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癌合并肺栓塞的临床危险因素及预后的生存质量。方法选择我院于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期间收治肺癌合并肺栓塞患者40例及肺癌未合并肺栓塞40例,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整理、分析、统计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危险因素和生存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慢性阻塞性肺病、化疗、中心静脉导管、病理类型、血红蛋白、CEA方面组间差异显著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可纳入肺癌伴发肺栓塞的危险因素。根据表1可知,男性、60岁以上(含60岁)、慢性阻塞性肺病、化疗、中心静脉导管、腺癌、血红蛋白≥160g/L、CEA>5.9ng/ml是肺癌伴发肺栓塞的危险因素。观察组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平均生存时间为(340.6±48.9)d和(460.6±48.9)d,组间差异显著,肺癌合并肺栓塞者生存时间低于肺癌未合并肺栓塞者。结论肺癌合并肺栓塞危险因素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医生应在危险因素提示下安排治疗方案,以提高预后效果。
简介:摘要肺栓塞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的肺循环障碍的临床病理生理综合征肺栓塞是肺癌较常见的一种并发症,有报道其发生率为2.01%。其起病凶险,一旦发生,病死率高。现将我院2005-2011诊治的9例肺癌合并肺栓塞患者的诊治体会与大家分享。9例患者均经病理检查均确诊为肺癌,血D—二聚体明显升高,血小板数增加,合并肺栓塞时肺动脉压升高.其中男6例,女3例;年龄39~75岁,平均62岁。5例行全身化疗,4例内科保守治疗。观察肺癌与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关系,探讨其发病机理及治疗方法。认为肺栓塞有时可能是潜在肺癌的信号。其发生最重要的原因是血液高凝状态,而手术、化疗、放疗等干预措施增加了肺栓塞发生的风险。
简介:摘要目的对肺癌并发肺栓塞的临床特点、高危因素及相应的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对肺癌并发肺栓塞的认识和诊疗水平。方法于我院2013年7月——2015年7月之间收治的肺癌并发肺栓塞患者中随机抽取40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临床资料、检查结果以及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由40例肺癌合并肺栓塞患者中,腺癌患者人数最多,为25(62.5%)例,其临床分期以IV期患者为最多,人数为12(30.00%)例,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38例患者存在D-二聚体指标水平升高的情况,12(30.00%)例患者于肺癌手术治疗之后发生肺栓塞;16(40.00%)例患者两种疾病同时确诊,另有14(35.00%)例患者在化疗治疗肺癌的过程中发生肺栓塞,3(7.5%)例患者在对肺癌进行靶向治疗的过程中发生肺栓塞,33(82.50%)例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抗凝的方式进行治疗,5(12.50%)例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抗凝联合碎栓和滤器植入进行治疗,38(95.00%)例患者经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后取得显著效果,病情趋于稳定并继续接受治疗,其中33(82.50%)例患者接受静脉化疗治疗,5(12.50%)例患者接受靶向治疗。结论肺癌合并肺栓塞患者中,腺癌IV期患者最为常见,并且普遍存在D-二聚体指标水平升高的情况,手术和化疗两种治疗方法能够增加肺癌患者发生肺栓塞的几率,肺癌合并肺栓塞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抗凝进行治疗,效果较好。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我院10例肺癌术后并肺栓塞的诊疗体会,以探讨肺癌根治术后并发急性肺栓塞的诊治方法。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10例肺癌根治术后并发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结果经积极的抗凝治疗,本组10例病例中有8例临床症状均消失痊愈;2例死亡,1例猝死,经解剖确诊为肺栓塞,1例因大面积栓塞而至严重呼衰死亡,病死率为20%。无一例出现术后伤口出血、咯血。结论对并发急性肺栓塞应尽早发现、及时诊断、维持心肺功能、加强全身治疗、针对性合理应有抗凝治疗能够有效的防止和降低急性肺栓塞的发生和发展,降低病死率。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合并肺炎(pneumonia,PNE)的临床特点。方法 从2020年1月-2023年12月的PE-PNE患者中随机抽取50例,选择同期单纯PE患者50例,分析PE-PNE临床特点。结果 PE-PNE患者、单纯PE患者在年龄、性别、吸烟史、合并症(慢性肺部疾病、高血压、慢性肾脏病、心脏疾病、糖尿病、周围动脉疾病)、病死率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PE-PNE患者脑卒中发生率、发热率、PESI评分、CRP、NT-proBNP高于PNE患者(P<0.05);PE-PNE患者中心型PE率、PaO2/FiO2、RV/LV低于PNE患者(P<0.05)。结论 PE-PNE患者出现脑卒中、发热的风险更高,CRP、NT-proBNP、PaO2/FiO2、RV/LV水平显著变化,PE症状更加严重。
简介:摘要肺栓塞合并卵圆孔未闭并发反常栓塞的情况临床比较少见,这类患者往往比单纯肺栓塞预后差,尤其是伴有心房血栓或跨壁血栓者,更容易出现并发症和栓塞复发,致残率和死亡风险更高。现将近期2例肺栓塞合并卵圆孔未闭并伴有双心房血栓形成的病例资料报道如下:其中1例在治疗过程中突发心跳呼吸骤停,经积极抢救无效死亡;另1例在治疗过程中突发脑梗,最终遗留一侧肢体活动障碍,严重影响了后期的生活质量,预后均较差。临床对于此类患者需高度重视,积极联合多学科探讨并选择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对于不明原因的体循环栓塞,需积极寻找病因,尤其要重视寻找是否存在动静脉异常通路,明确是否发生了反常栓塞,尽早诊治、及时干预,最大程度地改善患者的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肺栓塞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特征,旨在提高肺栓塞合并肺结核患者临床早期诊断率。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6年5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诊断为肺栓塞的39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肺栓塞合并肺结核的17例患者作为结核组,其余382例肺栓塞患者作为非结核组。结果结核组较非结核组体重指数(bodymassindex,BMI)更低,咳嗽、咳痰发生几率增高,白细胞计数更高,血浆D-二聚体计数更高,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troponinI,cTNI)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间的简化急性肺栓塞严重程度指数(sPESI)评分、在肺栓塞相关的院内死亡率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肺栓塞合并肺结核患者年龄较非结核组高,BMI值更低,容易合并咳嗽、咳痰症状,当抗凝治疗不缓解,cTNI、BNP等持续增高,需要警惕合并肺结核可能。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衰合并肺栓塞的易患因素,正确的诊断方法及治疗,以及心衰患者预防肺栓塞措施。方法对16例心衰合并肺栓塞患者易患因素临床表现、治疗及转归进行临床分析。结果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心衰合并肺栓塞的最主要危险因素,4例高危及中危合并右室功能不全的肺栓塞患者采取尿激酶、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其余12例肺栓塞中危及低危患者采取抗凝治疗均取得较好的效果。结论心衰合并肺栓塞发病率与易患因素密切相关,应尽快常规完成ECG、UCG、血气分析、D–二聚体、肺动脉CTA检查,一经确诊,立即给予尿激酶溶栓、抗凝治疗,可提高肺栓塞患者的生存率。心衰患者发生血栓栓塞性并发症和深静脉血栓的风险增高,可积极采取物理措施或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进行预防。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肺癌介入治疗患者术后肺栓塞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随机抽取在我院接受肺癌介入治疗患者60例,经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组别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有患者30例。治疗期间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开展预防性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最终取得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护理后结果比较显示,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情绪以及遵医行为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术后患者肺栓塞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最终患者的胸管留置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预防性护理应用于肺癌介入治疗患者中,可有效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和患者的身心舒适度,增强患者的配合度,减少术后肺栓塞发生,促进患者身体恢复。