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糖铁复合物胶囊治疗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疗效。方法:本研究选择了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期间来院就诊的100例妊娠期缺铁性贫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多糖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硫酸亚铁片治疗,而多糖组接受多糖铁复合物胶囊治疗。结果:多糖组治疗后,患者的各项指标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表明多糖铁复合物胶囊对缺铁性贫血具有显著改善作用。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后也观察到贫血得到改善,但相对于多糖组升高的幅度较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多糖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略低(10% vs 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糖铁复合物治疗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相对 硫酸亚铁片有更高疗效。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多糖铁复合物联合益血生胶囊治疗妊娠缺铁性贫血的效果及对铁代谢的影响。方法:抽取我院2020年12月-2022年12月收治的52例妊娠缺铁性贫血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26)与观察组(n=26),对对照组患者实行多糖铁复合物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实行多糖铁复合物联合益血生胶囊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铁代谢指标变化情况、不良反应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铁代谢指标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差别较大,观察组明显更优(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率为2(7.69%),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率为7(26.92%),两组数据相比差别较大,观察组明显更优(p<0.05)。结论:治疗妊娠缺铁性贫血患者的过程中,实行多糖铁复合物联合益血生胶囊的方式,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铁代谢指标,改善贫血的情况,降低不良反应率,达到良好的预后效果,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多糖铁复合物联合左卡尼汀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中选取80例分别给予左卡尼汀治疗(对照组)和多糖铁复合物联合左卡尼汀治疗(研究组),记录并对比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更高;研究组治疗后的贫血与肾功能指标改善幅度更大(P<0.05)。结论:为了保证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的疗效,医生应积极采用多糖铁复合物联合左卡尼汀开展治疗工作。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电压门控钾离子通道复合物(VGKCc)抗体相关临床综合征合并伴胸腺瘤的重症肌无力(MG)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转归。方法回顾分析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分别于2020年9月和12月收治的2例确诊为VGKCc抗体相关临床综合征合并伴胸腺瘤的MG患者,总结其临床及辅助检查、随访预后等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总结。结果例1为64岁女性,临床表现为认知障碍、精神异常和癫痫样发作,血清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蛋白1(LGI1)抗体阳性,明确诊断为抗LGI1脑炎,既往存在球部起病的MG,胸部CT提示胸腺瘤,入院后给予免疫治疗后症状改善。例2为67岁男性,MG诊断明确,后期出现认知功能下降、肌颤搐、自主神经症状,神经电生理可见F波后放电及肌颤搐电位,血清接触蛋白相关蛋白2抗体阳性,明确诊断为莫旺综合征合并伴胸腺瘤的MG,入院后给予免疫治疗及胸腺瘤切除等治疗,症状改善。结论VGKCc抗体相关临床综合征合并胸腺瘤的MG患者同时存在两类疾病各自的临床特点,同时又有交叉。免疫治疗及针对胸腺瘤的治疗通常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简介:摘要:以某工业园化工厂污染场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确定场地的污染物类型、污染物平面分布以及深度分布情况。结合场地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报告中确定的土壤污染物风险控制值,针对场地实际条件,通过工艺技术比选制订污染场地的修复方案。
简介:摘要:改革后,在社会发展的背景下,带动了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进步。现阶段,科学技术被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由于聚合物基纳米无机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阻燃性能、耐腐蚀性能和电学性能等,在工业、农业、国防、科技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基于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常用的制备方法,强调了目前采用的真空辅助树脂传递模塑成型工艺新制备技术,阐述了不同的无机纳米颗粒粒径、结构及添加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阻燃性能及其他性能方面的影响,并且,分析了无机纳米颗粒表面改性处理对其在聚合物中的分散情况及两相之间界面结合的影响。关于不同聚合物基体与不同种类的无机纳米颗粒复合得到的产物及相关性能的研究进行了综述,探究了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目前存在的问题。最后,对未来复合材料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简介:摘要经典的线粒体病是指线粒体基因或者编码线粒体蛋白的核基因变异导致的一组遗传病。线粒体病病因及遗传方式复杂,临床表现多样,表型谱尚在扩展中。患者可从胎儿期到成年发病,受损脏器及程度不同,症状轻重不一,常见多脏器损伤,致残及致死率高。线粒体病临床诊断困难,需依靠生化代谢、影像、病理、基因分析及线粒体呼吸链功能分析确诊。随着对机制研究的深入,少数类型的线粒体病可以通过饮食、药物或基因治疗获得精准干预,预后显著改善。本文综述经典的线粒体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遗传咨询及产前诊断的研究进展。
简介:摘要:细颗粒物(PM2.5)易于富集空气中的有毒重金属、酸性氧化物及有机污染物等,又因其具有可吸入肺的特性,所以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极大。虽然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对PM2.5进行了限定,但对燃烧源的PM2.5排放未有相关限制标准,但必将对燃烧源的PM2.5排放进行限制。除尘技术是目前脱除燃烧源颗粒物的重要途径,已从最初的静电除尘技术和袋式除尘技术逐步发展到了电袋复合除尘技术等。电袋复合除尘技术采用静电+袋式耦合的方式,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静电除尘器脱除PM2.5效果差、袋式除尘器运行阻力大的问题,逐渐成为了除尘行业的主流技术,但由于电袋复合除尘器发展时间较短,对提高其脱除PM2.5的效率还有较大研究空间。
简介:摘要:选择性氧化反应在化学工业中扮演着关键角色。金属-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作为一种创新催化剂,凭借其独特的结构和性能,在提高选择性氧化反应效率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本文系统总结了金属-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结构特性,并探讨了其在选择性氧化领域的应用。同时,文章还展望了该材料在未来发展中的趋势和可能的研究方向,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简介:摘要:复合污染一般是指在同一环境介质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种类不同、性质不同的污染物共同存在且互相作用或反应,从而引发的污染。重金属-有机物复合污染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复合污染物组合,在土壤环境中较为普遍存在。重金属离子与有机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往往会影响其自身的理化特性、迁移转化规律,甚至影响生物毒性,这使得采用原有的化学、物理、生物、电化学等单一的修复技术都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目前,各国学者对重金属-有机物复合污染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环境生态和环境毒理方面,而对重金属-有机物复合污染土壤的联合修复技术研究相对较少。为更加深入了解土壤环境中重金属-有机物复合污染特点,并为优化其协同处理过程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撑,本文综述了此类复合污染类型和主要来源、交互作用及联合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