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2012年10月16日,据新加坡高校的最新统计数据,25至29岁年龄组的大学生在性别比例上不平均现象比较突出,目前新加坡高校学生中57%是女性,而只有43%是男性。这个问题也引发了我们对于教育公平与公正问题一系列思考,最近,新加坡教育部对于教育公平与公正问题上的新政策主要涉及到学前教育收费过高问题、帮助贫困生的“互助项目”问题、是否应当取消小六会考的争议问题、学校对于各种政治党派之争是否应当保持中立和公正态度的问题等等,新加坡教育部以及其他政府部门乃至民间学术团体、政府官员的一些解决措施和争论法理值得我们借鉴和深思。
简介:【摘要】在本文中,雷耐特慨述了多元正义的理论。在论述的过程中,他没有从如何消除不平等的角度论述,而是从回避羞辱或蔑视的角度来讨论。他深信承认理论的正义构想所显示的社会不公的体验总是与公认的合理的承认没有得到认可有关。在文章中,霍耐特对南希・弗雷泽的研究方法持保留意见,即承认和再分配被分离成为两个概念总体,实现参与式平等的目标。相反,他觉得应该有一个关于认同形成的更细致的概念,这样,参与公共领域的活动意味着能够毫无羞愧地去参与,能够以一种自恩的形式来展示他或她个性的潜能,从而才能形成个体认同 从这个角度,霍耐持指出如果想获得个体认同,则人们必须获得的三种承认领域是:爱,法律承认和社会尊重
简介:自由正义理论是否存在道义基础,是当代政治哲学讨论的一个核心问题。罗尔斯在与哈贝马斯的争论中强调自己的正义观是“自由站立的”,即对其证成并不依赖于广包的道德或宗教学说,但这并不表示它背后没有道德基础。社会契约和公共理性是正义的理论基础,而尊重人、永远把人当作目的的观念则是其核心的道德根基.这是民主社会中人们的重叠共识得以形成、发展并遵守的根本所在。它超越具体的道德和宗教学说的信念,却是普适的根本准则。人民主权只有在服从最高的道德原则、规定为关注并尊重人这一普遍义务时,才能理解为体现了合乎理性的共识,从而达成正义的基本原则,成为人民普遍遵从的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