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限制性液体复苏和常规液体复苏对各种原因所致低血容量休克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间在我院进行救治的88例低血容量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观察组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对照组采用常规液体复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复苏指标和患者死亡率、ARDS、MODS发生率以评价疗效。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复苏24h后血乳酸水平(1.75±0.62)mmol/Lvs(3.20±1.30)mmol/L、碱剩余(-0.81±2.07)mmol/Lvs(-4.61±1.90)mmol/L、凝血酶原时间(PT)13.37±1.87vs16.70±2.59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愈率(91.01%vs79.50%)、ARDS发生率(4.54%vs9.19%)、MODS发生率(11.36%vs18.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可以显著改善各种原因所致低血容量休克患者的休克状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

  • 标签: 限制性液体复苏 休克 疗效
  • 简介:摘要早期液体复苏作为脓毒症休克(Septicshock)现阶段临床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可以明显降低病死率,改善患者的预后与转归,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但是在盲目地、大剂量地补液会诱发肺水肿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治疗的顺利进行,耽误治疗时机。近年来,以高晶-高胶渗透压混合溶液(HHS)为代表的小容量复苏方案的确立得到方面医师的一致认可,对于进一步完善脓毒症休克的液体复苏治疗至关重要。本文中将对于小容量复苏的发展演变以及临床应用情况等进行简要综述。

  • 标签: 体液复苏 脓毒症休克(Septic shock) 治疗 进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休克是严重烧伤后早期重要的并发症之一。1863年就有学者提出血流不足是烧伤死亡的主要原因。经过长时间大量的临床与实验研究,人们虽然对烧伤休克的原因及病理生理变化有了较为清楚的认识,对一般休克的临床防治也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液体复苏方案。但许多严重烧伤患者特别是延迟入院者,不仅难以避免休克,而且复苏效果也不满意,常造成组织器官较长时间的缺血缺氧,引起功能不全甚至衰竭,导致患者死亡。因此,寻求更为有效的烧伤休克防治方案,仍是当前烧伤救治的关键问题。

  • 标签: 烧伤 休克 复苏术 补液疗法 心肌保护
  • 简介:摘要目的使用下腔静脉直径(IVCD)及下腔静脉塌陷指数(IVC-CI)指导胎盘植入剖宫产术中发生严重产后出血患者液体治疗时对容量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择2018年12月至2019年7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住院分娩或转诊分娩且出现严重产后出血(出血量≥1 000 mL)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补液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常规补液组和目标补液组(给予目标导向补液治疗),记录患者切皮前、胎儿娩出后、产后出血和术毕时的血流动力学、血气分析、凝血功能指标及补液总量、尿量、预后、术中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率及术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①血流动力学:两组心率(HR)均于产后出血时达峰值,但两组间各时间点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平均动脉压(MAP)均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产后出血时达谷值,但目标补液组产后出血时MAP明显高于常规补液组〔mmHg(1 mmHg=0.133 kPa):75.6±10.7比69.2±8.9,P<0.05〕。目标补液组中心静脉压(CVP)在胎儿娩出时稍升高后趋于平稳,常规补液组CVP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产后出血时达峰值;产后出血时目标补液组CVP明显低于常规补液组〔cmH2O(1 cmH2O=0.098 kPa):9.5±3.9比11.4±3.4,P<0.05〕。②血气分析:两组术毕时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均较产后出血时升高,但目标补液组术毕时PaO2与常规补液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mHg:189.3±100.5比240.2±126.3,P>0.05),而目标补液组PaCO2明显低于常规补液组(mmHg:34.6±4.6比36.8±4.1,P<0.05)。目标补液组术毕时血乳酸(Lac)明显低于常规补液组(mmol/L:2.2±0.6比2.6±1.1,P<0.05)。③液体出入量:目标补液组总输液量、晶体液输注量、悬浮红细胞输注量均明显少于常规补液组〔总输液量(mL):3 385.9±1 144.1比4 448.3±1 194.4,晶体液输注量(mL):2 635.6±789.7比3 160.0±860.3,悬浮红细胞输入量(mL):695.6±366.2比911.1±284.7,均P<0.05〕,术中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率明显降低〔13.3%(4/30)比60.0%(18/30),P<0.05〕,出血量也明显少于常规补液组(mL:1 451.7±373.8比1 725.9±372.8,P<0.05),但目标补液组与常规补液组尿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L:369.0±262.7比485.0±286.8,P>0.05)。④凝血功能:目标补液组术毕时凝血酶原时间(PT)较常规补液组明显缩短(s:10.9±0.6比11.2±0.6),纤维蛋白原(Fib)较常规补液组明显升高(g/L:3.7±0.5比2.9±0.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⑤预后指标:与常规补液组比较,目标补液组术后转入重症监护病房(ICU)的患者比例明显减少〔16.7%(5/30)比66.7%(20/30),P<0.05〕,ICU停留时间明显缩短〔h:0(0,24)比24(0,24),P<0.05〕;但目标补液组与常规补液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和急性肾损伤(AKI)的发生率及子宫切除率相当,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DIC发生率:0%(0/30)比6.7%(2/30),AKI发生率:0%(0/30)比3.3%(1/30),子宫切除率:10.0%(3/30)比26.7%(8/30),均P>0.05〕。结论IVC-CI导向液体复苏可有效减少严重产后出血患者的输血与输液量和出血量,改善其凝血功能。

  • 标签: 妊娠 下腔静脉 血容量 产后出血 液体复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急性低溶血性休克的疗效观察。方法将68例此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观察组48例。对照组采取积极容量复苏方案;观察组复苏早期采取限制性液体复苏方案,制止继续出血或失液后,再行积极容量复苏。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6.7%vs60%,P<0.05),低体温、ARDS和MODS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12.9%vs22%,15.7%vs42%,18.6%vs4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实际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低血溶性休克患者,抢救初期实行限制性液体复苏能有效地维持重要脏器的血流灌注,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成功率。

  • 标签: 急性低血容量性休克 积极容量复苏 限制性液体复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PICCO在ICU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患者容量复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ICU 2019年07月至2021年01月收治的DKA患者62例,全部患者给予ICU治疗,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参照组给予ICU中心静脉压(CVP)监测下的体液管理,观察组给予PICCO监测仪监测下的体液管理。观察两组容量复苏总有效率,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心率指标差异。结果:观察组容量复苏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指标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治疗DKA患者,采取PICCO监测下的容量复苏更有利于监测、维持血流动力学,提高体液治疗效果,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容量复苏 PICCO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参附注射液对脓毒症休克患者早期容量复苏组织灌注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脓毒症休克患者,将82例患者计算机随机分为2组,41例/组。其中,一组患者实施标准治疗(对照组),另一组增用参附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对比两组脓毒症休克患者的CVP、MAP、ScVO2以及尿量、乳酸、乳酸清除率。结果观察组脓毒症休克患者12h、48h的CVP、MAP、ScVO2、尿量、乳酸水平均比对照组患者优(P<0.05),6h、12h、48h的乳酸清除率同对照组相比较明显更高(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能够使脓毒症休克患者的早期容量复苏组织灌注得到较大的改善。

  • 标签: 脓毒症休克 参附注射液 早期容量复苏 组织灌注
  • 简介: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对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早期液体复苏时的临床应用.方法将2010年5月-2013年1月在泉州解放军180医院急诊科急救的68例低血容量性休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按照抗休克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60ml,0.5h内静脉滴注完.检测部分常规、生化、凝血指标.结果经抗休克治疗后,两组部分常规、生化、凝血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收缩压在治疗0.5,1,2,6,12和24h时间点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低血容量性休克的早期液体复苏中,使用参麦注射液配合常规液体复苏有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为下一步治疗争取宝贵机会.

  • 标签: 休克 多器官功能衰竭 参麦注射液 血液凝固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评估肾综合征出血热难治性休克容量复苏与抗病毒治疗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9月—2004年6月在收治的2315例肾综合征出血热中的127例难治性休克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尤其是1991年8月前后的容量复苏与抗病毒治疗在治疗效果上的差异。结果1991年8月前收治21例难治性休克死亡12例。1991年8月以后收治难治性休克106例,死亡15例,差异(12∕21×100%)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难治性休克的容量复苏必须在严格监控心肺情况下快速,有效扩容才能挽救生命,使用病毒唑治疗可能是提高存活率的重要原因。

  • 标签: 肾综合征出血热 难治性休克 治疗
  • 简介:冷风拂动她的衣衫,北方的秋寒,静而恶毒,像刀子,生生地,剐着人。她站在公交站牌下,一地枯黄萎落的榆树叶子里,推着堆满苹果的三轮板车。正赶上放学的时候,孩子们从对面小学校雀跃着奔涌出来,那不可抵挡的红彤彤的笑脸,剔透、干爽的小孩子的快乐,不由分说,几乎将她整个儿扑倒。她笑了,手指把一缕头发掖到耳后。她老了,即使年轻时,也没有漂亮过。

  • 标签: 公交站牌 小学校 孩子
  • 简介:格雷姆·克拉根头痛得要命,已经快要死了。年轻医生的话语好不容易才传进他那行将涣散的意识之中。

  • 标签: 《复苏》 小学生 阅读 语文学习
  • 简介:简单来说,心肺复苏就是在心跳和/或呼吸停止之后使其恢复的过程。首先是通过按压胸廓建立人歪心跳,并通过从病人的口腔通入气体的方法来尝试恢复呼吸,然后医务人员会将一根导管经口腔插入呼吸道内,使人工呼吸更为有效。有时还会对心脏进行电击,并经过静脉注入各种药物,

  • 标签: 心肺复苏 呼吸停止 医务人员 人工呼吸 静脉注入 呼吸道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急诊休克患者容量复苏治疗中深静脉穿刺结合无创血液动力学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80例在我院行深静脉穿刺的病在治疗过程中均给予无创血液动力学检测的急诊休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80例50例患者一次穿刺成功,20例患者经2-3次穿刺成功,10例患者穿刺失败。本组患者中8例患者因多脏器衰竭、消化道大出血等原因而死亡,其余患者均获得抢救成功。结论:给予各种原因休克患者深静脉穿刺治疗有利于输血输液,可及时建立输血输液静脉通道,从而可维持有效的循环血量,而无创血液动力学检测可以在治疗过程更好的判断休克病人是否对液体治疗有反应,从而更好的为病人制定液体复苏方案,进而可为抢救患者提供相应的保障,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急诊休克 容量复苏 无创血液动力学检测 深静脉穿刺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超声测量下腔静脉管径及塌陷指数在产后出血评估及容量复苏中的评价。方法:选取2020年4月到2022年3月期间产后出血量≥1000ml的产妇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利用分娩前后HB、HCT变化,估算产后出血量。对照组结合称重法、休克指数估算产后出血量,研究组同时采用超声测量下腔静脉管径及塌陷指数估算产后出血量。分析Dmax、Dmin、IVCCI与产后出血量之间相关性;比较两组补液复苏后GEDV、ITBV、CI、SVV、输血量、输液量、产前产后HB、HCT。结果:产后出血量与补液前Dmax、Dmin呈负相关,与IVCCI呈正相关(P<0.05)。两组补液后GEDV、ITBV、CI、SVV、产前、产后1h HB、HCT组间对比均无差异(P>0.05),而研究组输液量、输血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测量IVCCI可用于产后出血输血补液量指导,但与常规称重法、休克指数相比,该技术无显著应用优势。

  • 标签: 研究超声测量 腔静脉管径及塌陷指数 产后出血 评估及容量复苏 评价
  • 简介:一个300毫升容量的杯子最多能装300毫升的水,一片海洋也最多能装它自身的容量,而什么东西不会被束缚呢?它的容量又是多少?

  • 标签: 中学 作文 语文教学 《爱的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