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讨群体认同、群际威胁、个体自尊和集体自尊四者的关系,并进一步研究群体身份对中介模型的影响。方法采用群体认同量表、个体自尊量表、集体自尊量表、现实威胁量表和象征威胁量表,对西南大学452名学生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城市大学生的群体认同和个体自尊量表得分高于农村大学生,现实威胁和象征威胁量表得分低于农村大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城市大学生与农村大学生的群体认同与现实威胁和象征威胁均呈正相关(P〈0.01),群体认同与个体自尊均呈负相关(P〈0.01)。集体自尊与群体认同和象征威胁之间的关系有群体差异,其中城市大学生集体自尊与群体认同呈正相关(P〈0.01),与现实威胁呈负相关(P〈0.01),与象征威胁的相关性不显著;农村大学生的集体自尊与群体认同相关性不显著,与现实威胁和象征威胁呈负相关(P〈0.01)。城市大学生现实威胁感知中集体自尊的中介作用显著(P〈0.05),象征威胁感知中个体自尊的中介作用显著(P〈0.05);农村大学生象征威胁感知中个体自尊的中介作用显著(P〈0.05)。结论个体自尊和集体自尊在群体认同和群际威胁的关系中起着中介作用;现实威胁对于大学生群体来说更多的是集体威胁,象征威胁对于大学生群体来说更多的是个体威胁。
简介:内隐自尊是个体对与自我相关或无关的客体进行评价时,无法通过内省方式来识别的一种自我态度效应。内隐自尊融合了对自尊的无意识过程研究,被视为对外显控制的免疫。内隐自尊是内隐社会认知领域的热点研究话题。截至目前,内隐自尊研究已取得许多成果:就测量方法而言,包括IAT在内已有不下于十种;其作用机制有“缓冲器”和“滤波器”两种理论观点;内隐自尊的稳定性、内隐自尊同外显自尊的关系以及其应用性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也颇为丰富。当然已有研究中也存在着各种不足。内隐自尊对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已在众多研究中得到证明,还需对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以提高人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简介:摘要对于高中生,班主任应该加强沟通,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沟通艺术和语言技巧便变得非常重要,尤其是对于薄弱学校的学困生,班主任更应该守护好他们敏感而自尊的心,让他们学会爱与被爱。笔者在这里通过几个案例,来粗略谈了一下班主任如何引导学生释放不良情绪、如何让学生的青春之路不再迷茫。
简介:目的探讨在不同社会比较类型中,大学生自尊水平与自我评价的关系。方法采用Rosenberg编制的自尊量表,Judge等编制的核心自我评价量表和社会比较后自我评价量表,对重庆4所高校3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高自尊水平被试的核心自我评价得分明显高于中等自尊水平和低自尊水平被试,不同自尊水平的被试核心自我评价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7.02,P〈0.01);不同自尊水平的被试在不同社会比较中自我评价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7.39,32.20,P〈0.01)。在上行社会比较中,高自尊水平被试自我评价得分明显高于中等自尊水平和低自尊水平被试;在下行社会比较中,高自尊水平被试自我评价得分明显高于中等自尊水平和低自尊水平被试,中等自尊水平被试自我评价得分明显高于低自尊水平被试。结论在社会比较中,自尊水平与自我评价存在正相关,且自尊水平对自我评价具有显著的预测性。
简介:攻击性行为是儿童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反社会行为,对儿童的身体、心理以及社会性发展都有显著的不良影响。随着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幼儿个体内部心理因素开始进入研究者的视野,作为人格核心的自我意识系统,尤其是自尊受到了研究者的强烈关注。为了解当前幼儿自尊与攻击性行为的特点,探明二者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以淮南市5所幼儿园15个班的579名幼儿为研究对象,以《3~9岁儿童自尊问卷》和《幼儿社会行为教师评估问卷》为研究工具,请这15个班的30名教师对本班幼儿的自尊与攻击性行为进行问卷评定。结果发现5岁是幼儿自尊和攻击性行为发展的转折期,幼儿自尊和攻击性行为均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和性别差异;5岁幼儿的自尊水平最高,其次是6岁幼儿,最低的是4岁幼儿,女童的自尊水平显著高于男童;6岁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水平最高,其次是4岁幼儿,最低的是5岁幼儿,男童的攻击性水平显著高于女童;幼儿总体自尊及各个维度与攻击性行为间均存在显著负相关。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自尊中的自我胜任感和重要感对攻击性行为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家长和教师可以通过提升幼儿的自尊水平来预防或矫正其攻击性行为,为此家长和教师应尊重幼儿,保护幼儿自尊,促进幼儿人格和谐发展;为幼儿创造活动的机会和条件,使其在活动过程中获得并提升自我胜任感;通过积极评价引导幼儿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增强其重要感。
简介:为了考察依恋与自尊对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检验自尊在其中所起的中介作用,研究者采用自尊量表、父母同伴依恋问卷(IPPA)和学习自我效能感量表对682名中学生进行调查,探讨依恋对中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具体影响机制,并设计出一种可以分析中介效应的结构方程模型,该结构方程模型其实是检验潜变量之间关系的一种科学统计分析方法。由模型分析可知,学生的依恋程度越高、自尊水平越高,其学习自我效能感越强,说明依恋和自尊均能正向预测学习自我效能感,自尊在依恋与学习自我效能感之间起着完全中介作用。为此,我们应该开展多样的心理健康课程,发挥团体辅导心理活动的引导作用,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亲子与同伴依恋关系,正确地做好自我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