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渔业是福建重要的经济产业,经过40多年来的高速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但福建渔业目前存在诸多的问题,如集约化程度低、资源浪费、生产效率低、环保、劳动力老龄化严重等、缺乏水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等,制约了行业的发展。把把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机器人等领域技术应用于水产养殖业,开发智慧渔业专家管理系统。借助传感器,利用物联网技术,采集环境、生物、操作等相关参数,为养殖者决策提供精确信息,实现饲料、渔药的精准投放,设备智能化运行。运用信息化技术,完整、准确地采集相关信息, 通过云计算和大数据分析,为不同层级管理决策提供基础支撑。实现用机器代替人工劳力、电脑代替人脑管理,从而提高福建水产养殖行业管理水平。

  • 标签: 智慧渔业 大数据 物联网 自动化 效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松材线虫是林业松树检疫性病害,当其侵染林区以后,除治难度大,故而被叫作松树癌。目前对这种病已有很多相关研究,不过并未得到控制。本文就福建松材线虫致病性研究与和防控策略分析展开,发现不同地理来源的松材线虫致病力有差别,而且不同地理来源的松材线虫杂交后,致病力也会发生变异。

  • 标签: 松材线虫 致病性 防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福建霍乱发生规律以及霍乱弧菌在水体和海产品中的污染情况进行分析,使霍乱防治在实施时获得有效依据。方法:监测2019年-2020年福建中医疗机构门诊中患有腹泻病的人员,霍乱监测点需在5月-12月同时进行水体监测以及海产品监测。结果:腹泻病人登记总量为20920人,检测粪便标本总量为10500份,其中检测率50.19%。在检测中,检测率比较高的为宁德市、泉州市、厦门市、龙岩市。海产品总共检测份数为72898份,其中O139群霍乱与O1群霍乱实际检测株数为109株,阳性率达到0.149%,在不同类型的海产品中,两栖类最高,达到了2.980% 。水体监测总量为68370份,其中O139群霍乱与O1群霍乱实际检测株数为67株,总阳性率0.097%,其中江河水域当中阳性率最高,达到了0.280%,最低的为池塘水体和医院排污水。结论:为保证福建霍乱监测整体效果,需加强对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性培训,促进工作人员在检测水平上的不断提升。并且在采集标本过程中,应体现出标本针对性。

  • 标签: 福建省 霍乱监测结果 海产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福建感染科护士核心能力现状并分析相关因素,为感染科护士的分层培训、考核等提供量化依据,同时为感染科护理人力资源管理及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2019年8~9月福建二级甲等及以上医院的感染科护士419名,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中国护士核心能力量表对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419名福建感染科护士核心能力总分(145.21±41.74)分,核心能力7个维度中,伦理与法律实践得分(2.72±0.80)分,其次为评判性思维和科研能力(2.68±0.73)分,临床护理、教育与咨询得分最低,分别为(2.57±0.80)分、(2.54±0.84)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护龄、技术职称对护理核心能力评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护龄、技术职称是影响护士核心能力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福建感染科护士的核心能力中等,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应着重加强教育与咨询及临床护理能力的培养。

  • 标签: 感染科 护士核心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掌握福建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情的流行现状,为开展控制评价工作提供依据。方法2019年,在福建36个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县(市、区)的所有病区村,调查改水情况、生活饮用水氟含量和当地8 ~ 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情况,抽取25岁及以上成人调查尿氟含量及氟骨症病情。结果共调查153个病区村,所有病区村均改水,改水工程末梢水氟含量范围为0.00 ~ 1.05 mg/L,合格率为100.00%(153/153);改水工程正常运转率为95.42%(146/153);8 ~ 12岁儿童氟斑牙检出率为2.72%(76/2 789),氟斑牙指数为0.07;不同年龄、不同人口受益率地区的儿童氟斑牙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成人(n = 3 765)尿氟几何均值为0.80 mg/L;成人氟骨症检出率为2.00%(6/300)。结论福建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情防治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仍需进一步完善改水。

  • 标签: 饮用水 氟中毒,牙 改水工程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福建、市、三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碘缺乏病实验室的外质量控制(简称质控)考核结果,促进各级实验室检测能力的提升。方法2019年福建1个省级和9个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碘缺乏病实验室参加了尿碘、盐碘和水碘外质控盲样考核;84个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碘缺乏病实验室参加了尿碘、盐碘外质控盲样考核。收集各项外质控考核结果并采用描述性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市级碘缺乏病实验室的尿碘、盐碘和水碘考核合格率均达到100.0%(10/10);县级碘缺乏病实验室尿碘考核合格率为96.4%(81/84),盐碘考核合格率为100.0%(84/84)。结论福建、市、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碘缺乏病实验室的整体检测能力维持在较高水平,部分县级碘缺乏病实验室尿碘检测能力仍需提高。

  • 标签: 实验室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20年夏季福建宁德港地区(宁德港)鼠形动物携带汉坦病毒基因特征及遗传进化关系。方法夹夜法采集宁德地区鼠类,提取鼠形动物肺组织RNA,用汉坦病毒检测试剂盒对样本进行检测,阳性样本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对序列进行相似性、遗传与变异等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共捕获鼠形动物112只,汉坦病毒阳性率为6.25%(7/112),其中包括褐家鼠5只,黄胸鼠2只;对阳性样本测序,获得2条汉坦病毒的基因全序列(分别命名为:FJ35和FJ36,GenBank登录号:MW449188~MW449193),全基因组序列均来自雄性褐家鼠;序列比对发现该样本所携带病毒属于汉坦病毒基因型汉城病毒(SEOV),与山东汉坦病毒分离株JX20140581和LZSF21之间核苷酸相似性较高为99%;采用最大似然法构建系统发育树发现该阳性样本所携带病毒属于S3亚型,与浙江、山东以及东北地区汉坦病毒分离株Z37、LZSF21和zy27、Gongzhuling415等属于同一亚型;氨基酸序列分析发现,与国际标准株SEOV80-39 M片段编码的氨基酸相比,FJ35和FJ36第81位谷氨酰胺(Q)变为精氨酸(R);与FJ372核蛋白氨基酸相比发现N259S变异。结论2020年夏季宁德港鼠形动物汉坦病毒阳性率较高,存在人群自然感染和流行的风险;形成该疫源地的病毒来自山东某疫区的可能性比较大,需要做好港口鼠形动物的输入性防控;2株阳性样本所携带病毒属于S3亚型,与周围地区病毒株核苷酸及氨基酸同源性较高,但糖蛋白及核蛋白氨基酸存在一些微小的变异,可能引起相关抗原性的改变。

  • 标签: 汉坦病毒 基因变异 遗传进化 鼠形动物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老年肺炎患者中护理的应用效果如何和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07月我科收治的老年肺炎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两组,根据采用护理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35例,观察组患者采取优质护理措施,而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得方式,对比两组患者住院的时间和护理满意度的情况。结果 经优质护理后,观察组患者住院的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从福建2016年输入性黄热病病例标本中分离黄热病毒(YFV)并分析其生物学特征。方法将16份黄热病毒核酸阳性血清、尿液、唾液样品分别接种C6/36细胞,YFV实时荧光RT-PCR法鉴定检测培养物中特异性病毒核酸,通过高通量测序获得病毒全基因序列并绘制系统进化树。结果从1例患者发病后3天的血清样品分离到一株病毒,通过YFV实时荧光RT-PCR鉴定为YFV病毒;BLAST分析显示该毒株全基因序列与2016年我国首例输入性黄热病病例中分离得到的毒株CNYF01R/2016(KX268355)序列完全一致;系统进化树显示该毒株与1971年安哥拉流行株Angola71分属同一进化树分支,与疫苗株17D vaccine strain(X03700)存在明显的差异,表明本研究分离到的YFV毒株是属于安哥拉型YFV野毒株。结论福建成功从2016年输入性黄热病病例样品分离到一株安哥拉型YFV毒株。

  • 标签: 黄热病 黄热病毒 病毒分离 高通量测序 系统进化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持续监测12岁以下儿童脊髓灰质炎病毒(poliovirus, PV)中和抗体(neutralizing antibody, NA)水平,确定疫苗转换对目标儿童NA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层整群和完全随机抽样方法,从福建9个设区市抽取<12岁儿童,采集血标本,应用微量中和试验进行NA测定。结果调查<12岁儿童2 134名,PVⅠ型和PV Ⅲ型NA阳性率分别为98.64%和95.83%;几何平均滴度(geometric mean titer, GMT)分别为1∶259.35和1∶105.14,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呈下降趋势。与三价减毒活疫苗(trivalent oral poliovirus vaccine, tOPV)相比,二价减毒活疫苗(bivalent oral poliovirus vaccine, bOPV)和灭活疫苗(inactivated poliovirus vaccine, IPV)能分别诱导产生PVⅠ型和PV Ⅲ型的GMT值更高。在182名<5岁儿童中,PVⅠ型、Ⅱ型和Ⅲ型NA阳性率分别为97.25%、76.37%和92.86%,3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44, P=0.000),PVⅡ型显著低于PVⅠ型和PV Ⅲ型(PVⅡ型VS PVⅠ型:χ2=34.65,P=0.000;PV Ⅱ型VS PV Ⅲ型:χ2=18.99, P=0.000);3型GMT分别为1∶368.96、1∶23.06和1∶183.10,差别有统计学意义(F=156.54, P=0.000),其中以PVⅠ型为最高,PV Ⅲ型次之,PVⅡ型最低(两两比较P值均为0.000)。一般线性模型分析显示,最后一剂脊灰疫苗接种时间距调查时间间隔对PVⅠ型和PVⅢ型GMT值有影响,不同接种模式仅对PVⅠ型GMT值有影响,但年龄可能是混杂因素;而对PVⅡ型均无影响。结论疫苗转换后儿童PVⅠ型和Ⅲ型NA水平仍维持在较高水平,但<5岁儿童PVⅡ型抗体水平则相对较低,需加强监测。

  • 标签: 脊髓灰质炎 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 中和抗体 免疫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福建2018年健康人群腮腺炎病毒(mumps virus, MuV)抗体水平和基因分型情况。方法运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测定人群静脉血IgG抗体水平;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PCR)检测腮腺炎现症患者咽拭子标本及细胞培养物中MuV的小疏水蛋白(small hydrophobin, SH)基因序列,通过SH基因序列构建系统进化树鉴定MuV基因型别。结果完成血清学检测4 925人,MuV IgG抗体阳性3 780人,阳性率78.58%,抗体几何平均浓度(geometric mean concentration, GMC)为245.83 IU/ml。不同性别人群的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GMC具有统计学差异(χ2=4.295, P=0.117; Z=-2.220, P=0.026)。抗体阳性率和GMC在不同地区人群之间以及不同年龄组人群之间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其中抗体阳性率和GMC最低的为<1岁组的婴幼儿,其次为12~15岁组人群。有含MuV成分的疫苗(mumps-containing vaccine, MuCV)免疫史人群的抗体阳性率和GMC均高于无MuCV免疫史人群及MuCV免疫史不详人群,三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9.315, P<0.001; Z=-16.319, P<0.001)。病毒基因型表明2018年福建2起腮腺炎疫情中分离出的2株活病毒及6例咽拭子核酸阳性标本均为F基因型。结论2018年福建流行性腮腺炎婴幼儿及12~15岁人群组的抗体水平较低,其中12~15岁人群组为重点关注对象;MuV主要是以F基因型毒株流行为主。

  • 标签: 腮腺炎病毒 抗体水平 基因型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科技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人们运动的机会越来越少,技能退化也越来越快,本文旨在打造一支适应时代社会发展需要的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为此,根据区情、校情所采取的一些措施,并取得一定的成效,现将一些做法与同行分享。

  • 标签: 青年体育教师 专业成长 探析
  • 简介:摘要:高考是人生的一个分水岭,让无数的学子跨过这个门槛实现梦想。随着时代的发展,高考也需要改革和创新,福建新高考政策的出台充分落实了新课标及考试评估体制的需求,更加发挥了高考育人的功能,同时通过试卷传递了新课标及新高考的信息,为日后政治课堂教学及备课复习指明了方向。本文从新高考试卷特点及结构分析,进一步阐述了高考政治复习对策。

  • 标签: 福建新高考 政治试题分析 复习策略探究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内容摘要】非遗进校园是学校师生近距离接触民族文化艺术、走近民族文化艺术、了解民族文化艺术,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唤醒民族自豪感与爱国热情的重要途径。因此,积极探索多元有效的非遗进校园传承与推广模式应该成为学校和广大教育工作者应有的自觉行动。

  • 标签: 非遗项目 进校园 传承与推广 多元模式 构建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云南剑川2017年分离鼠疫耶尔森菌(简称鼠疫菌)菌株的生化特性、毒力因子等表型,分析该次新发鼠疫疫情性质及来源。方法收集由云南省地方病防治所中心实验室保存的2017年分离自云南大理州剑川金华镇大庆村的鼠疫菌3株(JC109鼠、JC109蚤、JC113),可能关联鼠疫菌2株(丽江市玉龙鼠疫菌LJ01、丽江市古城区鼠疫菌LJ04),对照菌5株(鼠疫菌JC1332、LJ485、BN2636、EV-76,假结核耶尔森菌PST-1)。采用阿拉伯糖、鼠李糖、密二糖、麦芽糖及甘油发酵实验及硝酸盐还原实验对比分析鼠疫菌的生化特性及生态型,结合毒力因子[色素沉着因子(pgm)、毒力抗原(VW)]检测和营养需求实验结果判断鼠疫菌的毒力强弱。结果鼠疫菌JC109鼠、JC109蚤、JC113均发酵阿拉伯糖、麦芽糖、甘油,不发酵鼠李糖、密二糖;且硝酸盐还原实验均为阳性,生态分型属于喜马拉雅旱獭青藏高原型鼠疫菌株。毒力因子pgm、VW检测均为阳性,营养需求类型为苯丙氨酸依赖、谷氨酸不依赖型。与LJ01菌株表型相同、与JC1332菌株表型不同。结论2017年剑川大庆村分离的菌株与丽江玉龙野鼠鼠疫疫源地菌株表型相同,此次疫情来源可能是由丽江玉龙野鼠鼠疫疫源地的向南扩散输入。

  • 标签: 鼠疫(耶尔森氏)杆菌 毒力因子 生化特性 生态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