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H-核磁共振波谱学(1H-MRS)诊断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肝内脂肪含量(IHTC)与糖代谢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前期研究招募的239例受试者,进行1H-MRS检测且均无糖尿病,获取其身高、体重、腰围、血压、血糖、胰岛素、C肽、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血脂谱等资料。根据1H-MRS测定的IHTC将受试者分为3组:无NAFLD组(IHTC<5.56%)、轻度NAFLD组(IHTC 5.56%~<33%)、中重度NAFLD组(IHTC ≥ 33%),分析各组临床特征,并探讨IHTC与糖代谢的相关性。结果NAFLD组中男性比例、腰围、糖负荷后120 min 血糖(PG120)、C肽、ALT、AST、总胆固醇(TC)水平高于无NAFLD组,而胰岛素敏感指数(ISI-Cederholm)、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低于无NAFLD组(P值均<0.05)。相比于轻度NAFLD组,中重度NAFLD组的糖负荷后120 min胰岛素(INS120)[80.37(57.68,112.70)mU/L比110.50(71.78,172.80)mU/L]、一相及二相胰岛素分泌指数(Stumvoll 1st、Stumvoll 2nd指数)[1 453(1 178,1 798)比1 737(1 325,2 380)、358(297,446)比441(318,594)]更高,而ISI-Cederholm较低[2.27(2.01,2.53)比2.06(1.81,2.39)],P值均<0.05。关联分析结果显示,IHTC与腰臀围比、PG120、INS120、稳态模型法评估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Stumvoll 1st及Stumvoll 2nd指数、ALT、AST、GGT、TC等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197、0.274、0.334、0.162、0.199、0.211、0.406、0.361、0.215、0.196,P值均<0.05),与ISI-Cederholm、HDL-C负相关(r值分别为-0.334、-0.237,P值均<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进一步证实ISI-Cederholm(Standardized β=-0.298,P<0.001)和Stumvoll 1st(Standardized β = 0.164,P = 0.024)是IHTC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NAFLD早期以外周胰岛素抵抗为主,随病程进展加重,并且出现一相、二相胰岛素分泌增加。IHTC与胰岛素敏感性及一相胰岛素分泌独立相关。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松果菊苷(ECH)对盲肠结扎穿刺(CLP)所致脓毒症大鼠肝损伤及糖代谢紊乱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CLP)、治疗组(CLP+ECH)及抑制剂组(CLP+ECH+EX527)。假手术组,仅接受剖腹手术;模型组,进行盲肠结扎和穿刺;治疗组,CLP建模后每天灌胃松果菊苷(30 mg/kg),持续7 d;抑制剂组,CLP前1 h注射SIRT1抑制剂EX527(5 mg/kg),后同治疗组。检测各组大鼠空腹血糖、胰岛素及血清生化指标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IL-1β、IL-6和TNF-α水平;DCFH-DA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肝脏组织中活性氧(ROS)生成情况;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肝组织病理改变;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肝组织中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葡萄糖6-磷酸酶(G6Pase)、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激酶(PEPCK)、磷酸化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p-STAT3)和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糖浓度、血清胰岛素、ALT、AST、ROS、IL-1β、IL-6、TNF-α水平上升,而肝糖原、生存率下降(均P<0.05)。经松果菊苷治疗后,CLP大鼠血糖浓度、血清胰岛素、ALT、AST、ROS、IL-1β、IL-6、TNF-α水平下降,肝糖原、生存率上升(均P<0.05);SIRT1抑制剂干预后,抑制剂组的血清胰岛素、ALT、AST、IL-6、ROS水平升高(P<0.05)。HE染色发现,模型组大鼠肝脏组织存在炎症细胞的浸润及肝细胞坏死,而松果菊苷可减轻局灶性和块状坏死;Western blot检测发现: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组织中SIRT1、p-STAT3和p-AKT蛋白表达水平下降,而G6Pase、PEPCK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而松果菊苷治疗后SIRT1、p-STAT3和p-AKT蛋白表达水平升高,G6Pase、PEPCK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0.05)。SIRT1抑制剂干预后,抑制剂组SIRT1、p-STAT3、p-AKT蛋白表达降低,G6Pase、PEPCK蛋白表达升高(P<0.05)。结论松果菊苷是脓毒症相关肝损伤及糖代谢紊乱的潜在治疗剂,其机制可能通过SIRT1介导激活肝脏中STAT3、AKT而起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松果菊苷(ECH)对盲肠结扎穿刺(CLP)所致脓毒症大鼠肝损伤及糖代谢紊乱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CLP)、治疗组(CLP+ECH)及抑制剂组(CLP+ECH+EX527)。假手术组,仅接受剖腹手术;模型组,进行盲肠结扎和穿刺;治疗组,CLP建模后每天灌胃松果菊苷(30 mg/kg),持续7 d;抑制剂组,CLP前1 h注射SIRT1抑制剂EX527(5 mg/kg),后同治疗组。检测各组大鼠空腹血糖、胰岛素及血清生化指标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IL-1β、IL-6和TNF-α水平;DCFH-DA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肝脏组织中活性氧(ROS)生成情况;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肝组织病理改变;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肝组织中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葡萄糖6-磷酸酶(G6Pase)、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激酶(PEPCK)、磷酸化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p-STAT3)和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糖浓度、血清胰岛素、ALT、AST、ROS、IL-1β、IL-6、TNF-α水平上升,而肝糖原、生存率下降(均P<0.05)。经松果菊苷治疗后,CLP大鼠血糖浓度、血清胰岛素、ALT、AST、ROS、IL-1β、IL-6、TNF-α水平下降,肝糖原、生存率上升(均P<0.05);SIRT1抑制剂干预后,抑制剂组的血清胰岛素、ALT、AST、IL-6、ROS水平升高(P<0.05)。HE染色发现,模型组大鼠肝脏组织存在炎症细胞的浸润及肝细胞坏死,而松果菊苷可减轻局灶性和块状坏死;Western blot检测发现: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组织中SIRT1、p-STAT3和p-AKT蛋白表达水平下降,而G6Pase、PEPCK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而松果菊苷治疗后SIRT1、p-STAT3和p-AKT蛋白表达水平升高,G6Pase、PEPCK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0.05)。SIRT1抑制剂干预后,抑制剂组SIRT1、p-STAT3、p-AKT蛋白表达降低,G6Pase、PEPCK蛋白表达升高(P<0.05)。结论松果菊苷是脓毒症相关肝损伤及糖代谢紊乱的潜在治疗剂,其机制可能通过SIRT1介导激活肝脏中STAT3、AKT而起作用。
简介:摘要:海藻糖是一种新型天然糖,无毒无害,能在细胞表面形成保护膜。海藻糖的抗逆保护机理,存在三种假说。海藻糖在医学领域,生鲜食品保鲜,化妆品中广泛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咽炎患者运用利咽煎剂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中病例筛选为我医院接收的52例慢性咽炎患者,将所有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与对照两组,每组人数26例,对照组采取临床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添加利咽煎剂治疗,将最终两组获得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各指标结果比较显示,观察组患者所获得的治疗有效率较高,且患者治疗期间临床症状改善所用时间较短,两组数据结果对比差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期间两组患者所产生的不良反应也较少,组间数据结果对比差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咽炎患者治疗过程中添加利咽煎剂,能够进一步提升临床治疗效果,且用药安全性也较高,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尽早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