病种类、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 实验组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提高:实验组在干预后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四个维度上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社区医院全科病房护理干预对多病共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通过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提升,这主要得益于有效的疾病知识教育、康复指导和心理支持等方面的护理服务。因此,对于多病共存患者,社区医院全科病房护理干预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有效治疗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1.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2. 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3. 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4. 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方法:1. 健康评估: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健康评估,包括疾病史、用药史、生活习惯等,以便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2. 药物管理:合理使用药物,避免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同时,定期评估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3. 饮食与运动: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营养状况,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以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和预防并发症。4. 心理护理:关注患者的心理需求,提供情感支持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心态。5. 家庭护理指导:向家属传授护理知识和技能,提高家属的护理能力,确保患者得到有效的家庭护理。结果:经过综合护理管理,本组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平均住院日缩短,医疗费用减少,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老年内科多病共存患者的综合护理管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注重心理护理和家庭护理指导,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同时,综合护理管理还能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减轻经济负担,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因此,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上海市静安区社区就诊的多病共存老年患者的病种构成及特点,为建立和优化基于社区的老年人多病共存慢性病管理模式提供依据。方法于2020年4月13日,通过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从静安区北、中、南各选取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并从其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导出2017年1月2日至2018年12月29日全部门诊诊疗数据,依据多病共存纳入排除标准,获取研究数据,运用SPSS 22.0软件进行多病共存单病种疾病谱和组合疾病谱分析,通过χ2检验描述组间差异。结果(1)就诊的68 147例60岁以上老年患者中患2种及以上慢性病者43 953例,多病共存占64.5%。(2)总患病人数前5位的慢性疾病是高血压、慢性缺血性心脏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和脑血管病,也是多病共存核心构成病种。(3)男性与女性多病共存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15.276,P<0.01),女性多病共存发生率更高(Ref=男性,OR=1.152,P<0.01)。(4)不同年龄组人群多病共存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48.547,P=0.001),年龄越高具有2种及以上多病共存情形的发生率越高(Ref=60~69岁组,70~79岁组OR=1.629,P<0.01;≥80岁组OR=2.686,P<0.01)。(5)4种慢性病共存时,男性泌尿系统疾病和女性关节疾病进入前5序位,5种慢性病共存时,女性睡眠障碍进入前5序位。≥80岁患者5种慢性病共存时,前5序位组合病种中不再有糖尿病。结论上海市静安区老年患者中,女性和高龄患者多病共存情况显著,高血压仍是社区老年人慢性疾病管理的重点,不同特征人群具有差异性的多病共存特征;建议提高多病共存组合外的病种处置能力,建立社区老年人慢性病精准防控机制。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上海市静安区社区就诊的多病共存老年患者的病种构成及特点,为建立和优化基于社区的老年人多病共存慢性病管理模式提供依据。方法于2020年4月13日,通过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从静安区北、中、南各选取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并从其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导出2017年1月2日至2018年12月29日全部门诊诊疗数据,依据多病共存纳入排除标准,获取研究数据,运用SPSS 22.0软件进行多病共存单病种疾病谱和组合疾病谱分析,通过χ2检验描述组间差异。结果(1)就诊的68 147例60岁以上老年患者中患2种及以上慢性病者43 953例,多病共存占64.5%。(2)总患病人数前5位的慢性疾病是高血压、慢性缺血性心脏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和脑血管病,也是多病共存核心构成病种。(3)男性与女性多病共存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15.276,P<0.01),女性多病共存发生率更高(Ref=男性,OR=1.152,P<0.01)。(4)不同年龄组人群多病共存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48.547,P=0.001),年龄越高具有2种及以上多病共存情形的发生率越高(Ref=60~69岁组,70~79岁组OR=1.629,P<0.01;≥80岁组OR=2.686,P<0.01)。(5)4种慢性病共存时,男性泌尿系统疾病和女性关节疾病进入前5序位,5种慢性病共存时,女性睡眠障碍进入前5序位。≥80岁患者5种慢性病共存时,前5序位组合病种中不再有糖尿病。结论上海市静安区老年患者中,女性和高龄患者多病共存情况显著,高血压仍是社区老年人慢性疾病管理的重点,不同特征人群具有差异性的多病共存特征;建议提高多病共存组合外的病种处置能力,建立社区老年人慢性病精准防控机制。
简介:摘要:目的:1.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2. 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3. 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4. 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方法:1. 健康评估: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健康评估,包括疾病史、用药史、生活习惯等,以便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2. 药物管理:合理使用药物,避免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同时,定期评估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3. 饮食与运动: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营养状况,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以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和预防并发症。4. 心理护理:关注患者的心理需求,提供情感支持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心态。5. 家庭护理指导:向家属传授护理知识和技能,提高家属的护理能力,确保患者得到有效的家庭护理。结果:经过综合护理管理,本组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平均住院日缩短,医疗费用减少,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老年内科多病共存患者的综合护理管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注重心理护理和家庭护理指导,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同时,综合护理管理还能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减轻经济负担,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因此,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医养结合护理模式对多病共存老年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便利选取云南省某三级综合医院收治的72例多病共存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予以医养结合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变化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研究组的SAS、SDA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多病共存老年患者应用医养结合护理模式,通过实施心理护理、康复运动、环境干预等多种方式,能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老年多病共存患者的护理需求,并以护理需求为导向,制定医养结合全方位照护模式。方法:选取某养老中心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入住的100例老年多病共存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住院病人护理需求调查表》对患者的护理需求进行调查,依据患者护理需求制定医养结合全方位照护模式措施,统计实施护理措施前后患者的生存质量及衰弱状况变化。结果:老年多病共存患者的护理需求以护士协助各种活动、服药时护理人员能够从旁指导、护士经常巡视病房、亲人能够陪伴及探视、临床操作时征得自身同意、在接受用药、治疗或检查过程中,医护人员能让本人参与决定及护理人员对患者的态度方面和护理环境改善多个方面为主。采用医养结合全方位照护模式护理后患者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的生存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护理前(P<0.05);护理后患者自然体质量下降、步行速度慢、握力低、躯体活动量低、自诉疲乏符合患者及衰弱程度均显著低于护理前(P<0.05)。结论:老年多病共存患者在护理中应注重患者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与归属、自尊、自我实现及护理态度和护理环境多个方面的护理需求,以护理需求构建医养结合全方位护理模式有助于改善老年多病共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的衰弱程度,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