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明朝的賀正與正旦禮儀經歷了一個發展過程。洪武元年攻克元朝都城大都,完成大一統事業,九月命禮官定正旦朝會儀。首次正旦朝賀始於洪武二年。洪武三年的《大明集禮》確立正旦朝會制度,依據儒家經典與歷朝制度制定,沿襲了中國傳統。洪武二十六年命禮官重定朝賀傳制等儀,包含正旦朝儀,《明會典》朝賀儀即是以此爲基點的。正旦節日前後還有享太廟、祭祀天地於南郊等其他的活動。洪武時期賀正朝會上的外國使臣,主要是高麗、琉球、暹羅三國,表達了對明朝統治與東亞影響力的認同。地方官、土司以及"邊夷"進賀正旦表箋,表達了地方政權對於中央政權統治的認同,體現"大一統文明之治",歌頌並屬於萬方(邦)來(展)賀的禮儀。
简介:传说在北宋嘉佑年间,智伯渠两岸的农民,连年为争水利,引起纠纷或闹或吵,甚至因械斗闹出人命。而且,天愈旱纷争愈烈,常常僵持不下,以至土地无法浇灌。一年,官府出面调停,想出了一个极为恶毒的主意。他们在难老泉边置大油锅一口,用火烧锅,油红时,官府当场宣布,锅内有铜钱十枚,要双方各选一人,从滚沸的油锅中捞取铜钱,谁捞得几枚铜钱,就得几分水。人们面面相觑,眼睛盯着油锅,气氛十分紧张可怖。谁敢下手捞铜钱呢?北河人丛中突然闪出一人,他英武、魁伟、目光炯炯,对着狗官投以蔑视的眼神,信步走到滚沸的油锅前,深情地环视了一下人群,毅然把手伸进锅中……。他捞出了七枚铜钱,却壮烈牺牲。北河各乡从此得水七分、河南得水三分。据说,这位姓张的青年就是晋祠附近花塔村人,因年久佚名,人们便称之为张郎。北河各乡的人民为了纪念张郎的功德,就把他的侠骨埋在难老泉中流砥柱之下,并在此以东,建石堤一道,堤下圆洞十孔,南三北七,为分水的标志。又怕出孔水混流,在堤东复建石质“人字堰”一道,为南北两河的分水岭。在解放前,北河的人选举渠长,向来都是花塔村张氏世袭担任。而且每至清明,村民到塘东岸,设坛吊奠、祭祀,表示对张郎的怀念、崇敬。如今我们在难老泉出水口处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