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耳内镜干、湿耳状态下Ⅱ型鼓室成形术的疗效,评估湿耳下Ⅱ型鼓室成形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8年1月—2020年10月40例耳内镜下Ⅱ型鼓室成形术的慢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4例、女26例,年龄18~72岁。依据术前鼓室黏膜炎性状态分为湿耳组22例和干耳组18例。观察指标:(1)比较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手术时间、术前骨气导差等基线资料;(2)比较2组患者术后3个月时听力改善情况;(3)观察2组患者鼓膜愈合情况,比较手术前后4 kHz骨导听阈的变化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术后均获得干耳,无再次流脓。(1)2组患者的年龄、病程、术前骨气导差、手术时间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 > 0.05),性别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28)。(2)术后3个月听力改善情况:湿耳组、干耳组气导的平均听阈术前分别为(63.03±16.63)dB、(53.89±13.85)dB,术后分别为(46.59±13.86)dB、(39.51±12.92)dB,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 13.35、10.13,P值均 < 0.001);骨导平均听阈术前分别为(30.30±13.48)dB、(26.25±9.94)dB,术后分别为(30.10±12.53)dB、(26.11±9.55)dB,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 = 0.47、0.36,P = 0.642、0.723)。2组患者骨气导差术后均较术前显著降低,其中干耳组由(27.2 ± 9.4)dB降至(13.4 ± 6.4)dB,湿耳组由(32.7 ± 9.0)dB降至(16.5 ± 4.8)dB,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10.24、14.34,P值均 < 0.001)。2组间比较,手术前后骨气导差以及术后骨气导差的降低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 > 0.05),2组手术前后4 kHz骨导听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3)2组患者随访3个月,鼓膜均完全愈合,均未出现感音神经性聋、面瘫等并发症。结论耳内镜湿耳状态下Ⅱ型鼓室成形术后患者的听力恢复及鼓膜愈合情况与干耳状态疗效相当,该手术是可行的。
简介:摘要:传统的钢琴教学模式过多传授钢琴演奏技巧,忽略钢琴演奏本身的情感价值及思想,存在“重技术轻理论、重技术轻听觉、重技术轻音乐、教学评价偏差”等倾向性问题,把培养学生音乐素养这一重要任务抛在了脑后。乐理、视唱练耳融入钢琴教学, 使“技术理论融合、技术听觉融合、技术音乐融合”、使学生在理解作品、感悟作品的基础上表现作品,激发了学生参与钢琴演奏的兴趣,提高了学生钢琴演奏的表现水平、审美感知和文化理解能力,培养了学生音乐核心素养与音乐学科的教学能力。
简介:摘要:众所周知,对于音乐专业学生来说,视唱练耳既是重要的学习过程,同时也是作为一个专业学生必备的基本素养之一。而在实际的视唱练耳教学过程中,涉及到的绝对不仅仅是单一的知识理论或者是技术层面的教学,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注重学生的音乐能力培养,这对于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提升乃至于后续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学习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作用,并且与现代教育工作倡导、强调的素质教育具有高度契合的特点,因此在音乐专业学生视唱练耳教学过程中需要给予高度的重视。因此,在本文中就将针对视唱练耳教学中音乐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系统研究和分析,其主要目的在于提升音乐专业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