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广东古称“百越(粤)之地”。广州早在秦汉时期已经是对外贸易的一个重要口岸,唐代商品经济的繁荣超过前代,海外贸易的数量也随之增加,如《旧唐书》记载“南海郡利兼水陆,环宝山积”,“广州有海之利,货贝狎至”。到了宋代,广州对外贸易更加发展,当时阿拉伯及东南亚诸国的香药大多数先运到广州集中。香药主要是奢侈品,供统治阶级享用,其中也有些可作药用,如木香、乳香、安息香、肉豆蔻、苏合油等,宋人称香料为香药,焚香和薰香是宋代官僚贵族地主最常见的风习,尤其宫庭皇族大量焚烧香药以为享受。此外焚香礼佛,祭神耗用,疾病配药等数量也很大。广州对外贸易进口货中以香药为大宗,获利最多。宋代最早在广州设立市舶司。清代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下令封闭全国海关,仅留广东粤海关一口通商,一时间“东南西北中,一齐到广东”,广州成了洋货与土特产集散中心。这种千军万马奔向广州做生意的现象,当时被称“走广”,广州可谓盛极一时。清代广州已经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东南亚、欧美国家和地区商货荟萃之地。从广州出口的商品以茶叶、丝绸、织席、瓷器、爆竹为主,进口商品有毛织品、棉花、金属、香料和鸦片。
简介:杭商是一个当代文化学概念,不能以历史上的商帮来定义,但杭商也是长时段地域文化史的产物,有着古代都市经济、近代工业经济和当代草根经济的基因,甚至与中世纪末期地中海沿岸的商人群体也有某种可比性。杭商秉承法人格与伦理人格、杂多聚敛与非确定地域人格、和谐群处与“个众”分布、以道制胜和精致谋利、回应时代与回应于时代等文化特征,集种种人格优势和局限与一身。杭商应当在创意经济和创意文化的维度上给自己重新定位,走出马格里布商人式的伦理人格局限、超越过度内聚的地理和心理局限、改变追求“官利”的逐利模式、打破超稳定工业文化心理,寻求无穷的可能性,在提升生活品质、社会品质的向度上创造社会福利,成就后现代意义上的价值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