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肝脏黏液性肿瘤是一种囊性、上皮性肿瘤,罕见,每年每20万~100万人中发生1例,占肝脏囊肿约5%,几乎只发生于女性,发病年龄28~76岁,完全切除后,预后良好。我们报道2例肝脏黏液性囊性肿瘤,总结临床特征,探讨鉴别诊断要点。2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分别为32和64岁,均予手术切除。组织学呈囊性结构,囊壁衬覆黏液上皮,呈单层柱状、立方或扁平状,上皮下为卵巢样间质,手术切除预后良好。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肝脏炎性假瘤与肝脏局灶性结节型增生的超声诊断。方法根据超声表现进行诊断与鉴别诊断。结论肝脏炎性假瘤超声表现无特异性,普通超声及超声造影均较难诊断,需与原发性肝癌、肝转移瘤、肝血管瘤进行鉴别。当出现典型的FNH超声表现,即彩色多普勒显示肿块中心呈放射状分布的动脉血流信号;超声造影显示轮辐状分布的肿瘤血管,动脉期呈高增强,肝门静脉期及延迟期仍然呈高增强或等增强时,应高度提示FNH的诊断。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脏炎性假瘤(IPL)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肝脏炎性假瘤的超声与CT诊断,对两种相结合的影像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肝脏炎性假瘤超声多表现为肝实质内的哑铃状、花生节及类圆形低回声结节,结节外周的强回声边,内见条状及条管强回声及极少显示血流。CT平扫呈低密度类圆形结节,强化后门脉期及延迟期结节周边部分呈不同程度环形强化等。以术后及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病理结果对CT、超声检查结果对比显示超声诊断符合率66.67%(18/27),CT诊断符合率77.78%(21/27)。结论肝脏炎性假瘤CT增强扫描缺乏典型的影像表现,但在延迟期的强化可作为其特征性的CT征象。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介入性疼痛管理在肝脏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其对缓解疼痛、改善生活质量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本研究旨在评估介入性疼痛管理减轻肝脏肿瘤患者的术后及化疗期间的疼痛程度,进一步探索其在提高患者整体治疗效果中的作用。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23年1月1日至2024年8月31日期间收治的1000例肝脏肿瘤患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各500例。观察组接受介入性疼痛管理,包括神经阻滞、射频消融及药物注射等技术;对照组仅接受常规疼痛管理。视觉模拟评分(VAS)、生活质量评分(QOL)及治疗依从性等指标进行评估,并对治疗前后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VAS评分用于衡量患者的疼痛程度,QOL评分反映患者的日常生活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术后及化疗期间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平均下降幅度为4.8分(从7.6±1.2降至2.8±0.9),而对照组的VAS评分下降幅度仅为2.1分(从7.4±1.3降至5.3±1.0)。观察组的QO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术后生活质量改善率达85%,较对照组提高了40%。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依从率达92%,而对照组为75%。结论:介入性疼痛管理在肝脏肿瘤患者中的应用能够有效减轻疼痛,提高生活质量,并改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该管理模式为肝脏肿瘤患者提供了新的疼痛缓解途径,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建议在临床实践中进一步推广介入性疼痛管理,以提高患者的术后康复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肝脏血管源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2007年9月至2020年11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22例儿童肝脏血管源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特征、标本的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22例儿童肝脏血管源性肿瘤,年龄1个月至2.5岁,平均年龄9个月。男10例,女12例。早产儿及低出生体重儿5例,产前发现肝脏病变3例,伴有皮肤血管瘤1例,伴有贫血6例,均未出现Kasabach-Merritt现象。CT检查肝组织内孤立性病变17例,多灶性5例。病理学检查:肿瘤直径0.6~11.0 cm,切面实性,灰红灰褐色,6例中央见出血坏死。显微镜下,15例孤立性先天性肝血管瘤见特征性的中央坏死区,周围组织疏松,可见毛细血管增生,管腔之间较多残留小胆管,扩张的血管内血栓形成,其中可见髓外造血及钙化。5例多灶性肝婴儿血管瘤见毛细血管分叶状或弥漫排列,管腔大小不等,可见较肥胖的血管内皮细胞及血管周细胞。2例海绵状血管瘤(静脉畸形)由扩张的分支状薄壁血管组成,内衬扁平的内皮细胞。22例肝脏血管瘤均表达血管内皮标志物CD31及CD34,不表达D2-40。5例多灶性肝婴儿血管瘤Glut1阳性,其余Glut1均阴性。结论儿童肝脏血管源性肿瘤罕见,其分型与成人不同,明确病理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肝脏非肿瘤性局灶性病变的超声诊断。方法根据患者超声检查结果进行诊断。结论当出现典型的FNH超声表现,即彩色多普勒显示肿块中心呈放射状分布的动脉血流信号;超声造影显示轮辐状分布的肿瘤血管,动脉期呈高增强,肝门静脉期及延迟期仍然呈高增强或等增强时,应高度提示FNH的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