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从多方面来说明胃肠道肿瘤的易患因素,并对营养与胃肠道肿瘤关系进行了综述,初步分析了营养支持对恶性肿瘤的意义,提出了胃肠道肿瘤围手术期营养支持及康复期营养的重要性。

  • 标签: 营养 胃肠道肿瘤
  • 作者: 赵阿平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4-09-03
  • 出处:<家庭医师>2024年17期
  • 机构:四川省绵阳市安州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  四川绵阳  622650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早期肠道营养(EN)对烧伤患者机体营养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37例烧伤患者,随机分为EN组(18例)和肠外营养(PN)组(19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体重、血清前白蛋白和转铁蛋白水平、烧伤脓毒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伤后7、14dEN组体重丢失百分比明显低于PN组(P<0.05),伤后4、8、14d血清前白蛋白和转铁蛋白水平明显高于PN组(P<0.05或001).EN组烧伤脓毒症发生率为5.56%,住院时间为(4039±10.81)d,与PN组的31.58%、(54.89±11.26)d比较明显偏低(P<0.05或0.01).结论烧伤早期EN能明显改善患者营养状况,降低烧伤脓毒症发生率,是一种较好的营养支持途径.

  • 标签: 烧伤 肠道营养 肠外营养 对比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胃肠道肿瘤病人营养状况与营养支持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本院80例胃肠道肿瘤患者,收治时间2020年11月-2021年11月,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40例,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实验组40例,联合肠外营养支持,比较两组应用效果。结果 实验组的BMI、ALB、Hb和AMC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BMI、ALB、Hb和AMC营养不良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给予胃肠道肿瘤患者早期肠内、肠外营养支持,能够显著改善营养状况,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胃肠道肿瘤 营养状况 营养支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于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晚期出现营养不良状态,临床提供营养支持治疗措施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于2015.3月至2016.3月间收治的50例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划分为普通组25例与支持组25例,普通组患者接受院内基本常规治疗措施,支持组在其基础上重点提供营养支持治疗,观察两组营养状况。结果两组患者体重、ALB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支持组TF值高于普通组,P<0.05。结论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随着病情进展,患者消化功能失调,会影响患者进食情况,而对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早期实施营养支持治疗,大部分患者营养状况出现一定好转。

  • 标签: 营养支持 胃肠道恶性肿瘤 营养不良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 前瞻性观察按不同比例摄入蛋白质、糖、脂肪三大营养素对大鼠烧伤后营养代谢水平、免疫功能和创面愈合的作用。 方法 SD大鼠21只,经行胃造瘘置管术后,造成背部30%深Ⅱ度烫伤模型,随机分为低脂低蛋白饮食组(A组)、高脂低蛋白饮食组(B组)和低脂高蛋白饮食组(C组)。实验动物营养摄入按732kJ·kg-1·d-1计算,3种营养配方均为等体积、等热卡,由恒量输液泵经造瘘管在24h内均匀输入。于伤后10d检测脾淋巴细胞对刀豆蛋白A(ConA)的反应性、前列腺素E2(PGE2)水平、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血浆白蛋白水平、血浆转铁蛋白水平、肝脏含氮量、空肠黏膜含氮量、血浆皮质醇水平、血浆胰高血糖素水平、24h尿香草扁桃酸含量、创面组织羟脯氨酸含量和创面组织Ⅰ型和Ⅲ型胶原比例。 结果 烫伤后10d,C组血浆白蛋白水平和肝脏含氮量均显著高于A组及B组;C组的脾淋巴细胞对ConA的反应性显著高于A组和B组,C组IL2分泌水平显著高于A组,而C组腹腔巨噬细胞PGE2的分泌水平显著高于A组和B组;C组创面组织羟脯氨酸含量显著高于A组,C组和B组的Ⅰ...

  • 标签: 烧伤 营养支持 创面愈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营养不良是胃肠道疾病患者普遍存在的问题,针对有营养不良前兆、已经出现营养不良的患者,必须提供营养支持,即肠外营养支持与肠内营养支持。在胃肠道疾病的临床治疗中,营养支持体现的临床价值越来越高,因此备受关注。通过营养支持,患者的整体营养状况得以改善,同时又能减轻临床症状,有利于预后。如今,营养支持已经成为胃肠道疾病不可或缺的治疗方法,本文就此展开探讨。

  • 标签: 胃肠道疾病 营养支持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营养支持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8例胃肠道肿瘤患者随机均分为肠内营养(EN)支持组、全胃肠外营养(TPN)支持组及对照组。结果术后患者肛门排气的恢复时间对照组、EN组及TNP组分别为(80.3±19.5)h、(55.7±10.2)h和(73.6±22.1)h,EN及TNP组肛门排气的恢复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EN组及TNP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0.0%、33.3%,均较对照组(50.0%)显著降低(P均<0.05);术后住院天数也较对照组有所减少,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胃肠道肿瘤患者进行围手术期营养支持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其住院天数,节省患者的治疗成本。

  • 标签: 胃肠道肿瘤患者 营养支持 围手术期
  • 简介:目的制备含镁锌肠道营养剂并应用于临床。方法参照同类制剂,确定最佳组方和制备方法,建立含量测定方法。结果本品制备简单,各组分含量测定简便,结果准确,临床应用疗效满意。结论本品各项指标符合要求,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肠道外营养 临床应用价值 含量测定方法 组方 制剂 疗效
  • 简介:肠道健康对于维持动物最佳生产性能至关重要。肠道由于表面积大,菌群数量高,是病原菌最易进人身体的部位,同时,为使营养物质有效吸收,肠遭仅仅由一层薄薄的上皮细胞保护。不仅如此,肠道菌群还能够垂直传播,即从母代传到子代。

  • 标签: 肠道健康 营养物质 市场 肠道菌群 生产性能 细胞保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口服营养补充对胃肠道肿瘤化疗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法选取肿瘤内科收治的胃肠道肿瘤化疗患6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33例)和观察组(n=33例),对照组按照肿瘤内科护理常规进行营养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口服营养补充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人体测量指标、血生化指标、PG-SGA量表评分评价口服营养补充对胃肠道肿瘤化疗患者的营养状况的影响。结果:比较两组患者在首次化疗前一天、第六个化疗疗程结束的48小时内的人体测量指标(上臂围)、血生化指标(血浆白蛋白)、PG-SGA量表评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对胃肠道肿瘤化疗患者实施口服营养补充,可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胃肠道肿瘤 化疗 口服营养补充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伴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是胃肠道肿瘤病人的显著特征。提倡对术后胃肠道肿瘤病人提供营养支持,对于病人的术后康复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消化道肿瘤病人在术后往往会出现严重的消化道瘘,而治愈此病的关键就是进行肠内营养支持,特别是针对晚期胃肠道肿瘤病人,肠内营养支持是治疗营养不良的重要途径。其关键环节是分析晚期胃肠道肿瘤病人的具体情况,采用各种内窥镜,建立肠内营养的支持通道。

  • 标签: 肠内营养 肿瘤 胃肠道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肠道肿瘤术后不同营养支持途径对患者营养状况改善中的作用。方法49肠道肿瘤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EN组(n=23)术后早期进食,TPN组(n=26)术后常规营养支持,观察术后的临床表现,检测细胞及体液免疫指标,检测术前、术后营养状况指标。结果EN组胃肠功能恢复较TPN组快,住院时间都较TPN少,细胞免疫指标优于TPN组,体液免疫指标两组无明显区别。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转铁蛋白水平各项指标中,EN组、TPN组较术前降低,但差异无显著性,TPN术后较术前显著下降(P<0.05)。结论胃肠道肿瘤术后早期进食有利于加快患者术后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胃肿瘤 营养支持
  • 简介:摘要:菌群的建立与演变是一个缓慢的动态过程,包括4个关键阶段,即菌群建立、哺乳、辅食添加、婴儿断奶。在辅食添加时期,添加的食物种类及营养素对婴幼儿肠道正常菌群的建立与演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 标签: 食物营养 辅食 肠道菌群
  • 简介:摘要:在辅食添加时期,添加的食物种类及营养素对婴幼儿肠道正常菌群的建立与演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主要探讨辅食添加种类及营养素对婴幼儿肠道菌群及定植抗力的影响,为肠道菌群营养干预、儿童保健指导等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食物营养 辅食 肠道菌群
  • 简介:摘要通过阐述营养风险风险评估以及营养支持对胃肠道肿瘤患者应用的现状,指出在营养风险评估工具的选择以及营养支持方法研究上的主要进展,以期为临床更好地选择营养风险评估方式、提供有效营养支持、改善患者预后、提高其生活质量提供参考。

  • 标签: 胃肠道肿瘤 营养筛查 营养风险评估 营养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