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进一步熟悉无抽搐电休克(MECT)治疗精神障碍不良反应,掌握其不良反应的原因及预防,护理。本文通过我院198例(1136人次)患者治疗过程观察及出现的一些不良反应的表现,探讨护理经验。结果198例患者治疗后临床痊愈55例,显著进步93例,进步5例,无效5例。呼吸恢复时间延长(>6min)21例,循环虚脱8例,记忆力障碍153例,呼吸道分泌物85例,全身肌肉酸痛98例,头痛头晕93例,急性谵妄3例。结论目前MECT是当代最先进的治疗重性精神病的方法,被世界很多国家精神病医院采用,收到了较好的治疗效果1。早期识别和预防不良反应、加强心理护理和躯体护理,可降低MECT治疗的风险。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诊内科抽出患者发病原因并讨论最有效的临床抢救方法。方法选取我院136例急诊内科抽搐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回顾性分析法进行了分析,试图找出患者发生抽搐的原因和最佳抢救方法。结果0—10岁儿童患者共44例,主要由引发的高温、癫痫引发;11—20岁患者共24例,主要由癔症、癫痫;21—40岁患者共22例,主要由癫痫、中毒、水电解质紊乱以及癔症引发;超过40岁的患者大多由心率失常、水电解质紊乱、癫痫、低血糖以及高血压等引起。大部分的抽搐患者经过及时有效的抢救和精心护理之后,抽搐症状会逐渐消失,患者意识也会逐渐趋于正常。结论急诊内科抽搐患者如果得到及时抢救和有效护理,死亡率会明显降低。
简介:摘要目的要探讨肌肉注射的方法及护理现状,如注射部位的选择、注射器和针头的选择、各注射部位的进针深度与方向、局部并发症的预防、疼痛干预等等。在进行操作前要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做好患者心理疏导,态度要和蔼可亲,使其有安全感,同时也能分散注意力。尽量使患者的肌肉放松,通过有节律的按摩,转移注意力,使痛苦减轻到最低。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障碍患者的麻醉处理。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10例精神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5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丙泊酚、阿托品和司可林进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麻醉处理,观察组患者则采用阿托品、异丙酚和琥珀乙酰胆碱进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麻醉处理,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SBP、DBP、HR、SpO2无显著性差异,但治疗后3min观察组患者的上述参数值更接近于治疗前;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出现率为14.5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4.5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阿托品、异丙酚和琥珀乙酰胆碱进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麻醉处理的效果更好,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荐。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乳腺原发性平滑肌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选取1985年1月至2015年1月10例在我院进行诊治的乳腺原发性平滑肌肉瘤患者进行实验观察,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病理特征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乳腺原发性平滑肌肉瘤的临床特征呈一致性;乳腺原发性平滑肌肉瘤的结构特征为单个肿块,无其他临床诊治,并且使用其他特征检测呈阳性,在手术前无法进行有效的判断。肿瘤组织学中乳腺原发性平滑肌肉瘤由梭形细胞构成,并且细胞组织存在明显的异型性以及核分裂。免疫组化的检测为Vimentin、Desmin和SMA阴性。结论乳腺原发性平滑肌肉瘤是一种比较罕见的恶性肿瘤,临床中无显著症状,且诊断需要依靠病理检查,且手术切除的治疗效果比较有效。
简介:脯氨酸内肽酶(Prolylendopeptidase,PEP)是一类能够特异性水解低分子质量多肽链中脯氨酸残基羧基端肽键的内切酶,与胶原蛋白的后期降解有密切关系。以淡水鱼草鱼为原料。采用硫酸铵分级沉淀。DEAE—Sephacel阴离子交换,Phenyl—Sepharose疏水层析和羟基磷灰石层析等方法从草鱼肌肉中分离纯化得到一种脯氨酸内肽酶。SDS—PAGE结果显示,草鱼PEP的分子质量为75ku。酶学性质分析表明,其最适pH为6.0,在pH5.5~7.5间有较好的稳定性。酶的最适温度为30℃,其热稳定性较差。PEP能够特异性分解肽链羧基端为脯氨酸残基的荧光底物,PEP的特异性抑制剂SUAM以及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苯甲基磺酰氟对其有强烈的抑制作用。酶动力学研究表明,草鱼PEP的k为19.23μmol/L,kca为2.5s-1。肽指纹质谱分析结果表明,草鱼PEP与青锵鱼、罗非鱼、斑马鱼PEP的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8-3%.96.1%和94.4%。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急性期重性精神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期重性精神病患者70例,通过电脑随机将其分成两组,每组各35例,其中一组患者接受药物治疗,称为药物组,另一组患者接受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称为手术组。在治疗前后采用精神病评定量表对药物组患者和手术组患者的病情进行评分,并记录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评价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在治疗后手术组患者的精神病评定量表评分明显低于药物组患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比药物组患者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中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7.14%(34例)明显高于药物组的总有效率45.71%(16例),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急性期重性精神病,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病情,且不良反应少,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